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选择。语言的使用要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环境。本文从顺应论的四个角度,即:语言的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突显性,探讨了介绍语类的口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员要动态地选择顺应对象和口译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相应的语言顺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口译,即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能够挖掘语言行为和语言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和运行原理,为更好的解释译者的行为以及制定口译训练策略等方面提供充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翻译单位包括词语翻译、语句翻译和文本翻译,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基于不同翻译单位口译行为的脑加工机制,为口译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口译认知能力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一种二元对立状态.翻译作为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道德和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因此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翻译活动.切斯特曼的四大翻译伦理模式认为翻译体现了不同的伦理价值,在不同的伦理价值关照下的翻译策略也不是固定和唯一的,只有将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处理翻译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4.
口译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在同传条件下,译员遇到的理解和产出言语的困难也相对较大,极易出现信息的缺损情况。虽然精力分配模式对错译和漏译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但是这一模式的提出也使译员在处理错/漏译问题时面临信息重拾和保持精力分配平衡的矛盾,译员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对错译与漏译进行再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和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菜名的翻译策略。笔者认为,菜名翻译具有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和审美价值三大功能,交际翻译理论对中国菜名的翻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模拟相对真实的交际环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类型分布状态做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趋向性使用替代、相似、描绘、字面翻译、举例、造词和重复,较少使用求助、非语言形式、文化知识源和外语化策略.其中,相似策略在已往的研究中未被提及,字面翻译作为一种以母语为基础的策略被中国英语学习者大量使用,"反复"和"非语言形式"策略的使用频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策略能力中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商务口译的特点表明灵活的应变能力能有效处理口译现场的诸多变数。应变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涉及多种能力和素质。本文从语言、认知、交际、心理、生理等方面,探讨了多种商务口译困境中的应对策略,提出以实践为主,多种技能配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己在公路交通行业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亲身经历,结合一些翻译实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按照笔译和口译两个方面,论述了公路交通行业的笔译和涉外口译工作的翻译技巧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释意理论是口译发展史申一颗璀璨的明珠.译者经由口译释义理论将源语信息从借由传输信息的文字载体中剥离出来,按照信息的意义重新整理,并按译语语言习惯进行表达,解决了由于刻意追求原文与译文字面、词语和句子形式上的对等而形成的障碍,提升口译的效果.本文借杨洁篪外长答记者问的口译现场资料,调研释义理论的操作效果,得出释义理论可以提升记者招待会口译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法国释意派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口译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结合笔者的口译教学实践,探讨了口译教学中理论的作用、口译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中的技能培养。口译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教学重点应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专升本”学生的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得到更多教育专家和有关学者的关注。笔者对我校外语系三个专升本班级和四个普通本科班分别进行了外语学习策略方面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在机械记忆和中心思想等学习策略上的差异较显著,而其它方面则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2.
略析新时期新词语在报纸媒体中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词语出自何处的角度,现代汉语的新词语可分为首次出现型和再出变用型这两大类型。从对传播和流通于报纸上的新词语所作的统计调查中可以发现,新词语数的多寡和其内容结构反映出语言外部世界对语言内部词汇体系及于影响的大小程度,生动表明出语言内外部相互影响制约的互为联动关系,亦由此构筑出了新时期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的使用在报刊英语中很普遍.通过报刊英语中的实例,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与里奇的礼貌原则对报刊英语中的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说明模糊语言的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恰好符合了语言交际过程中的策略性和礼貌性的要求.另外针对翻译过程中模糊语的处理也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对等法,变异法,补译法,从而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和实现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1837年美船“马礼逊”号的日本之行,开启了美国与日本直接往来的先例。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日本开国的“序曲”。此次航行时间上早于佩里,在丰富美国有关日本知识的同时,实则逐渐形成了美国的对日政策。三次航行中,作为翻译的卫三畏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具备与日本人接触的经验和语言优势,其参与编辑的《中国丛报》上登载的诸多文稿是彼时日本知识的重要来源,同时卫三畏在华经年,见证了由广州体制向条约体制的演变进程,美日《日本和亲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正是以《望厦条约》为蓝本。故而,以卫三畏为中心的探究是考察美日关系历史变迁的重要路径,不仅可以呈现美日间翻译人员的历史作用和真实场景,从中也可管窥双方文化、政治的冲撞和交融。  相似文献   

15.
颜色词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语的概会意思上,更多的则是表现在语义反映概会时所增添的民族文化色彩上,即形成所谓的国俗语义,这些国俗语义有褒有贬,本文探讨一下不同民族的色彩词所包含的褒贬国俗语义。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词语的量较大,大部分都较容易翻译成外语,但是部分词语在对译时它们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意蕴已经无法寻见,失去了它应有的味道,读来有种“食之无味”之感。本文简要阐述汉语词语的发展历史,阐明词语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并例举词语分析传统文化意蕴,论述词语的文化意蕴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语言,表述出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古代观念形态,这种形式或语言的价值,在于它直观地表述出抽象的语义和深刻的哲理。文章旨在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大屋顶、平面布局、园林建筑等特殊形式,探讨其内含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科技英语翻译的部分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对模糊语言在科技英语中的表现形式、理据及汉译方法等作了较为深层次的探讨,发现科技英语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与严密性。然而,自然语言中既有表达精确意义的语言,也有表达模糊意义的语言。因此,科技英语中也存在模糊现象,科技英语的翻译有时需要借助相关的"模糊"处理原则,如模糊对模糊、精确对模糊、模糊对精确以及模糊添加等翻译方法来再现原文模糊语言所负载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语言学习策略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具有极其明显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是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调查,找出其中的规律,提出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更好地指导他们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