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康慷  袁海霞  吴俊 《中国水运》2014,(3):221-222
通常情况下在水利枢纽水闸消能工设计时,利用底流式消能的方法进行水闸消能设计,由于低水头水工建筑物的消能工的消能效果不好,弗劳德数不高,在消能工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下游的水流会出现剧烈的紊动,在泄洪期间经常会出现对下游河床冲刷的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水利枢纽水闸消能工的设计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厄瓜多尔Mirador铜矿截水沟南段1,350m以上出口区域地形陡峭、地质条件复杂,对出口消能建筑物布置及设计十分不利。针对上述难点,本文采取分段求和法计算了1#坡面沟和2#坡面沟,"设置台阶"及"不设置台阶"两种工况下沟内水面线分布,经比选后拟定了坡面沟侧墙高度;采用井流消能分别计算了I型和Ⅱ型消力池结构尺寸(池长、池宽和池深)。依据上述计算结果,最终确定了1,350m以上出口消能建筑物结构形式,具体包括I型消力池、Ⅱ型消力池、1#坡面沟和2#坡面沟。工程运行实践表明,上述计算结果合理、消能建筑物布置及设计可靠,对类似工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代正江  吕彪 《水运工程》2016,(7):107-111
低水头泄水建筑物的消能防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水力学问题,影响其消能工的水力特性及消能机理的因素非常复杂,日前尚无成熟的理论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针对贵州省清水江梯级开发已建的水利枢纽水头低、单宽流量大的特点,对平寨泄水建筑物消能工进行水工断面模型试验。其成果不仅为平寨航电枢纽泄水闸布置方案的技术合理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同时对开展同类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的水力学研究在新建枢纽建设中尤其重要。针对拟建航电枢纽的低水头、单宽流量大的特点,对其泄水建筑物消能工进行断面模型试验。设计方案在控泄条件下,存在堰面有较大负压,消力池尾坎后海漫流速较大的问题,通过数次优化堰型、降低泄水闸进口段平台高程及降低海漫顶高程措施,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其成果可为同类问题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ADV流速测量仪,通过对超高水头船闸闸室内流速及流速分布的测定,详细比较了明沟消能与盖板消能的消能特性、消能效果和消能方式,可为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消能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当前整治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材料,分析川江航道整治建筑物水毁形式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依托长江干线叙泸段(宜宾—泸州)航道建设工程,提出利用扭王字块进行坝体护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消能功效,在航道整治建筑物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羊头铺水电站在消能结构方面的设计优化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采用二级复式消能结构能较好的解决泄流消能的问题,保证下泄流速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所取得的试验成果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沿海挡潮闸下游消能防冲的设计一般位于特定的位置,从而导致设计的过程比较复杂。在处理挡潮闸下游消能的过程中,如果处理的方式不当将引起闸下港道冲刷的情况,严重一点还会破坏消能的设施,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通过目前沿海挡潮闸下游消能防冲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研究,从而全面了解防冲系统的特点,以此得出较好的消能防冲效果,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消能箱作为泥舱系统的关键设备,直接参与疏浚装舱过程,其出流特性对船舶装舱效果及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以1.50万m3耙吸挖泥船的消能箱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场数值模拟手段,对消能箱主体尺寸、结构形式等影响出流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消能箱管径越大,消能效果越好,且出流均匀性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等截面积条件下,圆形截面消能箱的装舱效果显著优于方形截面的设计;消能箱中部开口指向舱底的速度分量较大,可通过布置水平挡板进行局部优化。该消能箱设计有助于改善疏浚装舱过程中细粉砂的沉积效果,节省装舱时间,减少溢流损失。  相似文献   

10.
邹炳生  王召兵 《水运工程》2002,(8):54-57,62
本文根据短廊道输水消能机理,结合工程经验及输水模型试验,探讨短廊道输水双层格栅消能设计中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双桩浮式消能设施的结构型式及特点,船舶靠泊吸能原理、适用范围以及设计要点等,可供大吨位浮码头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针对螺山船闸原设计方案中的消能措施(消力池、消能工)布置作了局部修改与调整,试验成果较好地满足了“船部规范”中的规定,为修改设计4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船闸设计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三溪口船闸设计水力指标较高,闸室为非标准闸室,输水系统布置受限制因素较多,采用集中输水系统的难度较大。分析了不同消能方式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船闸的格栅帷墙消能室与消力池相结合的消能布置形式,计算了输水系统各部位的尺寸及具体布置;通过1∶20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输水水力特性、闸室流速分布、闸室船舶停泊条件、廊道压力特性以及进出水口水流条件,并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确定了充、泄水阀门开启方式、闸室镇静段长度及下闸首消能室内的挑流坎尺寸。提出的输水系统布置及消能工形式较好地适应了三溪口船闸的工程特点,解决了相关输水系统布置难题,试验成果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邬义雄 《珠江水运》2014,(23):76-77
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对工程有着重要意义,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蚀,因此,应对底板等关键部位大范围浇筑环氧砂浆和环氧细石混凝土。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水电站中表孔及消力池过流面大范围检修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种新型双层开孔斜挡板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问题,研究挡板开孔率和挡板倾斜角度对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得出其反射和透射系数、波能分布和堤后波幅频谱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斜挡板开孔率越大,防波堤透射系数也越大,但在试验范围内,透射系数均小于0. 5;该类型防波堤对波浪有较好的消能性,对较长周期波以反射为主,较短周期波以消浪室消能为主,整体透射系数较短周期波略大;防波堤设计斜挡板比平挡板透射系数小,具有更好的消浪性能,最小透浪仅为后者的39%。  相似文献   

16.
倒口出流消能技术在船闸集中输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闸集中输水系统中,采用倒口出流消能技术,不但可免设镇静段,而且能明显提高船舶过闸泊稳条件等水力指标,最大设计水头已突破13m,至今已有四座船闸采用倒口消能技术。  相似文献   

17.
京杭运河二线船闸输水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华兴  曹玉芬  迟杰 《水道港口》2002,23(3):138-142,149
借助京杭运河微山二线船闸的设计与试验 ,结合京杭运河上其他船闸的研究成果 ,对输水设计、运转中的共性问题 ,及其格栅消能型式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船闸侧墙廊道闸室明沟消能工布置及消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闸室内船舶所受系缆力大小及停泊安全。利用局部模型,在恒定流情况下,对侧墙廊道闸室内布置单明沟机加槛、双明沟及三明沟消能工充水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和比较各明沟形式的剩余比能、动能及流场分布,综合评判各形式明沟消能工的消能特性,并在整体模型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明沟形式比较,三明沟布置消能效果最优。双明沟消能形式较单明沟消能水体增大较多,消能工布置灵活,消能空间大,水流分布亦较单明沟更为均匀,在减小闸室内横向水流对船舶作用力方面较单明沟形式优越。因此,综合比较,双明沟消能效果较单明沟要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延续林蔚等~([1])针对直立活动折叶板开孔式结构物的消波特性做进一步探讨,并以水工模型实验方式比较不同长度单消波室的消波能力,发现适当的折叶板配重,可以让消波室内外波动达到同步而提升其消波效果,但是消波室长度也可能造成舱内的水体振荡与相位变化,而有较大的反射率。综合检讨后,获致结论为消能结构物的消波机制系由开孔岸壁及消波室的消波功能与排水机能所共同组成,消波室长度不一定能消减波能反而激活振荡。如能分项加强其消波工,应可有效提升消波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嘉绍大桥主墩的防撞设计为背景,比较了浮式消能防撞钢套箱和固定式消能防撞钢套箱2种桥墩防船撞方案。由于固定式套箱方案具有自身强度好、适应恶劣水文条件能力强、阻水面积小、防撞效果好和经济实用等特点,最后选作嘉绍大桥最佳防船撞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桥墩设计防撞方案进行了防撞性能分析,验证了防撞设施的有效性,为类似工程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