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防波堤水域船舶失控漂移模型,设定防波堤工程所在海域的自然条件、防波堤口门有效宽度、进出港口船舶尺度等参数。通过设定船舶在防波堤口门外失控点至防波堤口门的距离,计算船舶在偏航、风、流共同作用下从失控点开始至防波堤口门的横向漂移量,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船舶是否有与防波堤发生碰撞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来港船舶急剧增加,船舶燃料需求也随之增长,本文采用了SPSS软件构建了连云港港船舶燃料需求预测模型,预测了连云港港船舶燃料需求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连云港港和田湾核电站海域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连云港港口扩建(旗台港区3.5 km规划)方案对田湾核电站已建取排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取排水明渠口门附近岸滩的冲淤变化及取水口设计水深等深线的位移。针对连云港港扩建造成的影响,对田湾核电站取水工程2种措施方案(即取水明渠向东延长方案和取水明渠及拦沙防波堤同时向东延长方案)的泥沙冲淤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常用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校核。研究结果表明:(1)连云港港口扩建后,己建的田湾核电站取水明渠口门附近水域形成了泥沙淤积环境,滩面将会淤高,设计的取水口门水深等深线将会外移1402 m,核电站正常取水将会受到影响,必须采取工程措施;(2)取水明渠向外延长方案延伸段会发生明显淤积,取水明渠及拦沙防波堤同时向东延长1500 m可保证取水明渠口门设计水深,取水明渠内的泥沙淤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张国锋 《中国水运》2010,334(8):18-19
港内水域发生船舶失控极具危害性,容易造成航道堵塞、船舶碰撞等重大交通事故。本文主要通过对一年来XX港内发生的船舶失控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XX海事局开展的船舶主辅机集中检查情况,探索和研究了通过加强船舶监督检查,减少船舶在港发生失控事故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道港口》2019,(6):742-747
泥沙淤积是影响港口防波堤布置方案比选的重要因素,为评价港口泥沙的淤积程度,提出基于方法集的港口泥沙淤积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数值模拟得到港池航道淤积分布,基于港池和港内外航道中的泥沙淤积分布建立了评价指标集,然后分别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投影寻踪、TOPSIS法对连云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的3个大环抱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并使用Kendall-W和谐系数对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将满足一致性的评价方法构建方法集,再运用算术平均法、Borda法、Copeland法对单一评价的排序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根据事后一致性检验结果,选择最优组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连云港防波堤布置方案进行组合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我国类似港口的淤积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际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港口靠泊的船舶越来越多。以连云港港为例,目前,港口靠泊的船舶主要由外籍客货运输船舶、中国籍客货运输船舶及港口内部单位所有的消拖两用船、油船等作业船舶组成。2003年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约3?300万?t,靠泊船舶约1?000艘次,至2013年港口吞吐量达1.85亿?t,靠泊船舶在6?000艘次以上,在港船舶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是,2013年连云港有记录的船舶消防检查  相似文献   

7.
锦州港和营口港虽属于不封冻港,但每年冬季的流冰(Pack Ice)还是会对船舶特别是中小型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以下就锦州和营口两港的冬季冰况,包括:港口、航道和渤海湾北部冰况发生的时间,冰的性质和分布情况,冰况对船舶安全造成的威胁、船舶操纵带来的困难及靠离泊安全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港口的拦海大坝—西大堤的合拢,改变了连云港港内的流向和流速,对大型船舶的安全操纵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危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测关于内航道的不同地段不同潮时的流向流速情况,本文结合实践,摸索和总结了港口潮流对大型船舶操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靠离码头是船舶最为复杂、紧张的作业之一,正确、合理的运用驾驶台资源最为关键。文中以"G"轮在日本川崎港船艉撞上防波堤为例,介绍港口状况和事故发生的经过,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故链,并提出提高船舶靠离泊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连云港港口的跨越发展,到港的船舶越来越多,由于船舶类型不同,各港口的水域、水文气象、通航环境、码头特点不同,本文以吃水12米左右5万吨级重载货船为代表船型介绍在连云港航道航行与靠泊连云港11泊位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陈浩群  李武 《水运工程》2013,(10):83-88
连云港港是典型的淤泥质海岸,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需要探索新型的水工结构以适应复杂自然条件 下港口建设。因此,本文提出新型水工结构——桶式基础结构,研究该新型结构的特点和结构形式,论证其在徐圩防波堤 工程、徐圩港区岸壁工程、马腰港区工作船码头工程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具有充分发挥 淤泥质本身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功能,能很好地适用于连云港港的深水大港建设的需要,为连云港港未来的建设提供 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林耿豪 《珠江水运》2011,(Z2):58-59
大型重载船舶顺流靠泊广州南沙港,首先是利用南沙港的地理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船舶操纵技术和合理使用拖轮顺利靠泊;其次是为港口、船舶节省宝贵时间,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营运船舶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各艘到港船舶的船况各不相同,在引航员引航时经常发生被引船舶失控的情况,须采取应急拖带的方式进行抢险。1受力分析建立船舶运动坐标系(见图1)[1],根据船舶操纵运动方程可知,失控船舶在拖船拖带时的运动方程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推进,航运业蓬勃发展,在港口附近水域和航道上的往来船舶越来越密集和拥挤,发生的船舶失控险情逐年增多,对港口正常通航秩序和水域交通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海上应急保障的任务更加艰巨,应对处置各类海上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据统计,船舶失控事件中主机失控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连云港港徐圩港区西防波堤工程施工实例,从土工织物选取、加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土工织物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描述分析。该工程借鉴和创新了当前土工织物的先进加工和施工工艺,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为土工织物在港口工程中运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量快速增长,沿海各大港口吞吐量直线上升,船舶到港艘次日益增多。港口繁忙和港口资源(航道、锚地、码头等)相对匮乏,雷暴、浓雾、台风等特殊天气给船舶航行安全够成很大威胁,研究特殊条件下的船舶操纵势在必行。本文根据30多年从事引航工作的经验,结合船舶操纵理论,对特殊天气条件下船舶安全航行的方法进行了经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连云港旗台防波堤为研究背景,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建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旗台防波堤建成前后港区附近潮汐、潮流与悬移质含沙量的变化,以期为日后连云港港口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认为,旗台防波堤的建设完成后,港区内外潮汐特性基本不变;港区内潮流呈减弱趋势,防波堤口门处潮流增强,防波堤内侧港区形成明显的回流区域;港区外侧高含沙量水体向外海移动,港区内最大含沙量整体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港口船舶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指示精神,从2月24日起,连云港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对在港作业的船舶开展了全面细致的消防安全专项大检查。  相似文献   

19.
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是港口适航资源与适航水深应用技术的关键。以连云港港为例,通过对连云港港底质淤泥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分别开展了淤泥流变性试验、船舶模型阻力试验与层流-紊流流态转换理论分析,对于适航资源应用最重要的参数——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结果,并提出了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建立连云港港LNG码头选址涉及相关港区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对拟选址的LNG码头船舶进出可能产生的远期通航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与已有选址相关研究结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航道条件、选址与后方城市距离、通航影响等多要素,提出在现行通航规则和港口规划条件下的连云港港LNG码头推荐港址。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可为区域LNG码头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