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分析汽车护板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详细介绍了以UG注塑模为基础的三维设计方法,并通过数控加工对注塑模具的三维制造过程进行了阐述。设计和制造三维注塑模,可以有效地改进模具的设计和生产效率,缩短模具研制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卡车舒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除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卡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针对某款车型门护板和边界结构,设计了注塑成型的门护板除霜风道。通过CFD分析验证除霜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道结构优化。为后续门护板除霜风道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汽车用塑料件常见的成型加工方法有注塑(或称注射)成型、吹塑成型、反应注射成型和团状,片状模塑料(BMC/SMC)等。包括汽车保险杠,仪表板和车门内护板在内的大部分大型塑料件普遍采用注塑成型工艺,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可成型形状比较复杂的产品、生产效率较高、制品刚性好等;缺点是要求制品原材料熔融后的流动性好、小批量生产成本高。目前,国内汽车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及其涂装有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由专业的塑料零部件生产企业在自己的注塑/涂装车间完成汽车塑料件的注塑成型、总成件装配和涂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防护板系统安装技术方案,防护板安装在行车方向的前、左、右三个方向,成三面结构,对光电设备进行防护,主要用途为在特殊环境下或者突发状况中对设备进行及时的防护。防护板系统由固定防护板、活动防护板、铰链、电动推杆、配电系统及附件等组成,固定防护板安装在舱体顶板上,不可动,对设备下部进行防护。活动防护板安装在固定防护板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活动防护板下部安装有电动推杆,在非工作状态时,呈水平状态,当需要防护时,通过配电系统使电动推杆动作,在1.5秒内将活动防护板推到垂直状态,起到对光电设备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乘用车车门护板侧冲击的试验方法,同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通过车门护板腰部侧冲击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车门护板侧冲击仿真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能够指导车门护板在汽车侧面碰撞试验中的改进方向;运用车门护板侧冲击仿真分析方法,优化了某车型的车门护板腰部冲击区域的设计,使之满足车门护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汽车发动机护板为分析对象,采用CATIA软件建立汽车护板模型;以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Works为平台,对护板进行模态分析,并应用Opti Struct软件对护板进行形貌优化,选择1阶频率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并满足护板刚度和强度的约束条件。根据优化的分析结果,将其与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布置下护板加强筋,并对优化方案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发动机护板的1阶频率提高了29.96%,优化效果良好,避开了发动机的激振频率,为发动机护板设计加强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侧面碰撞试验中出现的门护板破裂情况进行分析,将整车侧面碰撞时车门内钣金的变形简化,建立了一种可以再现整车侧面碰撞时门护板破裂的试验方法。对汽车门护板总成进行侧面碰撞CAE分析,并依据此方法进行了实际的门护板试验,其结果显示的破裂与整车试验中出现的门护板破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门护板试验方法易于实现,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为减小门护板在侧面碰撞中出现破裂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验证门护板在侧面碰撞中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依据富康轿车门护板衬板的定义及性能要求,分析进口衬板的特点,在国内外木质纤维板模压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东风汽车公司自身技术优势,研究、开发出一种轿车门护板衬板用新型木质纤维材料,实现了衬板国产化,国产的模压成型件衬板质量优一地进口衬板,填补了国内木质纤维板一次模压成型技术之空白。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户痛点、品牌调性、品牌溢价三方面介绍了开发整车专属气味的必要性,以某研发车为例,介绍了某研发车的定位、目标人群,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确定了专属气味的种类即薄荷味,通过气味带入与植入两种方式进行验证,经过迭代,确定最终方案为将香精微胶囊植入到B柱下护板中,对植入香精微胶囊的B柱下护板进行香味持久性试验与物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味植入技术在满足B柱下护板物性要求的同时可以长期有效改变车内刺激性气味,使顾客气味感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某种粘土纳米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并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利用已有的轻型车门护板模具,采用该材料进行了产品成型工艺试验,并对门护板制品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生产的门护板产品性能满足轻型车门护板的使用要求,而且由于新材料中填料填充量小、密度低,有利于实现汽车零件轻量化。  相似文献   

11.
底护板用材质种类繁多,树脂、增强材料和添加材料的品种及含量不同,都会使材料的性能和成型工艺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以达到使底护板性能最优、价格合理的目的。介绍了乘用车底护板的材料及生产工艺,对长玻纤、玻纤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等几种材质底护板的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资源情况等进行了综合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双色注塑成型的工艺原理和特点,着重探讨在双色注塑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断面的设计、模具本身的清洁度以及温度,以避免模具开裂问题的发生。最后对双色注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双色注塑应与其它注塑技术结合,向多色、多材质注塑成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车门内护板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门内板是车门的主要零件。车门内护板通过塑料卡扣或者塑料卡扣与螺钉组合的方式安装在车门内板上。车门内护板周边压在车门内板面上。不同汽车企业的设计概念与侧重点不同,车门内护板与车门内板的配合形式也各有不同。根据车门内护板周边是否有翻边、车门内板型面是否有沉台特征、以及二者形成的间隙形式,可以将车门内护板与车门内板组合成几种常见的配合形式。文章主要对二者常用的配合形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概括分析各种形式的优点及缺点,为设计工程师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圣万提公司推出其全新的专利产品eGate——高性能电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具有突破性技术能力的eGate采用针阀式热流道注塑,精确控制每个阀针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行程。类似多点注塑、复合材料注塑、顺序注塑和美学标准部件表面注塑这些特殊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CAE技术在注塑开发过程中的运用越来越成熟。人们通过在产品及模具设计前期对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仿真,提前预判制品可能存在的缺陷,不但减少了开发成本,而且缩短了开发周期,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对注塑工艺开发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随着塑料制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塑料已经代替金属和木材等其它材料,尤其在汽车行业。在塑料制品多种常见问题当中,翘曲变形问题一直都是很受关注的问题,指的是塑料制品的形状  相似文献   

16.
运用Fluent和Rad Therm软件对整车热性能进行计算,一方面与试验数据相比,得到了安装底护板与否对车辆底盘零件热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计算对底护板形状进行了优化,改善了底盘的空气流动性,使底盘零件不超过材料的耐温限值。结果表明,发动机底护板优化后,不仅保护了发动机轮带系统、油底壳和变速器,同时也满足了底盘零件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CAE分析软件针对轿车塑料件的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制品的三维几何模型,根据现生产用材料和设备,分别进行了注塑过程和注塑参数优化分析。找出了现生产中制品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塑料CAE模拟分析技术在汽车塑料产品结构优化、模具设计和制品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注塑模内镶嵌是目前汽车内饰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技术,不但能使注塑产品多样化,而且还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环保性,此工艺生产过程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将镶嵌的金属件及织物利用自动化装置精确地挂到注塑模具内并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描述了三种不同材质镶嵌物的注塑自动化生产装置,应用中实现了镶嵌件自动化的抓取、针孔镶嵌、成品抓取等功能,成功辅助了镶嵌注塑工艺的批量生产。未来将完成镶嵌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的结合,实现镶嵌注塑生产单元的智能化打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常见汽车门护板拉手盒位置的固定方式进行了探讨,目前很多车型汽车门护板拉手盒的固定设计是通过通用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强度和固定要求,能够满足固定刚度要求,但是存在零件多,固定点多,零件成本高,重量高等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既能降低整车成本,又能够减少整车重量的门护板固定设计方案,可以在满足固定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单车成本和整车重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常见汽车门护板拉手盒设计中存在的舒适性问题进行探讨,目前汽车门护板拉手盒的设计很多仅仅局限于能够满足关门时的使用要求,存在使用时人手的保持力大,手持拉手盒时不舒适的问题,文章基于人机工程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合人机工程的拉手盒设计,可以很好地提升汽车门护板拉手盒的使用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