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站800吨浮坞800-1号是解放前遗留下的一艘旧坞。原结构由360个水箱连结而成。现经大修后,抬船甲板以下改成整体结构。这艘浮坞在进出船舶时,工序复杂、时间较长,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容易发生质量事故。每艘船进坞之前,必须将浮坞空着浮出水面,针对不同的船型,将左右两纵行边墩(中间一纵行垫墩的高度是固定的)的位置,高度和最上层垫木的角度进行调整。这样的准备工作,每艘船要10名工人用6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当船进坞时,船坞下沉,把船体牵引进坞定位后,下沉的船坞再上浮。这样反复沉浮后被抬出水面的船,往往由于船的定位不准,或者边墩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考虑船体就位精度要求,布置设计船体测量点及船坞测量点,进行船体调平及就位精度控制,借助全船有限元分析对船底各区域坞墩布置进行优化,控制坞墩水平,在进坞落墩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过程控制措施,保证FPSO船体就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结合超长双艉鳍线型船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进坞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各难点提出了艉部设置高墩、倒进坞以及横向限位桩限位的进坞工艺,保证了该船舶顺利安全入坞,为后续同类超长距双艉鳍线型船舶的进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6,(5)
江苏盛泰集团船舶液压机械厂与江南造船厂历经四年多时间的反复试制和研究,拆装调试达160余次,解决试制生产过程中大小问题200余项,终于在1995年3月份试制成功船坞自动液压边墩,并将首批试制生产的六台产品发往江南造船厂进行工业性试验和实地试用。经过船坞内长时间的反复试用,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连船舶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拆船项目,以《欧盟法规》为准则,提出新型的绿色拆船技术方案。按照国际拆船公约要求提供船舶有害材料(IHM)清单,考虑拆解过程中对干船坞的利用效率,用PATRAN软件对拆解剩余船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制定安全拆解顺序。实践证明,该方案环境污染小、坞内拆解剩余船体顺利漂浮、码头拆解不倾覆,不折断且干船坞坞期短。  相似文献   

6.
船舶进坞修理时,需保持正确位置搁墩。进坞船舶的定位测量一向沿用浮筒、标尺等简易量具进行目测定位。需要有几组人员同时在坞的两侧进行测量,不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风向、水流及船体尺度等因素,容易造成测量误差。我院在设计“长山”号浮坞中应用水声测量原理试制了“数字式自动巡检定位测量系统”。实现了船舶对中、水平集中遥测,不仅检测速度较快,而且由于采用了相对测量制(比较值),测量精度不受仪器测量误差及重复测量误差的影响。检测装置设在中央控制室,  相似文献   

7.
大型舰船坐坞强度衡准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墩木的合理布置对保证大型水面舰船在船坞建造和进出坞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国内现有舰船规范不适用于船长大于160m的舰船的坐坞强度校核。为此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坐坞强度计算规范和校核衡准,然后提出了新的适用于大型水面舰船的坐坞强度衡准与基于船体梁有限元模型的计算方法,最后对一船长接近200m的舰船在坐坞状态下的船体结构强度与墩木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强度衡准与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人们可以看到,船厂新型干船坞设施的研究并未考虑到先进的船舶升降技术。因此,传统的进坞技术往往无法满足未来市场对造船和修船的要求。根据修船和造船相结合、经常性和意外的进坞要求,考虑到商船和军船进干船坞的兼用性,对新型进坞技术的投资已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船坞愈建愈大,坞门也就愈来愈宽。如仍采用传统的三边支承坞门结构,由于坞门跨度太大、用料极不经济,加之对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建造5万吨左右及以下各类型船舶进坞布墩的原则、精度要求、布墩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船舶坐墩的工艺要求等,以期对新造船再进坞布墩工艺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和总结,更好地保证今后各新建造船舶再进坞布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作业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两座船坞和4座舾装码头所处的位置和潮位、潮流、波浪和风等自然条件的详细情况,以及进出坞船舶的主尺度和两座造船坞的参数。设想船舶进出两座造船坞的两种情况和进出坞操作程序。还提出了当拖轮吊拖船舶时缆绳的长度和进、出坞时系挂在引船小车拖钩上拖缆的长度。最后,  相似文献   

12.
肖鸣 《中国修船》1990,(3):15-17
船舶在进坞或上排修理时,船厂要根据船的型线图、总布置图等有关的图纸,找出布置墩的技术数据,预先设计布置平直的底墩及防船横倾的边斜墩。因为下述几方面的原因,预先布墩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误差,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海造船》2015,31(6):38-41
潮位是船舶进出坞的必要条件,船舶在低潮位时的进出坞有别于潮位充裕时的进出坞。针对低潮位对某型舰船进出坞的影响,从进出坞方式、船舶配载、坞墩、船坞、钢浮箱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选择合理的进出坞方式,制定合适的配载方案,降低坞墩高度,运用轨道式坞墩和可移动式坞墩,采取挖坞坑的方式优化船坞并采用钢浮箱工装。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低潮位对水面舰船进出坞的限制,对其他船舶的进出坞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某高新系列船坞墩布置设计为载体,针对其深V船体线型特点及考虑安装船用特殊设备对船体落墩精度的要求,用线型枕木代替楔形木块和薄木片,设计钢木结合的线型坞墩,制定严格的坞墩划线定位工艺,从而有效保证了船体外板线型与线型坞墩的吻合度、船体落墩的水平度,满足特种设备(基座)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破损舰船状态信息建立三维模型,在进行浮态稳性调整后,生成船坞布墩方案,并采用虚拟仿真软件实现破损舰船虚拟进坞过程,为部队和船厂在战时快速、科学地制定安全可靠的进坞修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对战时破损舰船的进坞修理提供了训练平台,解决了破损舰船进坞修理的快速性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1干船坞与浮船坞 船坞(英文名dock)是一种布置在修造船厂内的水工建筑物,主要用于船舶修理。由于现代船舶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有时为了方便也在坞内造船。对于大、中型船舶维修企业而言,船坞是其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是舰船维修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坞式两栖战舰使命任务,结构,航速,以及蒸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和电力推进动力装置等特点,对国外船坞登舰和船坞运输舰动力选型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坞式两栖战舰未来动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卧倒式钢坞门安装均采用平座式干法安装,安装过程一目了然,坞门入铰平稳。但工期长。灌排水量大。为了缩短工期.大连大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修船基地船坞工程采用斜插式水下安装卧倒式钢坞门。该法安装入铰过程难以用肉眼直接观测,  相似文献   

19.
当船舶在船坞修理时,舷外作业或登高作业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西德最近造出一种称之为“海麦尔船坞“骑士”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自动地对坞内船舶进行清洁、油漆、修理、焊接、沙吹、磨光等工作,还可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船舶企业资源条件对建造超大型船舶整体建造的限制,以及对船舶建造资源的合理化使用,提出超大型主船体分两段建造后在浮船坞内合拢完成的方法。通过对超大型船舶艏艉两段在坞内合拢技术的研究与实施,结果表明,超大型船舶分为两段建造再进行对接合拢的方法的应用改变了船舶建造方式,降低资源对船舶建造的限制且能提高船坞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