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影响驼峰机车推送速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将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引入到驼峰变速推峰系统中,结合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各自优点,将专家或熟练操作人员的控制策略转换为控制功能函数,利用神经网络自学习、自校正的能力调整、修改模糊控制规则,从而实现对推送速度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根据可控减速顶的调速原理,介绍驼峰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通过设计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对溜放车组进行精细位置跟踪,实现变速控制。应用效果表明,此系统具有控制精确、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等特点,满足运输生产要求,适用于我国中小驼峰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3.
驼峰无线机车信号系统应用于编组站推峰机车上,对于提高解编效率,改善司机的劳动条件,起到了很大作用。介绍驼峰无线机车信号系统的功能,以及通过无线信息的传输实现机车信号显示的方法与优势。在驼峰无线机车信号系统中,多台机车同时工作时,采用新型的点式应答器加GPS卫星定位方式来识别工作机车,可以在原系统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投资,增加信息量,实现机车跟踪等功能。新定位技术中,点式与GPS系统优势互补,互相检查,减少因故障引起的不安全因素,使驼峰无线机车信号系统的工作得到更加可靠的的保证,并且功能增强,提高调车及推峰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驼峰溜行车组的速度控制是保证驼峰解体作业安全和提高驼峰调车场解体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的驼峰速度控制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对制动力可调的减速器的新的控制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自动化驼峰系统的控制功能和可靠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科学合理地维护更成为提高系统运用可靠性的重要保证。现根据自动化驼峰设备的特点,总结出跟踪测试的几点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6.
8驼峰专用设备 本章按照驼峰和驼峰专用设备技术条件,结合现场维修需要,修正了驼峰专用设备及部分设备、器材的技术指标,增加了几种型号的计算机驼峰溜放进路和溜放速度控制系统的维修技术标准。重点解读说明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勉西驼峰扩能改造工程采用可控减速顶微机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可控减速顶作为调速工具,根据测重、测速、及股道测长信息由计算机实现溜放进路、溜放速度控制,是中小能力驼峰改造的一项新技术.该站在开通时发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该系统利用串口通讯原理,以驼峰PCS共享TMIS钩计划致据。通过相关的传输通讯协议传送到驼峰PCS工控机,实现车站TMIS系统和驼峰PCS系统之间安全有效正确的传输钩计划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利用传感器(电子踏板)测取溜放车辆速度的驼峰半自动调速系统,阐述了测速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和控制方式,进行了误差分析,并给出了实际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驼峰车辆减速器闭环控制PID参数的模糊自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组站车辆减速器是实现车辆溜放调速控制的关键设备之一,而目前使用的过程控制数学模型调速方案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等缺点。现基于模糊自整定的原理,根据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要求,提出一种按减速器调速过程对不同溜放车组的参数自整定的方法,并设计出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经过多次试验及调整,制定适合于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规则,利用模糊控制策略可实现对PID参数的最佳调整。以此可以实现驼峰车辆减速器对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丁昆 《铁道学报》2012,(2):63-69
车辆溜放运动方程是驼峰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理论,长期以来工程应用中一直按匀变速运动简化处理,不够精确。本文从研究车辆溜放风阻力着手,建立风阻力与溜放速度间的二次方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溜放车辆的非匀变速运动方程,较匀变速运动方程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驼峰车辆溜放的运动规律。该方程已作为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驼峰自动化系统车辆溜放速度的精确控制与分析,收效甚好。该方程可供驼峰设计方法改进、车辆溜放阻力精确测量和驼峰溜放仿真时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动化驼峰溜放作业过程中,因驼峰控制系统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常出现车组走行不到位而产生"天窗",导致股道溜放打靶距离不足,影响驼峰作业效率;通过对减速器制动能高的研究,确定打靶距离不足情况下减速器制动车辆安全连挂速度范围辆数,采取相应溜放方法,进一步提高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到达场推峰进路的电路进行分析,讨论既有电气集中电路实现到达场推峰进路特殊联锁条件的原理,并结合现场实际,就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CIPS为例)中的驼峰过程控制系统(以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为例)的控制模式和操作分工,管控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以及自动化功能的提升等3个方面内容,展示了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编组站驼峰自动控制系统中,三部位减速器超速这一典型但又比较棘手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编组站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在三部位减速器出口后利用可控减速顶对钩车超速进行自动防护的解决方案,并阐述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驼峰超速连挂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驼峰超速连挂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对事故有重要影响的线路、调速设备和车辆等因素,考虑到贝叶斯网络能较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可以双向推理的特点,建立驼峰超速连挂事故树,并将其转化成贝叶斯网络,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超速连挂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线路纵断面、调速设备制动能力以及新型重载车辆三方面。进一步考虑新型重载车辆的共因失效问题,建立贝叶斯共因失效混合网络,计算并分析新型重载车辆对超速连挂事故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既有驼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减速器是驼峰场控制速度的主要部分,随着当前高速铁路大发展和铁路货运量的提高,编组站解体和编组能力加大,车辆减速器使用率和故障率增加,而现场维修人员凭借经验的低效率维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货运溜放要求,对驼峰溜放控制,钩车安全连挂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现场收集的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训练,精确诊断驼峰车辆减速器TJK(Y)2,3的故障部位,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判断准确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8.
针对牵出线长度比较短,无法停放一整列溜放车列的情况,需要将牵出线延伸至出发场咽喉区,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场间联系方案,并对电路细节进行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5年对23tN重新型货车在7个编组站的驼峰溜放试验结果,就新型货车溜放的基本阻力计算、易行车车辆类型选择、减速器及减速顶对新型货车的适应性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解体能力影响因素的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属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对所有有关实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模拟。实体包括编组站固定设备实体、技术作业实体和临时实体。根据实体状态在编组站到解系统各项作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实体又可以分为二元状态实体、矢量状态实体和多元状态实体等3类。可以将同类实体的状态及其他相关属性构建为行矩阵,不同类别实体之间的作业关系构建为二维矩阵,使整个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过程用数个矩阵的循环运算表示。仿真结果表明,到达场股道数量对驼峰解体能力的发挥存在1个阈值,当低于阈值时,充分利用驼峰解体能力和提高编组站整体解体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股道数量;到达场股道、列检组和驼峰调机的数量变化对解体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1个相对较为合理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综合各种因素仿真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