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研究汽车道路滑行阻力试验方法,可以为降低道路滑行阻力提出改进方向,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通过实车道路滑行试验,研究了汽车空调开闭、轮胎磨损度、热车时间和载荷分布等试验影响因素对于滑行阻力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车空调开启对于燃油车的滑行阻力影响较大,对于纯电动车几乎无影响;轮胎磨损度对于滑行阻力影响较大;热车时间超过20min后再增长时间热车对滑行阻力影响很小;载荷分布对于滑行阻力影响很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车企开展道路滑行阻力试验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某款国IV轻型汽油车为例,对其在转鼓滑行试验前的热车状况、车辆固定方式、驱动轮胎压力和驱动轮胎上的有效载荷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这些因素变化对转鼓阻力设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预热越充分,转鼓加载阻力就越大;链条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向下固定车辆的夹角越大,转鼓加载阻力就越小;随着驱动轮胎压力的降低,转鼓加载阻力会逐渐减小;车辆驱动轮上的有效载荷越大,转鼓加载阻力会越低。  相似文献   

3.
凭借3.9s零百加速、高效热泵、智能电控主动悬架和智能电四驱,比亚迪汉EV创世版已成纯电标杆提到纯电动车,人们往往都会想到里程焦虑。而我始终认为,里程焦虑并不是纯电动车的痛点,真正的痛点在于纯电动车续驶里程SOC估值的准确性。比如一辆能够行驶50km的纯电动车,当行驶至一半路程时,电量告急,此时里程焦虑一定会出现。而在传统燃油车中,实际行驶里程基本都会大于或者等于显示数值。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2007年产北京现代途胜2.0L手动档SUV,行驶里程2万km。据用户反映,该车在正常行驶中有时会出现"自制动"现象,严重时下坡路况甚至无法空挡滑行,此故障通常在热车后出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标准修订后纯电动汽车新工况下续驶里程缩减问题,提出优化滚动阻力、制动拖滞力、空气阻力三种方案,并开展道路滑行试验和仿真分析,有效提升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6.
纯电动汽车已经逐步被消费市场认可,但整车安全性,充电时间及续驶里程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尤其体现在NEDC工况下续驶里程与实际行驶里程存在的差距,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文章根据某一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结合真实测试工况,从整车角度提出影响续驶里程的主要因素,为广大新能源汽车使用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特性,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计算模型;分析纯电动汽车行驶中主电路负载电流变化,给出相关计算方法;研究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因素,建立其续驶里程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纯电动商用车的组合仪表里程跳变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储存芯片存在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在下电前通过VCU记录组合仪表所发送的里程数据,并在下次上电时发送到总线上,供仪表进行校验,如校验通过,则里程未跳变;如校验失败,则里程跳变,组合仪表改用VCU发送的总里程并继续计算总里程。经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里程跳变,特别是下电后再上电时的里程跳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迅速增长,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因纯电动汽车存在续航不足的问题,增程式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目前,主流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 000 km以上,但其纯电续航里程普遍较低,一方面与产业政策的初衷相悖,另一方面,对于驾驶成本和体验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总结了目前市场上5种典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增加其纯电续航里程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为产品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颖林  赵阳  潘大磊  张臣 《北京汽车》2018,(2):37-40,46
以2014年—2015年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车型为抽样范围,随机抽取样车,选取不同车龄、不同车型及不同试点的新能源小客车,累计开展34车次电动汽车常温及低温续驶里程试验。针对预售新车及在用车,得出其常温、低温续驶里程测试结果,根据续驶里程测试结果,得出低温及行驶里程是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重要因素,并以某车型为例,分析行驶里程对续驶里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纯电动汽车由电机直接驱动车辆,电机具备转矩动态响应快、低速时输出大转矩特性,对电机转矩控制不合理会造成车辆纵向窜动、驾乘人员眩晕的不适驾乘体验。基于纯电动汽车,对车辆驾驶性评价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驾驶性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驾驶性评价工况、主观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指标,同时根据客观评价方法可进行驾驶性验证优化,提升车辆驾驶性能及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四轮转矩分配和差动转向,提升整车的动力学控制性能和经济性,但是四轮转矩独立可控的特点也对功能安全提出挑战。当前轮单侧电机出现执行器故障失效情况时,不仅会产生附加横摆力矩降低车辆安全性,差动转向功能的存在还会使车辆严重偏航。基于此,在设计分布式驱动-线控转向一体化底盘的基础上,基于功能安全提出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失效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分布式驱动失效动力学模型,分析前轮失效对车辆状态的影响机理,发现单一的驱动转矩截断控制无法满足车辆状态修正需求;其次设计一套备用的线控转向结构,通过变截距滑模控制算法提高切换状态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转角跟踪性能,并用台架试验验证跟踪的准确性;然后设计自适应失效诊断观测器实时诊断驱动系统的电机故障,在将对应轮进行驱动转矩截断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车轮转矩重新分配实现纵向和侧向的状态跟踪;最后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所提失效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单侧电机失效后,备用的线控转向系统能及时矫正前轮转角,所提出的失效补偿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恢复车辆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时离合器会介入传动系统,容易引起较明显的冲击感,是影响整车驾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基于离合器双模糊和电机转矩协调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减小离合器滑磨功为目标,对模式切换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划分;其次,结合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的基本要求和驾驶意图,制定离合器双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对滑摩阶段的接合时长和转矩同步阶段的压力变化率进行控制;然后以离合器滑磨功和整车冲击度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对滑摩阶段的接合压力进行优化,从而获取模式切换过程中离合器的最优接合压力轨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计算离合器传递转矩,根据电机转矩响应快的特点,制定电机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某混合动力试验样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缓加速、中等加速和急加速下的模式切换试验,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较好地反映驾驶人驾驶意图,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整车冲击度均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改善了整车模式切换过程中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和续航里程,对4个轮毂电机驱动转矩优化分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轮毂电机台架试验得到轮毂电机的驱动效率特性,分析转矩优化分配实现节约整车能耗的可行性;建立侧重提高电机效率的目标函数,使电机转矩处于电机效率Map图中的高效区;建立侧重提高电机响应速度的目标函数,减小转矩分配瞬间电流波动过大带来的能耗;基于模糊理论设计以电机效率为变量的权重函数,实时调节权重来协调2种目标函数,提出一种转矩节能优化分配方法,得到最优的轴间转矩分配系数。在后轴驱动、平均分配、优化分配3种分配方式下进行整车能耗的ECE城市循环工况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节能优化分配方法通过实时优化驱动电机的转矩,避免了电机工作在转矩过大和过小的低效区,提高了整个驱动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相比于后轴驱动和平均分配整车能耗效率提高了5.91%和10.54%;实车试验验证了转矩节能优化分配算法的节能效果,优化分配相比另外2种分配方式整车能耗效率分别提高了3.66%和8.58%。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小或消除单电机式强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在纯电动模式与发动机驱动模式间切换时产生的动力系统冲击,提出了发动机起动过程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和发动机退出过程的转矩补偿控制策略.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包括起动模式下的发动机起动阻力转矩补偿控制和调节模式下的发动机过冲转矩平衡控制,转矩补偿控制策略利用电机补偿发动机退出过程中动力系统转矩的变化.台架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了该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可确保发动机的快速平稳起动和发动机退出时不产生动力系统冲击.  相似文献   

16.
由于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优势,双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各机构的研究重点。由纯电动模式到混合驱动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存在发动机起动和发动机转矩引入,而发动机转矩瞬态响应存在迟滞,导致切换过程中动力系统的输出转矩会有较大波动。为减小波动,降低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态冲击度,本文中提出补偿滑模控制方法,对双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进行协调控制。首先,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对切换过程每个模式进行分析;之后,针对发动机拖转阶段和混合驱动阶段分别采用补偿控制和基于固定边界层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并对滑模控制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结合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补偿滑模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小从纯电动到混合驱动模式切换过程中的转矩波动和冲击度。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各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整车动力学控制和制动能量回馈,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但车辆在回馈制动过程中,一旦1台电机突发故障,其他电机产生的制动力矩将对整车形成附加横摆力矩,从而造成车辆失稳,此时虽可通过截断异侧对应电机制动力矩输出来保证行驶方向,但会使车辆制动力大幅衰减或丧失,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基于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力图有效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以轮毂电机驱动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毂电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回馈制动失效的整车失稳特性以及电机转矩截断控制的不足;然后,建立了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制动压力补偿控制器,并在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后的转矩截断控制基础上完成了液压制动补偿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工况下,通过异侧电机转矩截断控制和制动系统的液压主动补偿,能够使车辆快速恢复稳定行驶并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整车能耗是纯电动客车非常重要的经济性指标,影响整车的续驶里程.文章以一款纯电动公交客车为例,通过电机系统效率及整车能耗计算,分析了不同电机的效率对客车整车能耗的影响,为驱动电机最终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纯电动汽车的线束设计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研究了在越野汽车的基础上改装为纯电动四驱越野车中线束设计问题,通过计算确定驱动电机、电池的相关参数及选型,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制定以简化线束布置,对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相关的匹配计算,最后通过Proteus软件对高低压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运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整车布线图。该设计方案提高了电动汽车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线束设计人员提供了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预研车型子系统如风阻、重量、轮胎滚阻系数等目标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参考车型道路滑行和转鼓滑行的试验数据,利用汽车相关理论原理,提出了三种计算预研车型的理论滑行阻力的方法,用于前期仿真和排放试验摸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