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某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摩阻系数、孔道偏差系数取值对桥梁施工线形控制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双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的实测值和规范取值有很大差别。有限元分析表明,摩阻系数、孔道偏差系数对结构挠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线形控制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摩阻系数、孔道偏差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PC桥孔道摩阻偏差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湖北襄十高速公路襄樊汉江四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纵向预应力束孔道摩阻的测试,并加以数据分析,给出合理的管道摩阻偏差系数值。其结果对该桥梁结构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构的施工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确保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和锚固过程中锚圈口摩阻损失、孔道摩阻损失以及锚固时锚塞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测试,还对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及具体量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可为同类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桥和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弯梁桥的钢绞线张拉施工问题为例,针对张拉过程中出现的锚具回缩有效预应力损失、伸长量偏小力筋超张拉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数软件建立两座大桥的分析模型,详细考虑钢绞线现场施工状态,分析张拉施工问题对梁体结构的影响。分析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斜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伸长量小的问题可通过增大锚下控制应力改善,且对该现浇箱梁桥影响很小,结构在施工期间和设计规范确定的正常运营状态下是安全的,由于超张拉使用阶段预应力束的拉应力超过0.65fpk,但后续个别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按照不大于0.80fpk继续施工可行;预应力混凝土弯梁桥顶板4根负弯矩束的回缩对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有影响,造成斜截面抗裂验算超限,钢束的回缩使得这部分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减小甚至失效,造成该部位箱梁顶面最大主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可采取增加负弯矩区的有效预应力方式补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广高铁客运专线花都特大桥48m +80m +48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的3孔预应力筋束的孔道摩阻损失试验,介绍了预应力筋束孔道摩阻试验的试验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预应力筋束与孔道间的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为该桥的梁体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依据,也为预应力筋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灌铁路某桥采用48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为移动模架施工,除第一孔能满足两端张拉外,其余孔跨均需采用单端张拉,为满足设计要求,准确测定预应力孔道的摩阻系数对指导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采用穿心式索力传感器测定预应力张拉力,该类传感器通常用于斜拉索、吊杆等桥梁结构的测量,通过对数据的细致分析,验证该传感器在预应力孔道摩阻系数测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管道的管道环境复杂特点,进行了其长孔道摩阻试验研究,利用标准测力仪结合智能张拉设备,考察了长孔道摩阻试验中张拉力值传递规律,合理的长孔道张拉控制力、初应力和持荷时间的确定,同时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μ、k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长孔道摩阻试验中张拉力传递到被动端的速度明显慢于短孔道,具有延时性,管道越长、弯曲累计弧度越大,延时越长;对于孔道长度大于90m管道应该增加控制应力的持荷时间来保证有效预应力在孔道内的传递时间,建议由原来的5min增加到8min左右。张拉控制应力、初应力大小应该根据长孔道的摩阻系数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复杂管道预应力损失要求。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的μ、k与设计值较接近,表明了管道施工质量较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扁锚张拉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所采用的扁锚体系,进行8片梁的孔道摩阻以及张拉控制的试验研究。测试并分析扁锚竖放、扁波纹管宽度、扁锚孔道倾角等参数对预应力筋综合孔道摩阻的影响,提出了此类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扁锚的张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PC弯曲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过大的预应力损失,导致了桥梁结构过早失效或破坏。笔者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弯曲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问题,基于接触应力理论,试验研究了不同张拉力下,连续弯曲孔道和夹角之和相等的非连续弯曲孔道所产生的摩擦力矩;通过分析说明现行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接触应力假设的弊端,从而指出现有结构设计方法的缺陷和对结构预应力损失计算所带来的偏差;同时指出弯曲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随着外力的增加迅速增大,是结构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广东公路交通》2019,45(4):208-211
对江门市某斜拉桥索塔锚固区U形预应力筋孔道摩阻力进行测试,通过实测数据,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到预应力孔道的偏差系数k和预应力孔道摩擦系数μ,摩阻系数实际值相比设计值偏差较大,对伸长量测试产生较大影响。建议U形大曲率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控制中避免仅采用理论伸长量为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闵浦二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束的张拉锚固试验,实测了索塔锚固区内环向预应力钢束的孔道摩阻系数、锚圈口摩阻损失、锚固后回缩损失和伸长量等,并将这些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进而结合分析结果对闵浦二桥设计关键参数进行校合、修正,以指导正确施工并控制环向预应力束张拉后的效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温福客运专线点头特大桥为依托,着重介绍了32 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铁路整孔简支箱梁孔道摩阻系数、孔道偏差系数、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率的试验测试与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吴湛 《公路与汽运》2023,(5):124-127+131
采用MIDAS/Civil建立某大跨预应力连续梁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桥梁位移和应力变化及施工过程中温度对主梁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梁段施工完成后会影响前一个梁段标高,但各梁段控制偏差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梁段悬臂越长,浇筑、张拉前后挠度越大;温度对悬臂梁段变形有很大影响,温度越高,悬臂竖向变形越大;大跨径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时,预应力张拉产生的位移只能抵消一部分恒载位移;浇筑、张拉前后箱梁实测应力大多小于理论值,最大悬臂时梁段的预应力储备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绞线的锚下有效张拉力,基于模型试验,采用反拉法进行张拉力检测技术研究,阐明了反拉法检测预应力钢绞线工作应力的作用机理;通过2种方法获得预应力钢绞线工作应力,分别为张拉荷载-伸长量曲线中拐点和锚具与锚垫板脱开时刻的张拉力;进一步对张拉荷载-位移曲线转折区段的上、下限取平均值,进而获得预应力钢绞线工作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75%时,检测误差在5%之内,满足工程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惠州下角东江大桥钢绞线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证惠州下角东江大桥施工中能够有效地施加索塔的预应力,必须进行索塔模型试验.文中根据该桥索塔足尺节段试验模型,进行了张拉阶段和锚固阶段等各种情况鲻下钢绞线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探讨了钢绞线在锚垫板喇叭口处的转角θ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给出了该桥预应力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阻的影响系数k值和预应力管道壁与钢绞线间摩擦系数μ值.结果表明,θ值导致的钢绞线预应力损失占总损失的10%左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l0002.3-99)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对k值的规定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μ值的试验结果处于两种规范推荐值的下限.试验成果已应用于该桥索塔的预应力施工中.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建设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施工采用预应力张拉数字变频自动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张拉施工质量。预应张拉力可精确施加,力值控制精度±1%;预应力筋伸长量能准确测量及时复核,伸长量校核控制在±6%范围内;预应力同步张拉有效控制,同步张拉力值小于±2%;预应力张拉持荷时间有效控制在5min;严格执行国家实施新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内的张拉工艺流程,有效监管桥梁建设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体外预应力钢绞线锚下预应力对于钢-砼组合梁桥的结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阐述了拉脱法测试体外预应力的原理和测试过程,结合实际工程预应力测试,通过分析张拉力-伸长量变化曲线得到预应力筋锚下张拉力,结果表明该桥体外预应力筋张拉力中存在锚下预应力超出规范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斜拉桥平行钢绞线拉索以索力控制张拉时需多次重复张拉的复杂操作工序,并减少由此产生的累计误差,同时使得张拉完成后每股钢绞线拉力分布更均匀,选择以钢绞线的无应力长度作为控制张拉的对象,设计了以无应力长度控制钢绞线逐根一次张拉到位的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优化。考虑拉索的几何非线性,建立单根钢绞线的几何状态方程,确定其在目标索力下控制张拉的无应力长度;在实际施工中以该无应力长度控制张拉单根钢绞线,运用分阶段局部寻优的数值方法,考虑实际施工误差和塔、梁变形等因素,对实际施工索力与设计目标索力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行修正,寻求对应实际工况的控制张拉无应力长度,以实现一次张拉到位、张拉完成后每根钢绞线拉力相等且成桥索力也更精确的目的;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算例模拟实际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给定的设计成桥目标索力,采用无应力长度控制张拉方案可一次张拉到位,考虑施工误差进行优化后控制张拉的无应力长度与对应实际工况的无应力长度相差较小,经过二次优化后,施工张拉索力与设计目标索力的相对误差为0.72%,且张拉完成后每根钢绞线拉力相等,满足施工要求;相关计算程序经固化后嵌入智能千斤顶可用于斜拉索张拉施工。  相似文献   

19.
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张拉施工中,钢绞线总张拉力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之和.介绍钢束与锚具摩阻力的测试方法,得出锚圈口摩阻力大小与钢绞线直径、千斤顶限位板槽深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张拉施工中,钢绞线总张拉力为控制张拉力与千斤顶内摩阻力、钢束与锚具的摩阻力之和。介绍钢束与锚具摩阻力的测试方法,得出锚圈口摩阻力大小与钢绞线直径、千斤顶限位板槽深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