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预测提速客车内部噪声能量分布及噪声传递路径,用统计能量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统计能量法分析复杂振声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稳态振声系统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方程.以唐山车辆厂提速客车为应用实例,获得了车内总的声功率在车底架、窗玻璃等主要传递路径上的能量分布,并给出了车窗双层玻璃不同厚度的高频响应以及车底架地板涂抹阻尼材料吸收低频声能的机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统计能量法及其在船舶声振预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概述了经典统计能量法的基本原理,就经典统计能量法在解决非保守、弱耦合、相关激励等问题的不足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应用统计能量法研究浮筏振动的模型和舰船水下噪声的模型框图.对统计能量法在船舶降噪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某海外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满足噪声性能要求,建立辅助变流器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分析平板子系统和声腔子系统的能量分布特征以及噪声传递路径,通过开展不同工况的噪声测试获得声功率级和噪声频谱特性,并对1800 Hz的振动噪声过大问题开展针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点2和测点5的噪声较高与空气传声、噪声透射和结构辐射噪声有...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两种功率流方法对加装了隔振系统的简化潜艇模型进行分析,首先用导纳功率流法求出输入隔振器基座的归一化功率流,对由隔振器基座、艇体和辐射声空间组成的系统进行统计能量分析,求解出艇体的辐射功率,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隔振装置性能参数对舰艇辐射功率的影响,提出了控制舰艇噪声辐射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统计能量法预测铁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统计能量分析(简称SEA)来预测铁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针对某一有声屏障的铁路段进行了SEA模。模型包含列车车体与声屏障之间的声空间以及声屏障2个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常用的经验计算方法的预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改革,客运专线的修建是我国铁路提速、扩能的重大举措。鉴于国外高速铁路运营的成功经验,我国即将建成的客运专线将采用动车组,其运营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动车组在我国从生产制造到运用维护管理仅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秦沈、郑西、武广等客运专线及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与投入运营、既有线的技术改造,动车组的运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为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对动车组的运用方式、优化运用方案和相关检修设备的配置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动车组是将牵引动力装置(相当于机车)和载客装置(相当于客车车底)固定为一体成组运行的特殊车底,且其运用方式比较灵活,使得其优化使用问题具有特殊性。若按既有铁路方法进行研究,可能不适应客运专线的运营、动车组具有机车和客车车底双重性质的特点,因此客运专线车底运用计划的优化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双层铝合金型材与声场高频振动的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模型,以动力学力激励作为系统的能量输入,计算了铝合金型材和声场的动力学响应,比较了不同板厚度、位置对振动速度和对声场声压级的影响,计算表明靠近载荷的子系统具有更大的振动速度,板越薄振动速度越大,声场声压级越高,板厚度每减小0.5mm声场声压级增加约1dB.研究结果表明,统计能量法可有效计算铝合金型材的高频振动噪声,研究对基于统计能量的整车高频声振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脉冲激励下的双振子系统进行了瞬态统计能量分析,推导出了上升时间和峰值能量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之上,文中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峰值能量随着内损耗因子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耦合刚度的减小而减小;上升时间随着内损耗因子和耦合刚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混合有限元一统计能量法及周期子结构原理,建立了高速列车波纹外地板声学特性仿真模型,根据波纹外地板结构的传递损失评价隔声性能,分析了波纹板结构、波纹板加上板结构、波纹板加下板结构和波纹板加夹板结构在不同腹板倾角下的隔声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波纹板和波纹板加上板结构在各个角度的隔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结构;波纹板加下板结...  相似文献   

10.
轻轨车室内噪声的数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建立了某出口轻轨客车有限元、边界元以及统计能量分析模型,通过施加单位激励载荷、轮轨辐射与空调声源载荷对该车室内低频与高频噪声进行了预测.在20 ~ 200 Hz频带内,司机室内的总声压级为52.2 dB(A),乘客室内的总声压级为59.0 dB (A);200 ~5 000 Hz频带内,司机室内的总声压级为70 d...  相似文献   

11.
高速列车噪声是影响车内旅客舒适度和铁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的降低噪声是高速列车设计者们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由透射噪声与结构噪声组成,如何有效的从车内噪声中分离出这两种噪声成分将为列车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高速列车实车噪声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多种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对高速列车噪声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速列车噪声的主要特点;然后通过对列车静止时和运行时的噪声透射情形分别进行建模和分析,指出可以利用车体的频响特性作为反映车体隔声性能的声学参数,并提出了一种计算频响特性的简便算法;最后,利用该算法从实车噪声数据中计算出了车体的频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透射噪声与结构噪声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和半无限流体方法,建立6节编组的B型列车车外噪声预测仿真模型;通过试验提取车体SEA模型的振动激励和轮轨噪声激励,施加给车体并计算分析了车外噪声特性;以中国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噪声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了列车各板单元和轮轨噪声声源对车外场点声压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统计能量分析和半无限流体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车外噪声,计算效率为常规方法的14.1倍;车速为60 km·h-1时,车外7.5和30.0 m处噪声显著频段为400~1 600 Hz,声压级随频率升高先增大后缓慢下降,其变化趋势和轮轨噪声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幅值频率集中在800 Hz处,最大值分别为64.88、61.75 dB(A);车外噪声贡献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轮轨噪声、车窗、侧墙、车门、底板、顶板、端墙;车体振动辐射噪声在低频段的贡献较大,在中心频率为20~100 Hz时,车外噪声主要来源为车窗、侧墙,其贡献率分别达到21.2%和19.2%;在中心频率为100~500 Hz时,车体各板及轮轨噪声贡献率差异较小;在中心频率为500~5 000 Hz时,车体各板块的贡献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轮轨噪声的贡献率随频率升高逐渐增加,在2 000~5 000 Hz的1/3倍频带内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客流分配方法研究是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的核心,对评价列车服务网络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旅客列车运行图形成的时空服务网络属性及其构造方法,在分析多层 次旅客具有不同的服务时间窗期望、换乘次数、换乘时间等出行选择行为基础上,确定网 络弧段阻抗.建立体现旅客时空差异服务需求约束的客流分配模型.提出由时间窗搜索和 改进的Dijkstra 算法构成的组合算法求解旅客合理时空服务路径集合,设计基于合理服 务路径集的客流分配子算法.实现在网络条件下,根据分配权重函数不同,完成客流时空 分配.最后,利用MATLAB 编程,以京广高速铁路相关时空服务网络为例,验证模型和算 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某高速列车噪声控制设计方案过程中,运用了统计能量分析法以及有限元与统计能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分别对车内噪声的中高频段、低频段建立了SEA模型和混合模型,进行了噪声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速旅客列车是增加铁路运能最为有效的措施,高速客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及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简述了中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指出应借鉴国外客车转向架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客车转向架。  相似文献   

16.
客运专线列车经济合理开行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客运专线列车开行距离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阐述研究客运专线开行距离的思路与方法,综合考虑运行速度、综合维修天窗、市场竞争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分别计算出旅客乘车疲劳适应距离及动车组安全检修距离、客运专线列车最大开行距离和竞争经济距离。最后确定客运专线经济合理的开行距离。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桥梁噪声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的基本原理,将SEA法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噪声预测之中,分析了SEA的基本原理与高速铁路桥梁噪声产生的关系,认为SEA方法是预测铁路桥梁噪声辐射可行的方法。并用SEA建立了铁路桥梁子结构的能量交换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既有线提速与通过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既有线提速状况下,先分析扣除系数的变化趋势,其分析结果表明:扣除系数及其变化幅度与旅客列车速度成正比关系;再逐一分析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列车连发比例、不同客货列车速度匹配、提速列车开行数量等因素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由分析可知:旅客列车比例提高,有利于组织列车群发;客货列车速差变小,有利于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之差减小。均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铁路高架结构线路噪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在高架铁路运行时辐射的噪声与路基线路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当线路采用了声屏障后,高架结构辐射的噪声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将显现.文中应用动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车.桥线路的耦合模型,获得了列车运行时轮轨之间的作用力,将其作为高架结构的统计能量分析的输入,研究了高架结构振动与声辐射,并应用高架结构的振动测试,进行了模型验证.应用该模型研究了200km/h速度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高架结构噪声辐射,分析了轨道垫板的刚度变化对高架结构声辐射的影响,得出了优化轨道垫板的刚度可以提高高架结构声屏障的总体降噪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将旅客列车速度提高到140 ̄160km/h是铁路改善旅客运输质量、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既有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提高旅客列车速度并相应提高货物列车速度后旅客列车起停附加时分及货物列车起停附加时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而对旅客列车提高速度后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I追、列车到达间隔时间I到、列车出发间隔时间I发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间隔时间I通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