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国内隧道设计理念落后,隧道设计大都是在二维视图上进行设计的,设计与实际地形、地质结合及出图的效果都不理想。隧道洞口三维设计系统是一款基于三维实体的新型设计软件,可以有效地弥补隧道二维设计的不足。介绍了隧道洞口三维设计系统的特点及设计思路,并结合实例介绍该系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隧道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蛇仔迳隧道为正在施工的双管四车道的中隧道,由于原设计件为1994年设计的,后经隧道开工、停工、再开工修建几个反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有所变化,因此1999年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该隧道在隧道支护参数、防排水设计、通风设计、洞口设计等方面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李勇 《公路交通技术》1999,(2):42-47,69
尖山子特长隧道位于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上,左线长4025m,右线长4045m,隧道地质情况复杂,设计难度大,介绍了该隧道总体设计的情况,并总结了该隧道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毛毡岭隧道是广东省目前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按单线计总长9583m,为双洞6车道。本文介绍了毛毡岭隧道主体工程设计的有关技术和处理原则,对该隧道的内轮廓、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洞口设计、监控量测及安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其它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连拱隧道在地形斜交情况下半明半暗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半盟半暗连拱隧道设计的主要计算模拟过程,为山区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减少边坡开挖,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为陡坡地段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主体结构通常采用装配式管片衬砌,在面临灾害作用时其力学行为复杂,易受灾害影响且修复困难,亟需进行韧性设计以提升其应灾能力。鉴于此,针对盾构隧道结构特征和灾害特点,提出了盾构隧道结构韧性设计的理念,综合考虑盾构隧道结构韧性设防类别、工作状态、灾害损失、经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因素,提出了盾构隧道结构韧性设计的设防目标,明确了其韧性极限状态;在此基础上,从结构冗余性、鲁棒性、可恢复性、经济性4个方面建立了盾构隧道结构韧性设计指标体系,并考虑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从“强度”、“变形”和“裂缝控制”3个角度细化了盾构隧道结构的冗余性、鲁棒性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程,构建了韧性设计功能函数和基于可靠性的分项系数校准流程,建立了“设计+评价”的盾构隧道结构韧性设计方法,可为隧道结构韧性设计与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岭隧道是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介绍了青岭隧道平面线形设计过程,对越岭隧道和曲线隧道的平面线形设计谈谈自己的设计体会和看法。曲线隧道采用大半径长曲线的线形是线形设计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隧道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作者进行高速公路控制系统和隧道控制系统设计的经验,给出了隧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和工作原理,就隧道控制的一般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洞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是隧道工程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的现状介绍,再比较国外公路隧道设计介绍,总结出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原则,为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殷瑞华 《公路》1998,(10):23-30
大宝山隧道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上的长大隧道,为双洞6车道,按单线计总延长3150m,该隧道是京珠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全境最早开工的施工标段,也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长度最长的大跨度隧道,隧道内营运管理设施极其完善,因而对隧道的施工、防排水要求较高,从而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对该隧道的设计概况,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对以后的设计可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陈向阳 《中外公路》2002,22(1):34-36
由于该隧道的结构形式是双向连拱隧道,双拱中间设置了共用的中墙,隧道防排水在中墙部位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处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中墙的整体外观,由于第一次实施,在设计和施工中均出现了不少难题,包括该隧道受水库库区的水位影响,增加了路面以下的防排水设计,文中对该隧道的防排水设计与施工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隧道洞口区域车辆侧移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隧道运营安全角度着眼,通过运行速度概念,研究隧道平纵横设计参数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分析了隧道洞口弯道车辆离心力对运行的影响,探讨车辆侧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隧道行车安全的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玉文 《公路》2002,(11):130-132
从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行车安全、隧道施工的角度,论证并阐述了隧道设计纵坡与前三者的关系,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实施可能的角度,提出了公路隧道的量大设计纵坡可控制在4%以内,特殊困难的短隧道(500m以内)可不受此限。  相似文献   

14.
杨鹏  余建恩 《隧道建设》2005,25(5):38-41
对杭昱高速公路昱岭关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总结,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设计原理及新奥法施工程序和基本原则,针对昱岭关隧道设计与施工特点,并根据开挖围岩稳定情况及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设计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拾荷隧道是206国道改造丰顺莲花隧道工程四座隧道工程中的一座中长隧道,仅300余米长,但在设计与施工中碰到的问题,却是最复杂的,两端洞口均遇到了不良地质问题并和广梅汕铁路立交,设计中根据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必要的工程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并顺利打通。  相似文献   

16.
石碑岭隧道长1239m,是吉林省境内最长的隧道,采用“新奥法 ”设计施工。本文着重论述了石隧道复合衬砌设计,有限元计算和防排水方法,总结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隧道入口会对驾驶员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其结果不仅降低了驾驶舒适度,有时也会成为高速公路通车的瓶颈,为此必需改进隧道入口设计。本研究分析了千余座高速公路隧道的入口设计,取得了改进入口设计所需的基本数据。在对日本国有公路公司(JHPC)经营的全部37条高速公路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隧道入口数据库,该数据库存有1119个隧道入口数据。本文依据该数据库对上述入口,按形状和装饰设计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分析了19  相似文献   

18.
隧道隧底防排水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组成部分,本作依托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设计的“206国道改造丰顺莲花山隧道工程”中的四座隧道(莲花山隧道、柚树下隧道、拾荷隧道和竹子寮隧道)开展试验研究工作,提出对隧道隧底防排水设计与施工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特殊型式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强  仇文革  张会斌 《公路》2002,(7):132-135
为了满足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特殊型式的公路隧道洞门,制作了计算机3D效果图和动画,指出了这些特殊型式隧道洞门的优点和特点,并用ANSYS5.6大型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内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该种型式隧道洞门受到建设单位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可为今后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现场交通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隧道运营通风的理论出发,以中梁山隧道为例,提出了隧道通风设计中交通量调查的方式、内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本为设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同时对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