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谈ETC系统框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广使用ETC过程中,国内相关同行对ETC框架模型的认识并不一致,这必将影响未来跨地区性互连互通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ETC框架,使各地建设的ETC系统具有较好的互连互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南省已经完成了ETC分段计费改造,对传统人工计费模式下的互通选形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已建成和设计中的一般互通立交进行造价统计,以及对运营高速公路收费站调研,分析了互通的各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组成与分布情况。从ETC分段计费带来的高速公路互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互通管理效率提升、建设及运营成本降低3方面,总结出ETC分段计费对互通选形的影响,并从近期和远期分析了互通选形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9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全国ETC联网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新疆并入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ETC)联网区域。至此,纵贯南北、互通东西的全国ETC联网格局正式形成,2100余万用户实现了一卡畅行全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全国ETC联网目标成功实现,标志着交通运输部按时完成了今年全国ETC专用道达1.2万条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连、互通、互操作,作者提出了采用体系结构进行物流信息系统顶层设计的研究方法。论文描述了体系结构的定义、作用和研究发展概况,并针对物流系统自身的特点,采用美国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从业务、系统和技术标准三个方面,研究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视图产品。视图包括业务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  相似文献   

5.
从哑铃式空铁枢纽的特征和需求出发,在对国内外案例描述的基础上,对哑铃式空铁枢纽互连互通的竞争者、成功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济南市的规划实践为例,着重从枢纽组成的选择和不同距离空铁枢纽轨道衔接类型的选择上对于哑铃式枢纽互联互通的合理方案进行了探讨。建议济南东客站和济南遥墙机场间分别通过轨道交通R3线和济滨城际铁路进行互连互通,并且将轨道交通M1线延伸至济南遥墙机场。  相似文献   

6.
杨洋 《城市交通》2006,4(4):82-84
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出于筹资还贷的原因,均实行了收费的政策和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收费系统。在介绍了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TollCollection,ETC)研发背景的基础上,以德国2005年1月1日起实行的高速公路ETC为例,对电子收费系统框架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阐述了ETC的主要优点以及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对我国ETC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OSI-SM/SNMP(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在管理信传输协议和管理信息库(MIB)上存在着极大差异,但大型异构网络管理和端-端的网络管理要求它们能够实现互通和互操作。本文研究实现它们互通的委托代理技术,将OSI-SM MIB映射为相应的SNMP MIB以实现综合网络管理,并介绍了MIB转换的C^ 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四川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联网收费系统的实施,为四川省高速公路运行ETC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从2014年10月ETC试运营至2017年底,经过三年发展,四川省仍然有较大的ETC用户开发潜力。文章介绍了ETC开户相关问题及发展对策,利用四川省高速公路交通大数据,分析了非ETC用户的高速公路使用情况,揭示了四川省开发ETC用户的巨大潜力。最终就开户策略、应用领域、ETC服务质量、ETC宣传方面给出了ETC用户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车辆通行特征的ETC客户细分方法.构建了ETC客户细分指标体系并利用ETC收费数据提取了最近消费间隔、年通行频次和年消费金额等细分指标;为克服大数据聚类的失效问题,结合CLARA算法完成了ETC客户全样本数据聚类分析;建立了ETC客户细分决策树并提取出细分规则,最终实现了ETC客户星级评定.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TC客户细分方法能够解析各类客户通行特征、当前价值和增值潜能,可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探索ETC客户精准营销和分级费率优惠提供创新思路,同时可为进一步提高ETC客户规模和支付比例、提升ETC管理决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瑜波 《交通标准化》2013,(24):151-153
提升ETC营业厅现场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升营业厅现场的服务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优化客户感知,提高社会大众对ETC的认同度,从而树立ETC营业厅的良好社会形象.通过对国内ETC营业厅服务现状的分析,提出ETC“窗口”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提升营业厅现场服务质量的一些想法,可为提升ETC营业厅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秀俊 《山西交通科技》2023,(6):108-111+128
基于ETC收费系统进行拓展与应用,在对ETC停车系统城市停车场中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ETC系统效益评价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理论方法对ETC系统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2.
ETC技术的广泛使用有效提高了人工收费效率,缓解了收费站车流拥堵状况,本文对ETC系统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收费站设计规范和实地调研成果,对高速公路收费站系统构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结合系统各个构件中车辆的行为特征、车辆及收费通道的分类特征,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ETC收费站系统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考虑到ETC收费站车流拥堵特性,提出了ETC收费站服务水平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方法,设计以ETC使用率、ETC车道数量及交通流量为参数的仿真方案,选取封闭式4车道收费站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ETC使用率分别为30%、60%和90%时ETC车道数的配置建议,为收费站管理人员合理利用ETC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工作,力争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成立全国联网管委会交通运输部将成立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协调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依托京津冀区域ETC清分结算系统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中心系统;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开展省级收费结算系统联网改造;在不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技术进行重点论述,在分析ETC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基础上,介绍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现状和ETC系统,并论述了ETC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其工作流程,最后探讨ETC技术的的创新与展望,希望能对于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不仅应用在高速公路,同样也可以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场发挥作用。借鉴高速公路ETC收费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场ETC系统架构。采用定性分析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商业区停车场ETC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体现在停车场收费经营者的效益、停车使用者的效益以及非使用者的效益上,当前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场ETC系统的应用评价为良好水平。该系统是对高速公路ETC的创新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了(ETC增值服务)停车场使用ETC支付的背景及国家相关政策,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特点及与现有停车场项目合作模式,详述了停车场使用ETC支付的系统设计原则、系统总体架构及各系统功能及最后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据悉,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我省将作为2015年第一批入网的省份,于6月底前纳入全国ETC联网。据了解,纳入全国ETC联网后,我省已安装了ETC电子标签的车辆除了可在我省高速公路上不停车通行ETC车道之外,还可在全国其他已联网省份的高速公路ETC车道不停车缴费快速通行;同时,其他已联网省份的ETC通行卡并安装了电子标签的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采取传统的人工收费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公路车流量的要求,国内ETC系统的使用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重大决策部署带来了良好依据。通过对高速公路现场的分析与对高速收费站的构造层面的考察,创建了高速公路ETC模拟,对ETC虚拟模型的系统结构进行探究,基于ETC仿真流程来虚拟高速收费站工作平均延误状况,按照虚拟的结果研究ETC技术对收费站服务质量的影响状况。为收费站科学设立ETC车道的配备,提升收费效率带来科学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设备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全自动、快速便捷、非现金交易、大容量等特点。本文介绍了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上海市高速公路ETC系统平台,提出针对ETC设备的测试方案,并对测试结果提供了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收费站车道配置研究是ETC收费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使收费资源最优配置及合理利用。为了合理配置ETC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发挥车道利用的最大效用。本文首先从排队论原理分析了ETC收费站车辆排队模型,再用增量效益成本比率分析其成本效益,并以增量效益成本比率最大为目标建立ETC车站车道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此模型。该模型为ETC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和ETC收费车道数配置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计算方法,为ETC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帮助,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