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燕 《中国船检》2011,(9):19-19
未来十年,全国内河船舶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应由鼓励淘汰拆解落后船型转为大力推进标准船舶建设,按照现有运输船舶更新改造、新建标准船舶和新建示范标准船三方面来考虑。对"现有运输船舶"开展简统选优工作,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袁萍 《珠江水运》2004,(9):49-51
标准船型的绿色船舶在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本文从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建造内河标准化船舶对内河航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使船舶大型化发展符合水路运输实际需要,介绍欧洲内河船舶运输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内河船舶大型化发展现状,探讨影响船舶大型化发展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包括船舶最佳经济运营吨位、船舶吨位大小与港口作业效率的匹配关系、船舶吨位与航道规划的关系、船舶大型化与企业联盟的协同发展关系。船舶大型化是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的必由之路,合理权衡大吨位船舶发展及其对业态的影响,方能彰显出内河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陈春芳  王明志 《水运管理》2011,33(1):11-13,24
为更好地发展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分析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推进内河船舶运力建设的建议:将率先推进长三角地区船舶标准化纳入国家内河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筹集内河船型标准化引导资金,加快船舶更新改造和淘汰老旧船舶;研究实施积极的船舶建造投融资政策;调整船舶折旧年限,加快船舶更新改造;支持内河标准化船型研发;建立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及船舶工业联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船舶的大型化和标准化可有效提高航道和通航设施的利用率和通过能力。引入单吨面积综合反映内河船舶的吨位和平面尺度,采用船舶尺度标准化系数衡量船舶尺度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们作为反映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的衡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郁鹏飞 《中国水运》2014,(10):25-26
文中对近5年来长江江苏段到港内河船舶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内河船舶大型化的特征,分析了内河船舶大型化带来的影响,预测了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并从节能减排、安全监管等方面对内河船舶的大型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的《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开展为期三年的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交通建设和航运可持续发展。重点任务是强化船舶污染源头管理,创新监管方式。方案提出建立内河船舶安全和防污染信用机制、基于风险的选船机制,试行船舶污染举报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8.
内河航道定级与船舶大型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东华  陈虹  陈越 《水运工程》2011,(11):184-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运能大、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污染少的内河航运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外,内河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小吨位船舶的运能及经济性劣势迫使其快速 淘汰,不少地区早年的航道定级已然不适应内河航运的发展需求。若城市的开发建设按不合理的航道定级标准进行规划控制,将极大地限制内河航运的发展,并对船舶的航行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定级调整的若干设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信息服务平台近日正式上线运行。今后,公众可通过该平台,免费了解和掌握航行于我国沿海和内河水域船舶的实时动态数据。AIS由陆基岸台和船载电台构成,在船—船、船—岸之间采集和交换船舶实时位置、航向、航速等船舶航行动态信息,船舶尺度、所载货物等船舶静态信息和相关的安全信息。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介绍,AIS平台可提供我国及全球部分水域的船舶交通实况的综合服务。按照国际公约及相关标准要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已在我国建设了402座AIS岸基台站,覆盖全国沿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推动内河绿色船舶规范落实,弥补内河绿色船舶测试体系的缺乏,基于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20)提出了内河绿色船舶测试指标,并将测试方法分为设计类指标测试和测试类指标测试,对应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流程与测试内容。针对内河绿色船舶测试结果的评估给予建议,认为可以分四部分作为衡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船舶状态、授标预估、设备功能以及经济性,以期为内河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测试方法,丰富内河绿色船舶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对港口的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以及未来的经济和航运发展趋势来看,现在的港口并没有做好接靠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准备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集装箱船舶经历了7代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约400TEU型船发展至今天的1.9万TEU型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推动集装箱大型化的发展,一是经济全球化以及班轮公司对国际贸易及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乐观预期,二是船舶大型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起到推动的作用。但是,全球经济动荡萎靡、运力供需不平衡、港口泊位接纳条件限制、边际成本下降等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我国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以京杭运河干散货船为例,对船型标准和系列实船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得到船舶总长、总宽和设计吃水的经验公式,确立不同五年规划下的船型各尺度标准化指标。同时,为提高内河船舶的航道通航适应性,探寻内河船型与航道发展的优质平衡点,基于通航标准探讨船型各尺度与航道弯曲半径、直线段双线底宽及通航水深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关系,最终明确大宽浅船型的发展方向,为船型标准研究、运力结构优化、行业政策制定及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构筑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的航运安全体系,推进内河航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事主管机关对内河安全风险防控与监管体系、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设置内河船舶抗风等级是关乎内河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对于目前相关规定杂多、不够统一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对各省法规、规章以及香港有关规定的梳理,对典型船舶进行研究,分析在《内河条例》中增设船舶抗风等级要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内河航运的特点和电力推进技术适用于内河船舶的原因,介绍了电力推进应用于小型内河船舶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成功应用案例,并对其国产化现状做出分析,指出LNG发动机匹配电力推进方式和纯电动船会是未来小型内河船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析国内外船舶动力系统绿色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动力系统集成的优势和必要性。针对柴电混合动力、基于变速发电和直流组网电力推进动力、低噪声动力及基于总能利用的柴油机动力,阐述国内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及实船应用情况,展望绿色动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绿色船舶动力系统的集成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7月9日~11日,第十二届全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造船工程学会与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武汉、江西、福建、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深圳等十五个省(区)、市造船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主持此次会议,来自造船界、水运界、相关高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会议旨在探讨内河船舶与航运的技术和政策,推动绿色环保和船型标准化工作,促进内河绿色造船与安全航运的发展,努力打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河智能航运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将内河船舶下层现场总线的数据与以太网进行有效的信息交互。文章从CAN总线与以太网通信的特点出发,设计出一种用于内河船舶嵌入式网关,实现CAN总线与以太网之间的无障碍数据通信,构成船舶运行与货物状态信息网络,为内河船岸信息交互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已建跨河桥梁设计航道等级普遍偏低,船舶大型化发展日趋明显,虽然船舶大型化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导致超航道等级船舶通过桥区水域安全风险增加。从船舶综合安全评估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船撞桥的安全风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AASHTO模型获得了船撞桥概率,分析了船舶结构损坏程度和倾覆力矩,评估了船舶翻沉和桥梁倒塌的风险灾害水平。  相似文献   

19.
珠江水系运输船舶的现状及船型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船的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是水运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标准化是政府宏观调控水运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航运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船舶标准化、系列化体系,并运用行政、法律、技术与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不断提高船舶技术水平。我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的启动,对珠江水系船舶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内河船模试验数据对船舶有效功率估算方法艾尔法进行修正,应用图谱回归公式计算螺旋桨推进功率,考虑船机桨匹配进行珠江、闽江船舶航速预报,通过实船试验对航速预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报结果符合工程精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用于珠江、闽江现有船舶标准化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