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业以太网在列车网络中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轶  胡鹏飞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1):40-42,45
介绍了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列车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此提出了应用时的以太网车辆设备接入方案,并基于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设计了以太网网络接口.该接口已在实验模拟的车辆设备中得到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国内地铁列车网络主要采用的MVB总线型架构,该架构由于其传输速率低等局限性,已无法满足列车网络的发展需求.以太网以其通信速率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在各领域得到迅猛发展.文章通过阐述以太网在国内地铁列车上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以太网与MVB双网冗余方案、以太网为主的以太网和MVB双冗余方案、纯以太网控车方案,指出各方...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以太网作为列车通信网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了以太网在16辆长编组动车视频娱乐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测试结果,证明了以太网作为列车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射频识别技术,语音技术和以太网技术,采用高速8 bit单片机ATmega32L微控制器和W5100以太网芯片设计了一种带刷卡功能的以太网通讯系统.详细的设计了以太网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软件编程思想,重点介绍了以太网通信模块驱动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它逐渐进入宽带IP接入网,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就以太网用于宽带接入网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监控系统与被控站通信网以及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中,实施光纤以太网替代传统串口总线通信方案能显著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该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有效发挥了光纤以太网的优势,明显提高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对传统区间自动闭塞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计算机技术和嵌入式Internet技术应用于区间联锁监控系统中.通过采用SX52bd为核心微处理器的网路接口单元,将现场设备(发送、接收设备)与以太网互联,从而实现基于以太网的区间联锁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是列车上信息交互的关键设施,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以太网总线技术是相对较新的列车通信网络,它具有带宽大、组件灵活及成本低等优点.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以太网控车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以太网控车的重联方式、位置映射,以及重联信号的判定,通过拓扑协议实现了列车的结构拓扑和信息共享,使得以太网控车技术更加快速、...  相似文献   

9.
杨鹏 《机车电传动》2022,(1):120-126
交换机作为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数据汇聚和存储转发的节点,是列车网络通信和控制的核心设备.通过分析基于列车通信网络拓扑和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诊断应用需求,总结以太网列车骨干网(ETB)和以太网编组网(ECN)交换机应提供的服务,提出了一种可覆盖ETB交换机和ECN交换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功能与...  相似文献   

10.
列车以太网一致性测试技术是保障列车以太网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文中在研究动车组以太网相关测试规范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太网测试的试验项点,设计了动车组以太网测试试验台,可对以太网物理层信号特征进行测试。在实际测试工作中证明了该设备可对被测设备的多项以太网参数指标实现测量、鉴别、和评判,提升了以太网通信测试能力和列车以太网系统集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络开始由单一为列车运行服务逐渐转变为列车运行及办公自动化等大数据量传输的网络化服务。介绍了弹性分组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与其他宽带技术进行比较。对弹性分组环技术在轨道交通传输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弹性分组环技术集成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以及光纤环网的高带宽效率和可靠性,将成为轨道交通传输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工业以太网在动车组列车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列车网络拓扑结构,并采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以太网用于动车组列车网络系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实时以太网用于车载网络有其特有的优势,文章依据地铁列车通信网络典型结构,通过对PROFINET实时以太网协议特征、传输时延分析研究、理论计算和仿真实验,论证实时以太网络作为下一代地铁列车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列车以太网互联通信网络的寻址方案定义的必要性,结合UIC 556小册子提到的面向功能寻址的方法,从开放系统互联的不同层次上进行寻址方案讨论,给出了类似于互联网中的统一资源标志符方法(IPT-URI)进行列车以太互联网的逻辑功能寻址,对列车、基本运转编组单元、车辆等不同域上分配了相应的专用网段及IP地址方法,最后介绍了动态逻辑功能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以太网具有交换快速、配置简单的特点,所以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在城域网和城域骨干网中。但广播域的分离、MAC地址表项过多及用户安全性等问题,是交换网络中的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即MAC-in-MAC技术,同时将它与已有的城域以太网技术VLAN技术和Q-in-Q技术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2种实际网络中MAC-in-MAC技术的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TCN)难以满足下一代列车通信网络的带宽需求,提出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TCN解决方案,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栈模型。在满足网络强实时性方面,进行了相关改进。然后通过VxWorks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论是这种新方案在较大提高网络带宽的同时,能保证网络的确定性和实时性,能很好地满足传统TCN网络传输数据的要求,证明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列车通信网络代替TCN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唐包线红外线、牵引、电力等传输以太网汇聚业务主用或备用通道出现过几次全部中断的故障,用户侧没有相应的排查、定位及恢复手段,需通过传输网和数据网定位故障点,对维护人员业务水平要求高,网管操作复杂,排查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危及铁路行车业务正常应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优化传输以太网汇聚业务组网结构,可防...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控制总线技术应用较多,但各类技术之间差别很大。本文从应用的角度简介和分析这些技术,并对其应用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以太网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控制总线领域内的趋势和特点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运用于微机监测系统中的网络互联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上层以太网与现场CAN总线网的互联,方便了管理监控层的监测机(以太网)与车站现场的执行机(CAN总线网)之间的信息交换。文中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网关模块的硬件设计原理,给出了软件设计步骤和主要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