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铁路清水河段加筋路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加筋路堤一些初步的试验研究 ,分析加筋路堤在保护多年冻土和维护铁路路基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对该加筋路堤下地温情况及多年冻土的人为上限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加筋土地基承载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加筋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加筋深度、加筋层数、加筋间距、加筋长度等因素对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地基存在最佳加筋深度与加筋层数;加筋间距越小,加筋效果越好;筋长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用土工格栅加筋的粘性土试验路堤Y.Lin,J.D.ScottandD.C.Sego1前言过去几十年来,土工织物及土工格栅已被广泛应用于加筋上中,加筋土的应用可减少建筑物造价,增加土工结构对地面位移的承受能力并使那些因土质差或道路用地限制而使用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加筋挡土墙填土与加筋带之间的摩擦特性和界面剪应力复杂,通过模型试验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加筋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分析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在不同上覆压力和填土密度条件下,对不同长度加筋带进行了拉拔模型试验,分析得到了加筋带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加筋带与填土之间的摩擦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筋带破坏时的极限拉拔力增加,破坏形式由滑动破坏转变为断裂破坏,填土的固结作用使填土对加筋带的摩阻作用增强,并通过试验合理确定了考虑握裹力影响的综合似摩擦系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刚柔过渡"形变原理,研发横向加筋注浆技术,以西柏坡高速公路BP1+942冶河大桥0号台为工程背景,借助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对经过横向加筋注浆处理后的桥头路基在不同工况情况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加筋材料不同横、竖间距布置对桥头路基过渡段路基沉降及不同深度水平位移的影响,探寻加筋材料的合理布置方式并进行优化,为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分析研究了横向加筋注浆技术的施工参数,并采用该技术对西柏坡高速公路BP1+942冶河大桥0号台背进行了处治。选用面波波速测试法对横向加筋注浆试验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并继续对实际处理效果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观测,验证了实际检测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相似性,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论证了横向加筋注浆技术对防治桥头跳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加筋材料对尾矿砂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窗纱加筋尾矿砂的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得出了试样抗剪强度随压实系数、加筋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尾矿砂的抗剪强度随加筋层数和压实系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建立2类大型振动台模型,进行了柔性加筋挡墙模型试验,柔性加筋挡墙与刚性挡墙、加筋路堤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格宾加筋挡墙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较生态加筋挡墙突出;普通加筋路堤用于高烈度地震区优势明显;混凝土挡墙和格宾加筋挡墙用于对变形控制相对严格的高烈度地震区有一定优势;生态加筋挡墙则只能用于对土体变形要求相对宽松的普通地区或抢险加固工程中。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山区的路基工程抗震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对各种条件下桩网结构加筋垫层受力和变形进行系统分析,获得桩网结构体系中加筋垫层的受力变形特点和应力分布传递规律。加筋垫层对桩网结构桩、土应力分配影响明显,进而对桩网结构的整体受力和变形产生影响。研究了影响加筋垫层变形的主要因素,计算不同条件下垫层变形的规律,并结合桩头结构形式,分析垫层变形的特点。结合不同桩体结构与加筋垫层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不同垫层结构及加筋体特性对加筋垫层荷载传递的影响规律。结合室内缩比例模型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西部山区的竹材作为挖填路基的加筋材料,对湘西楠竹筋材的抗拉、抗弯强度进行测试,并与传统加筋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比对;基于Pasternak模型对挖填路基进行简化,对竹材加筋挖填路基抗弯变形性能展开研究;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加筋挖填路基三维模型,就加竹筋格栅、加土工格栅及不加筋3种工况下的路基顶面差异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材能满足规范对筋材力学性能的要求;竹筋格栅加筋能有效减少路基顶面差异沉降,且其加筋效果优于土工格栅。研究成果可为控制挖填路基填挖结合部差异沉降提供技术支撑,为挖填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筋碎石桩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荷载作用下,加筋碎石桩桩体径向鼓胀变形及桩与桩周土体相互作用特性是影响桩基整体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及PIV图像处理技术,开展了非嵌入式加筋碎石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连续观测不同荷载作用下加筋碎石桩桩体鼓胀变形的发展过程,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变形情况,探讨加筋长度及刚度等因素对桩体鼓胀变形及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碎石桩相比,加筋长度的增加会使桩体承载力显著提升。筋材刚度一定时,加筋长度由1D分别增加2倍、4倍时,即加筋长度为3D、5D时,桩体承载力分别提高约37.7%和62.3%,桩体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与加筋长度呈现非线性关系;碎石桩加筋长度最优范围为3D~5D。本试验单元体单桩加载情况下,加筋长度为3D时,桩体径向鼓胀变形量较常规碎石桩减少约44%;加筋刚度一定时,桩顶荷载增加,桩体主要鼓胀变区域z/D逐渐下移且鼓胀量增大,桩顶荷载为204 kPa时,桩体最大鼓胀变形量δ/D为5.9%。荷载作用下,沿桩深方向,桩周土体变形扰动区主要集中在加筋段以下部分。利用透明土与PIV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试验,可对加筋碎石桩加固地基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