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史云霞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7,28(4):261-264
随着国内外内河航运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各种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而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已开始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护岸结构型式,努力寻找既能保证功能要求同时又具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点的新型护岸型式,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形势。通过现场调查、网上搜集等多种方式对国内外内河航运发达的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和美国等)涌现出的新型护岸结构型式进行了调查搜集,对这些新型的内河航道护岸型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概括,进而总结了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型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史云霞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7,28(5):337-341
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护岸结构型式的选择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为了更好地评价护岸型式的优劣以便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在分析影响护岸优劣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江苏某内河航道的护岸结构型式选择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评价与选择过程,为增强决策的系统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内河航道生态护岸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近几年浙江省内河航道建设中采用的生态护岸型式,分析总结适合限制性航道的生态护岸形式并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艳 《水运管理》2013,(5):37-39
为了更好地适应内河航道整治建设的发展需求,优化内河航道护岸结构设计,论述现代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新型护岸结构设计的新原则和新思路,着重介绍几种新型护岸结构设计的型式及其应用,其应用结果表明柔性护岸结构更加符合目前的生态航道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5.
航道护岸工程不仅要满足强度、稳定、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还要考虑生物、环境和人的相互影响和协调。通过常规生态护岸及浙江省限制性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分析,阐述了直立式护岸作为断面的原因,本着"以人为本",建设美丽航道的思路,考虑了护岸的生态性及景观性,并结合游步道、亲水平台的布置,从而实现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在工程、生态、景观、亲水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任强 《中国水运》2013,(12):228-229
生态护岸技术具有生态、美观、环保的功能,是当前护岸发展的主流方向,文中分析了生态护岸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介绍了主要的生态护岸结构型式以及生态护岸技术在江苏省内河航道的应用情况,对我国建设以及治理内河航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护岸结构,往往过于重视岸坡稳固性、耐久性等,对护岸的环境影响方面缺乏考虑,由此造成不少护岸建设后河流水质变差、岸坡植物与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型生态护岸理念,其后具体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内河航道中的几种新型生态护岸结构型式,最后围绕芜申线航道护岸建设方案与效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新型生态护岸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型生态护岸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往往只片面强调岸坡的耐久性,较少考虑护岸与河道生态之间的关系,而如何在满足内河航道航运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护岸结构耐久性与生态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恢复河岸生机的目的,是近年来护岸建设和研究的一种趋势。文章介绍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中成功应用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为在内河航道中应用生态型护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信发 《中国水运》2007,5(10):14-15
内河航道整治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建设护岸并对墙前土方进行水下疏浚来达到航道等级标准,护岸工程质量优劣不仅在于护岸本身的砌筑量,更要在于护岸的地基处理,下面就护岸的地基处理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赵丽  范小晶 《水运工程》2017,(11):209-212
目前,维护疏浚已成为内河航道主要的养护方式之一。由于大多航道两岸的护岸建设年代久远,所以很难收集到完整的航道沿线护岸资料。为此,维护疏浚既要改善航道通航条件,又要保证航道沿线两岸岸坡稳定和建(构)筑物结构安全,成为维护疏浚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上海市2010—2017年已实施的近百条内河航道维护疏浚项目的工程经验,总结维护疏浚过程中岸坡稳定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1.
内河传统型护岸受其形式影响易阻断水气循环,产生对水质及亲水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若干典型河道段护岸工程对比,分析河道护岸的结构形式的异同点,并介绍了透空式沉箱、自嵌块、等新结构的生态护岸。可供内河航道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建造的浆砌块石护岸经过近二十年的运行和养护,其"勾缝脱落"、"空洞"、"坍塌"等质量通病尤为突出,消耗了大量的养护资金,亟待进行治理。传统的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块石护岸显然已不适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航道养护和建设过程中进行探寻、完善浆砌块石航道护岸质量通病治理方案,并提出新的适用航道养护和建设的护岸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3.
周跃 《中国水运》2010,(1):108-10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大型化和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内河航道的规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护岸结构形式的选择及高程的确定对航道工程投资、航道美观效果、护岸的使用寿命、护岸的日常维护、船舶的航行安全、航道的日常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通过对已建或拟建的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内河航道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内河航道护岸高程的确定方案。  相似文献   

14.
陈国森 《水运工程》2000,(11):15-17,27
通过加大底板前趾、后踵悬臂长度、减薄底板厚度,加深前趾深度,改进倒滤棱体,增设摆石等措施,使内河航道重力式护岸结构得到了优化。并介绍了现浇混凝土护面与干砌块石相结合的护岸型式。  相似文献   

15.
王杭州 《中国水运》2009,(6):155-157
格宾与雷诺护垫河岸防护结构以其较好的岸坡防护、生态效果,在内河特定条件下有一定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笔者结合苏北运河的护岸施工及管理实际,编制了格宾与雷诺护垫护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方法,作为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生态护岸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评定依据。实践表明,该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和工序标准比较合理,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护岸结构外观的美学观感,依托京杭运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结合安全耐久、绿色环保、生态人文的理念,提出了适用于内河桩基式承台护岸造型混凝土的相关要求,根据现场浇筑试验确定了造型样式,对造型模板材料进行了比选,并改进施工钢模板,经过混凝土浇筑养护后,得到了适用于内河航运需求的护岸造型混凝土。以新方法实现了内河航道文化传承的烙印,展现了厚重的运河文化历史特征,表现出绿色航运和人文特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京杭运河扬州段生态护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京杭运河扬州段航道特点,介绍宽度受限河道的几种生态护岸结构设计形式,着重介绍生态鱼巢护岸结构和芦苇生态型护坡设计方案,可供内河航道尤其是宽度受限航道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工法,在平原地区内河航道护岸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合考虑挡土高度、土质、作业空间、施工条件等因素,分析适用于平原地区内河航道护岸的结构形式;并结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各自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以便设计阶段合理选用桩型和结构,充分发挥钢板桩护岸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修复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两侧破损的护岸,恢复航道的航运功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需要对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护岸进行改建。根据现状老护岸的实际情况、航道规划和生态要求,提出"以岸造景,以景建岸"的护岸改造理念,并针对航道的不同水域,设计4种护岸结构型式,用于改建老护岸。护岸经改建后,护岸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的不断增加,养护在航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养护方式由被动式养护向主动式、预防式养护转变。在分析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预防性养护标准,探讨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对提高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延长内河航道使用寿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