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孖洲海底隧道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孖洲岛综合管线隧道工程穿越伶仃洋底,根据工程特点,通过辩识危险源,对危险源风险分析,确定重大危险源,将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落实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扎实有效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坡上起步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葛安林 《汽车工程》1998,20(3):150-155,164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坡上起来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坡上起步辅助装置的应用,对起步阻力辩识和离合器工作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定了坡上起步的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磊 《隧道建设》2006,26(Z2):56-58
通过对盾构法施工特点和常见事故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班组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危害、泄漏分类、泄漏原因、泄漏状态辩识,结合供热公司南泉车间的几年来工作经验,提出了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防范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朱显  刘远 《轿车情报》2008,(6):76-79
说到混血儿,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其外观上的高度辩识性;与众不同的外表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而本文的主角被称之为“唯美混血”的原因很简单,有着法兰西血统的它在中国扎根多年后,充分迎合了本土消费者的口味需求,由内而外“混”得都是如此之和谐。  相似文献   

6.
公路运输通道内的车辆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影响运输通道内车辆出行路径选择的因素较为复杂,而现有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对多因素、微观指标的反应不敏感,本文利用随机效用理论建立通道内的车辆出行路径选择微观模型,并以安徽省沪蓉通道高界段为例进行模型的辩识和参数的标定,该模型的应用对于通道内公路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洪宁 《汽车杂志》2006,(4):236-237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但目前了解汽车音响的毕竟是少数人,所以客户衡量店家是否JS,往往从最易辩识的价格入手。然而,当他的眼里只看得见报价最低的店家时,恐怕已忘记改装音响最初目的是为了提升音质,而不是用血汗钱买一堆器材来标榜他是冤大头。本文讲的就是一个客户买了“鸡肋”之后所发生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辩识和检测等两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机器视觉"在现代汽车制造业中多个方面的应用。通过文中翔实、形象的实例,在显示其技术特点的同时,充分反映了这一新技术用于批量生产制造行业中诸多场合时的可能性和优越性,从而表明了机器视觉在现代汽车制造业中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利用系统辩识理论和Matlab/Simulink,建立了包括PWM、H桥及直流电动机等在内的子系统数学模型,经过系统仿真及试验验证,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同时,基于辨识模型仿真所获得的优化PID控制参数为指导,经过台架试验进一步地细化调整,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LEC危险源评价法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MLES危险源评价法,该方法考虑了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危险因素的控制状态,并从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影响、事故对施工进度影响等方面对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各种损失做出较全面的预估.根据评价结果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控制危险源.MLES危险源评价法不仅可以评价单项危险源的危险性,也可以对某一工作单元的各危险源分别考察后对该工作单元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运用动力学建构了泥石流最大抛程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评价三峡库区高切坡的危险性,基于MAPGIS平台采用Visual 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了高切坡危险性评价与灾害管理系统。以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区公路岩质高切坡为例,根据岩质高切坡发育的特点考虑地形、水文、地质及构造等方面选取10类影响因素。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模型开展了高切坡危险性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高切坡危险性评价与灾害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高切坡工程信息管理和危险性评价的效率,为控制高切坡的灾害风险和防治工程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巴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灾害多发区.为了研究该区域公路斜坡的成灾机制和发育规律,通过对陕南G316国道早阳~蜀河段斜坡灾害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斜坡灾害点的基本情况,指出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地质环境条件有利于斜坡灾害的孕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坡度、坡高、坡向及坡形等基础因子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各影响因子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14.
杨阳 《隧道建设》2020,40(Z1):75-81
为对深中通道水下隧道施工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建立基于突变理论的水下隧道安全隐患评价模型。为降低主观因素影响,结合因子分析法改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对深中通道进行实例研究,结合专家意见梳理相关安全隐患指标17条,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沉管管节浮运安装隐患、深基坑开挖隐患、沉管结构预制隐患、环境气候隐患及海上辅助施工隐患,构建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安全隐患指标体系。通过突变级数法计算各指标对水下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并对结果排序,发现环境气候隐患、岛隧结合部施工隐患对深中通道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性最大,结合施工环境提出对策建议。项目施工企业通过制定相应安全管控措施,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区公路边坡点多、线长、规模小、地质资料少和现有岩体评价分级系统难以应用的特点,介绍了安全管理科学中的危险源理论,结合工程地质学和统计学方法,提出了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概念和分类;结合岩土力学理论,采用人工智能方法,研究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辨识分级方法;借鉴社会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危险源的安全性评价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结合各种工程实践和工程规范建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因素,同时以模糊数学原理为基础,由地区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因素的判断矩阵,建立了适用于福建省岩质边坡危险性预估模型,并且应用于一工程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进行边坡危险性等级预测,可供地质灾害治理的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瑞铁路在通过高黎贡山越岭区域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线路工程方案主要受地质因素控制。通过高黎贡山越岭段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的数学模型,将越岭段地质灾害工程分区划分为Ⅰ安全区,Ⅱ基本安全区,Ⅲ较危险区,Ⅳ危险区四个等级。研究结果为大瑞铁路选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宾  裴向军 《路基工程》2012,(2):174-177
通过天山公路溜砂坡病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数据,提出了溜砂坡坡体失稳的动力学机制及形成演化规律;同时以K612+750~K613+850特大溜砂坡群为例,对该溜砂坡群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对该溜砂坡的危险性进行了模糊评判,提出了治理溜砂坡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市民乘坐城市客车方式的研究,结合对城市客车工作人员以及市民的实际调查,分析城市客车人性化设计与研究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内现有城市客车在人性化设计方面的主要内容,尝试性地提出城市客车人性化设计的程序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许将  陈洪光 《隧道建设》2008,28(6):668-671
电通量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试验之一。介绍电通量试验相关技术,并基于客运专线工程实际,着重探讨电通量试验技术中存在的若干不足和适用范围,对同类工程试验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