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故障现象:在办理好下行Ⅰ股道的接车进路,下行进站信号开放后,又办理上行(6‰下坡道端,设有坡道延续进路电路)Ⅰ股道的接车进路,进路不能排出,取消此进路,再办理下行Ⅰ股道的发车进路.此时,使已开放的下行进站信号关闭、坡道照查表示灯PZBD点亮(其余股道也有同样的现象,属坡道电路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TB/T 3027—2002)规定: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换算坡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须在接车进路末端设置延续进路。当接车进路末端设有安全线或隔开设备时,延续进路开向安全线或隔开设备;当接车进路末端无安全线或隔开设备时,延续进路开向正线。我国高速铁路目前有部分车站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换算坡超过6‰下坡,按照规定,须在接车进路末端设置延续进路。设置延续进路,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各种情况下车站的通过能力。本文系统分析计算了各种情况下延续进路对车站到到间隔、到通间隔、到发间隔、发到间隔的影响。研究结论:(1)延续进路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影响较大,车站到达间隔将增加2.3 min以上,车站到通间隔也增加2.3 min以上;(2)设置安全线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高速铁路设置安全线不必要;(3)该研究成果对于高速铁路车站设计、能力计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传统处理KZ/KF电源和JZ/JF电源混电故障的方法效果不佳。若在KZ/KF电源和JZ/JF电源发生混电故障时,在供电相对独立的KZ/KF电源和JZ/JF电源间附加一个交流24伏电源,使这个电源通过混电的故障点在KZ/KF电源和JZ/JF电源的供电线路间形成一个回路,从而点亮该回路中相关联的表示灯,再通过查找该表示灯点灯回路,就能达到快速找到故障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27日7:58~8:28,长庄站在排列下行5道接车进路时,13/15道岔不能反位.单操试验时,控制台K2段KZ熔断器熔断,故障性质由简单转为复杂.  相似文献   

5.
陇海线宝鸡至天水段自动闭塞工程于2003年12月开通使用,采用的是四线制方向电路。2005年在使用中曾出现过这种现象:“值班员在同一咽喉办理上行发车进路的同时,又办理了下行接车进路,或从进站口向站内方向调车电路,则发车按钮继电器FAJ吸起,X口下行接车方向错误改为上行发车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范围内进站方向为下坡道时,如果其平均换算坡度大于或等于6‰,应设计接车进路的延续进路,以防止列车进站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停车而越过对方咽喉出站信号机.延续进路的技术条件要求其应与接车进路同时实现进路锁闭和接近锁闭,正常情况下列车进入股道3 min后,延续进路才能解锁.若延续进路为发车口,可以按压延续进路始端按钮,检查区间条件后,可开放出站信号机,此时的延续进路就是发车进路.  相似文献   

7.
1 现象 单线区段接车进路的延续进路转为发车进路时,进站信号机关闭. 以图1所示的某站为例,在S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范围内,进站方向为超过0.6%下坡道.  相似文献   

8.
在6502电路的应用中,发现6‰下坡道接车延续进路的标准图与实际运用之间有一些矛盾. 1.正线有下坡道,办理通过进路,只能开放进站信号,出站信号不能开放,原因是正线KXJ不能吸起.经研究后决定,增设1个用于开放信号的TKXJ,可用XⅢFKJ的第5组接点,沟通TKXJ电路.故在XⅢLAJ带动电路中将XⅢFKJ的第5组接点前移,即XⅢFKJ-51接KZ,如图1所示.TKXJ接点加入KXJ电路中,这样就顺利开放通过信号了.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列车在正线试运营时,由于紧急停车按钮故障导致列车紧急制动无法缓解。从紧急停车按钮故障的影响入手,结合紧急停车按钮在列车中所起的作用及原理,通过对重点案例的分析,提出列车在正线运营时紧急制动按钮故障的处理措施及建议,以避免同类故障造成的影响扩大化。  相似文献   

10.
在排列进路后,若又立即取消所排的进路,进路中没有来得及转换到位的道岔会立即停止转换,停在四开状态。处理中发现这是个混电故障,锁闭封连采集电路中的KF没有完全隔离,混入KF15V电压到DGJ上,造成1DQJ的自闭磁场受到削弱,自闭电路无法保持,道岔提前停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宝中线地处西北山区,多数车站均存在超过6‰的坡道,上下行列车进路均设延续进路,彭阳车站就是其中之一。在运用中因延续进路电路存在缺陷,时常发生继电器错误动作情况。彭阳站场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站值班员办理进路时发现:当排列X行Ⅱ道接车进路时,  相似文献   

12.
1故障现象广铁集团管内某站近期发生一例故障:当排列下行4道X4至SF信号机发车进路时(如图1),原处在定位状态的双动2/4#道岔之一的2#道岔转至反位,4#道岔仍在定位,2/4#道岔失表示,信号无法开放,同时2/4#道岔被单锁。对2/4#道岔实施单解后,通过单操方式分别将道岔操至定位或反位,2/4#道岔却能正常转换至定位或反位,且能给出表示。2故障判断和查找对2/4#道岔进行定、反位单操试验,发现均能根据单操指令,按规定转至定位或反位,且能给出相应定、反位表示,未发现道岔有异状。将2/4#道岔单操至定位后,排列一条D2至D8调车进路,发现故障现象与排列下行4道X4信号机至SF信号机发车进路时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层地铁车辆基地(车辆场/段)存在调车作业进路坡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借鉴国铁"6‰接车进路设置延续进路"的理念,对调车进路进行防护,以防止车辆冒进信号。结合大连地铁2号线张前路双层地铁车辆段实例,通过合理的信号设备布置,解决调车作业进路坡度较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满足运营中对出段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中,电源的作用十分重要。电源混线是一个重要安全隐患,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电源混线会演变成电源短路,造成信号联锁关系失效,危及行车效率和安全。下面分析JD-IA型计算机联锁KZ、KF直流电源和024Z、024F电源混线故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京沪高铁调度集中(CTC)系统的实际运用,根据线路情况和用户需求,在进路自触轮询频率、接车进路自触时机、发车进路分段办理、场联进路自触、无线进路预告、车次号自动变换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了CTC系统自动排路的效率和高密度长大线路的适应性.同时,根据铁路智能化发展需求,对京沪高铁调度集中系统在运行图智能调整、与牵引供电...  相似文献   

16.
因站内电源屏KZ电源瞬间断电,造成中间出岔股道的电码化电路出现了不发码故障,通过对该故障具体情况的原因分析,发现其原因是继电器的动作时机不对.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2条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1 故障现象 济宁一巨野间Ⅺ1和Ⅺ2载波机导频中断,远供电源电压由正常时的250 V降到110 V(定流供电).选无人机遥测电平:A-B方向只能测量到7#无人站的电平,B-A方向完全测不到.济宁一巨野有人站间线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本修改单经铁道部科学技术司于 2002年12月4日科技技函[2002」132号批准,自批准之日起实施。TB/T3022-2001《TD系列单元控制台技术条件》 第1号修改单一.标准中4.11.3改为:4.11.3 进路按钮行程为2.8mm±0.4mm;其它功能按钮行程为3.5mm±0.6mm。二.标准中4.11.4改为:4.11.4 接点接触电阻均不大于50 mΩ。经电寿命试验后,接点接触电阻均不大于200 mΩ。三.标准中4.11.6 改为:4.11.6 在阻性负载、电源电压值24V、电流为1A,操作频率为20次/min,进路按钮操作力为1.6N的条件下,电寿命应大于50万次;其它功能按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带有中间出岔的股道闭环电码化电路,存在当办理至该股道的下行(上行)接车进路,列车顺序占用各区段,经机车摘挂作业后,再次办理该股道的上行(下行)发车进路时,中间出岔股道的3个区段的QMJ无法正常励磁,造成发码通道被切断,机车信号收不到码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电路修改方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郑家屯站上行咽喉为两方向接发车口(见图1),ⅣG为平齐方向正线,ⅢG为大郑方向正线,当办理平齐上行ⅢG接车,大郑下行ⅣG接车及ⅢG变通进路接车时,机车压入股道后,收不到HU码,造成列车自动停车,超速防护设备失去作用.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