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某中大型SUV车型为例,为了尽可能降低整车风阻系数,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借助虚拟仿真手段研究了不同尺寸及形状的前轮阻风板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前轮阻风板的结构对整车风阻系数非常敏感。相比于倾斜的阻风板,竖直的阻风板通常可以获得更低的风阻系数。阻风板的尺寸对整车风阻系数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公路隧道纵向排送通风方式中竖井马头门区域进行通风优化分析。分析表明,传统的通风设计中将之等同于等断面90°均匀拐弯进行取值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应引起隧道通风工程界的重视。研究表明对马头门区域应同时采取结构优化和加设导流板的辅助措施;导流板数目并不是设置越多越好,设置过多的导流板对通风断面形成阻滞反而加大了风阻损失。只有设置合理数目的导流板,才能有效减少风阻。相关研究结论可供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公路隧道纵向排送通风方式中竖井马头门区域进行通风优化分析。分析表明,传统通风设计中将之等同于等断面90°均匀拐弯进行取值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应引起隧道通风工程界的重视。研究表明,对马头门区域应同时采取结构优化和加设导流板的辅助措施;导流板数目并不是设置越多越好,设置过多的导流板对通风断面形成阻滞反而加大了风阻损失。只有设置合理数目的导流板,才能有效减少风阻。相关研究结论可供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某厢式货车的气动阻力系数,设计了不同形状的仿生导流罩、尾部减阻装置和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分析不同单一减阻装置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详细探讨了不同单一减阻装置的减阻机理。最后研究了不同单一减阻装置同时加装在同一货车模型的综合减阻效果。结果表明:仿生导流罩的减阻效果要好于传统导流罩,随着导流罩侧裙延伸长度的增加,货车整车阻力系数逐渐变小。当底部导流板倾角θ=45°时模型的阻力系数获得最小值。基于生物表面仿生减阻理论在货车侧面布置半球面凹坑和半椭球面凹坑均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复合减阻装置货车模型的最大减阻率达22.7%。  相似文献   

5.
导流罩是影响厢式卡车空气阻力的关键部件,针对某款厢式轻卡车型,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流线型导流罩造型多方案降风阻优化设计。对导流罩造型、降风阻效果、质量、成本进行研究比对,并对设计结果从仿真分析和实车测试两个方面进行关联性研究。相对原导流罩状态,最终确定的流线型导流罩状态匹配此厢式轻卡, 实现整车风阻系数降低19.2% ~ 21.6%,综合能耗仿真值降低5.1% ~ 5.7%,同时,其半载高速工况转毂油耗降低12.1%,满载高速工况降低 3.8%,半载综合工况油耗降低了5.94%,满载综合工况油耗降低了1.2%。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某厢式货车加装导流罩前后的外流场特性,基于RNG k-ε模型并且对整车模型简化处理,获取了整车的速度矢量图、静压图和流线图,由分析结果可知,当未加装导流罩时,车厢的正面压力约为500Pa,其风阻系数为0.685。当加装导流罩时,导流罩的正面压力约为200Pa,其风阻系数为0.559,降低了22.4%,改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低风阻结构对纯电动汽车降低能耗、提高续驶里程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纯电动SUV的流场进行分析计算,采用雷诺时均模拟方法对比在前保险杠和前轮导流板引流作用下3种常规轮辋与理想气动轮辋的流场特点,并通过风洞测试发现两者的整车Cd(Drag Coefficient,风阻系数)差异小于0.3 counts,不同轮辋条件下整车Cd均为0.249,Cd值低,车轮周边具有良好的流场特性,为低风阻产品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们根据常识可能会认为,将一辆皮卡车厢的后挡板放下或卸掉能够减小皮卡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从而降低该车的耗油量。然而空气动力学计算研究却表明,流经皮卡车厢的空气在其周围形成的流场,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当放下皮卡车后挡板后能够降低车的风阻系数。这个例子也进一步表  相似文献   

9.
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是车辆重要的性能之一,其中的阻力系数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通过实车风洞试验,验证了试验精度可以满足开发需求,研究了保险杠、翼子板、轮眉、散热器格栅和轮毂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特装车保险杠使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2.8%,翼子板、轮眉、散热器格栅和轮毂的改进对降低整车风阻系数也有很大作用,优化车辆外部装饰件是降低汽车风阻系数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汽车风阻系数是影响油耗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本文基于南京依维柯某车型,采用CFD模拟分析汽车后视镜结构改变对汽车风阻系数的影响,对后视镜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后视镜迎风面与风速的整体夹角越小,后视镜的风阻系数也就越小,且将垂直于风速的迎风面改为圆弧过度,对减小风阻系数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某轻型客车进行有限元建模,开展了整车风阻系数仿真分析,并利用整车风洞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对原型车的外流场分析,提出了三个降低整车风阻系数的优化措施,分别为增大前挡风玻璃迎风角度、调整尾翼翘角、增大后门倾斜角度,并研究了各措施中关键参数对风阻系数的影响。对各优化措施的仿真分析表明,前挡风玻璃迎风角度增大3°可将整车风阻系数降低4.5%;尾翼下翘有利于整车风阻系数的降低;整车风阻系数随汽车后门倾斜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可根据实车需求合理设计后门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风阻系数敏感度的理论推导,寻找影响风阻系数的车身造型面关键部位,根据获得的灵敏度,采用自动变形技术,实现网格对影响风阻系数的造型面变化的自学习和自判断,最终达到汽车风阻自动优化的目的。对某款SUV风阻的灵敏度分析,验证了灵敏度方法和自动变形技术在空气动力学风阻计算中应用的有效性,计算全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即可使风阻系数达到预设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公路冷藏车的气动阻力,设计了半导流罩和全导流罩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构形式导流罩模型的外部流场;为使全导流罩在降低风阻的同时减小对冷藏机组进风量的影响,在全导流罩上设计了不同的开孔位置,同时计算分析不同开孔位置全导流罩的冷藏机组进风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字仿真方法对某重卡的整车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获得整车的风阻系数;并且根据对整车流场的压力云图分析,发现影响空气阻力系数的关键零件,并对导流罩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后的分析表明改进效果是明显的,空气阻力系数得到了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仿真和风洞试验方法,总结汽车轮辋开口比在车轮旋转工况下对整车风阻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产品开发中的轮辋开口比建议值,分析车轮通风阻力矩与整车风阻系数关联性,从而分析车轮旋转降低风阻系数机理。分析结果表明:(1)车轮旋转工况的仿真方法采用旋转壁面法具有可信性;(2)车轮旋转工况下,开口比越小对降低整车风阻越有利,同时会增大旋转工况下整车风阻系数降低量;(3)车轮通风阻力矩影响量越大,越有利于旋转工况下降低整车风阻系数。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一小货车外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求得了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计算出了风阻系数和升力系数,对其流场进行了分析,并与加装导流罩后做了比较。这种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于节约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程材料学和有限元理论,运用Nastran仿真软件,对某商用轻卡的导流罩及支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对比分析,开展轻量化导流罩CAE强度分析及迎风压力分析,同时开展外流场风阻分析,结果显示,导流罩本体玻璃纤维配方调整和固定支架轻量化后,导流罩本体和支架最大应力得到改善,整车风阻系数值降低6%,减重5kg,轻量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GT新概念     
《经济导报》2006,(4):73-74
C-Sport Lounge概念车是雪铁龙公司对GT(Grand Tour)车的诠释。该车造型独特,拥有流线型的轮廓。 该车的宽轮距设计和曲线形的侧面体现出一种动力感,而加长的流线型车顶则优化了空气动力学特性。由于在设计上对空气动力性特别重视,其风阻系数只有0.26。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两级增压系统中高压级压气机带导流板弯管进气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相关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分析带导流板弯管进气对高压级压气机的效率带来的影响,并对比了3种不同形式的带导流板弯管进气条件下压气机效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带导流板弯管进气时压气机效率相较于普通90°弯管进气有明显提升,不同形式的带导流板弯管进气会对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永良  徐鹏  梁赫 《上海汽车》2023,(9):10-13+20
应用CFD(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计算方法,分别以3款SUV车型上的外CAS面和整车数据为基础,对影响风阻系数的重要因素“扩散器上翘角”和“下斜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扩散器上翘角逐渐增大,风阻系数在CAS面仿真中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而在整车数据仿真中风阻系数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随着扩散器下斜角逐渐增大,风阻系数在整车数据仿真中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整车风阻性能的开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