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达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就开始研究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探地雷达,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雷达技术用于公路无损检测.中国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雷达技术在公路的建设和使用的各阶段中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租赁”在中国实际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然而,工程机械租赁业在中国大陆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其发展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中华汽摩配》2005,(7):45-4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国有资本的摩托车企业开始和日本品牌展开合作。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这种合资战略被套上一个美丽的、充满智慧的名称:市场换技术。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音响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日本S0NY公司以CD唱片作为音源有效应用在汽车内,开创了汽车音响CD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自主品牌,替代进口”一直是华菱追求的企业目标.华菱重卡采用的是日本三菱20世纪90年代末的先进技术,并且同日本三菱扶桑签定了滚动式技术转让协议,使华菱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重卡厂家之一,并且拥有产品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汽车产业是由技术引进而得到发展的新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以一汽“解放”牌卡车的投产而宣告诞生的。也就是从原苏联汽车工业向我国技术转让开始的。而随后“三十年一贯制”的技术停滞,并不是合作的必然,而是我国计划经济的结果。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背景下,采取了走中外合资的路子,吸引跨国汽车公司到中国来,使汽车产业形成了合资热潮。在以后20年间,跨国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与国有汽车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产品,国际配套的市场渠道,在我国境内建立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出与国际上同时代的产品。在中外合资中我们又是采用引进技术,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经验,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低的成本,承接到跨国公司长期积累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使汽车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使我国汽车的生产技术跃上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油改煤技术在沥青搅拌设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沥青搅拌设备上以煤为燃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是从水泥烘干和干燥机上得到的启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各种煤质的获得比较方便,因此近些年公路建设中煤粉做燃料在沥青搅拌设备上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整体所占比例不超过20%,特别是在大型沥青搅拌设备和高速公路上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行业协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启动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的较大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多成分、多形式的格局,基本覆盖了经济领域各行业,并由体制内的政府督办逐渐过渡到体制外的自发组建。据民政部统计,至2以其年底,全国各类行业协会已  相似文献   

9.
孙雪 《城市车辆》2006,(5):14-14
20世纪最后10年是信息技术改变世界的十年,各种基于信息控制技术的新工艺、新应用层出不穷,使很多传统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汽车作为一个传统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嫁接最为密切。时下任何一辆新车与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老爷车相比,在电子控制和信息技术的改进上,都远远  相似文献   

10.
福特的T型车和大众的甲壳虫在当时都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汽车,但它们都只能各领风骚十几年,以后就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惟有日本的轻四轮车从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政府轻四轮车法的支持下兴起.历经50多年,迄今还在继续发展。其原因何在?很值得我们思考。我国的微型汽车就是引进日本轻四轮车的出口变型车,至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微型车工业,大家不妨细细看一下日本的轻四轮车是如何发展的,从中或许能吸取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