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坡向数据为例,分析了方向性地形数据的特征,阐述了平均值、标准差的统计机理和方法,定义了坡向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并利用VB实现了基于格网数据的统计分析。实例表明,方向性地形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这类统计特征的计算依据传统的统计方法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OpenGL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penGL基本概念、数字地面模型和构网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目前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建模的方法以及基于OpenGL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对投影变换和纹理映射和绘制虚拟场景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模拟,实现了通过键盘控制人机交互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对OpenGL基本概念、数字地面模型和构网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目前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建模的方法以及基于OpenGL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基本步骤,对投影变换和纹理映射和绘制虚拟场景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模拟,实现了通过键盘控制人机交互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Supermap软件作为开发平台,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和组件开发方式,建立三维地形动态显示及土方量计算系统.介绍了构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采用三层架构体系,实现了三维地形建模、显示、浏览、空间分析和工程土方量计算等功能.该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广州花都区高新科技及物流产业基地的建设方面,能够直观显示产业基地的三维场景,对于该基地的前期场地平整和土地利用规划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View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View平台上处理地形数据,产生等高线图形,建立了铁路地形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开发了可视化用户界面.本系统实现了铁路地理信息的图文显示与地物场景的三维仿真,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输出详细的地理信息,模拟逼真,信息查询方便.这说明利用ArcView开发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是可行的,适用于铁路的优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分析偏压及沟谷地形条件下黄土隧道力学特性,选取典型偏压及沟谷地形条件下的隧道段,结合现场搜集的地形资料,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模拟隧道在该地形条件下的初期支护应力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IDL是进行三维数据可视化显示、分析及应用开发的理想工具.研究了三维地形建模的原理、相关技术及用IDL实现三维可视化的方法和流程,并基于ENVI+IDL研究开发了遥感三维地形可视化功能模块.该模块依据在研的工程地质遥感解译软件系统的要求,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放缩、平移、旋转、漫游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OpenGL地形地物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利用PC机平台,使用Visual StudioC 为开发工真,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图形应用库OpenGL为基础,提出了实现地形地物三维的可视化的一种途径,并给出了基本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面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确定地形构造线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形构造线的物理特性出发,应用分析力学的原理,给出了地形构造线的主耍特征;探 讨了过去在确定地形构造线时所采用的纵横断面法,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方法的方案。同 时,提出了一种利用落水矢量提取地形构造线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确 定区域地形的分水线和合水线,而且还可用于提取某些特定的地形构造线。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示范工程。本设计坚持最小破坏、最大保护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和环保的要求,合理选线,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取、弃土场避让基本农田及林地核心区域,农田段尽可能"以桥代路",着力实现"零弃方、少借方",对取、弃土场进行复垦设计,实现节约用地、高效利用沿线土地。沥青面层利用道路沿线分布的花岗岩石材,减少了运距,践行低碳环保设计理念。设计中通过防渗处理、封闭设计、净化路面径流和避免破坏当地植被等手段实现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山区公路设计应重视地质勘察工作,提出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了目前在山区公路设计阶段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点测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振华  孙伟 《北方交通》2010,(2):101-102
简述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介绍了三种地质雷达的采集方式,结合地质雷达点测在隧道超前预报实例中的应用,说明了点测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useofhighspeedinwire-drawingprocesstomeetthedemandsforincreasedPfOductivityhasagrCateffectontheheatgeneratedduetoplasticdeformationandfrictionbetweenthewireanddrawingtools.MostofmechanicalenergyconvertstoheatandresultsintemperatUrerisesofhundredsofdegrees.Therisetemperaturerisesgreatlyaffectionlubricationconditions,toollife,andproPotiesoffinialproduct.Energysavinginwire-drawingbecameanimportantissueinacompetitivemarket.Inordertoachieveminimumenergyconsumption,wecansetupamathe…  相似文献   

14.
蔡斌 《交通标准化》2014,(18):113-115
根据不同阶段采集的资料以及互通立交的地形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各自的优缺点,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施工图方案,以达到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营运期间安全隐患、节约养护成本以及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GPS是一种全天候的、高精度的连续定位系统.文中扼要地说明了它在工程测量和海洋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furtheropening,competitions in market are intensive.The margin between the material cost and price ofproducts becomes small,which compels companiesto pursue higher rate of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The rate of productivity has been improvedthrough high pressing automation,but in order toget satisfactory quality of products under distur-bances,on- line measurement,identification,pre-diction and on- line control must be realized. Intel-ligentcont…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场围岩实际情况,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及监控量测数据,总结出斜井快速进入正洞的挑顶、支护等施工经验,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隧址区域构造定性分析和水压致裂法定量量测,分析明堂山隧道地应力分布和大小,依据目前常用高地应力判别方法,判定隧址区场地为低~一般应力区,为隧道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元宝山隧道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及地质的复杂性,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控量测,通过比选已有的预报方法和监控内容,选用经济合理的地质预报技术和监控量测手段,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险情预警,确保了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同类工程的安全控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高速公路大桥墩基础的沉降,现场进行桥梁结构的外观质量检查、无损检测、线形测量及地质勘察等工作。检测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基础地质条件差是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桥梁养护、维修及加固建议。本研究可为现有桥梁的维修和加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