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事故多发的现状,通过对中国部分已运营的一级公路交叉口调研,分析了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交道路功能等级、以接入形式及对主线行车影响等为依据的交叉口分类方法,将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划分为一般平面交叉口、路侧接入口以及小型平面交叉口3类,从交通信号控制设置、提醒措施完善、车速降低、中分带开口处的视距保障及中分带开口尺寸取值等方面提出了各类交叉口相应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对策,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一级公路平交口交安设施标准化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行能力利用率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评估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方法,在公路平面交叉口、分离式立体交叉口和菱形立体交叉口的规划和设计中有重要应用.输出的交叉口通行能力利用率(ICU)和服务水平(ICU LOS)指标,可直观地说明交叉口的饱和程度及剩余通行能力,利用Synchro软件或Excel计算表,可快速完成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
公路交叉口形成公路网方便交通出行的同时,由于平面交叉口设置不合理、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平面交叉口事故多发,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通过对内蒙古典型公路调查分析,内蒙古公路平面交叉口一般存在平面交叉口设置过多过密,速度差梯度较大,交通管理控制薄弱,安全设施不完善及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4.
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诊断方法是从平面交叉口现有的状况出发,以工程的角度,采用非事故分析、现场调查来判断产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一种预防性方法。通过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可行、有效的简单工具辅助管理部门,改善交叉口安全,提高公路系统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农村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现状,从几何设计、交通控制方式、交通安全设施、视距保证、支路接入控制等方面对农村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进行了探讨。作为公路设计人员,应将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以宽容和创新的态度进行公路设计,以提升农村公路的安全性,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和谐交通。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利用渠化及冲突点法对交叉口进行组织优化,并应用synchro仿真软件获取信号交叉口的各项控制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交叉口的交通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呼和浩特火车站交叉口优化前后的交通服务水平评价对比,得出该方案对提高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改善交通运行环境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法国平面交叉口相关公路类型及相关规范,并将法国规范中平面交叉口设置原则及设计步骤与国内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其设计的异同点,以提高国内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8.
非信号控制公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公路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事故数的30%~40%,其中非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均高于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而国内在非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安全合理的渠化设计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有鉴于此,在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运行安全的公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指导原则和设计要点,在此原则和设计要点指导下,以典型的丁字平面交叉口和十字平面交叉口为例,探讨了非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基于交通安全的渠化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国内相关人员提供研究和设计思路,提高我国非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山区干线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水平,在公路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类型交叉口的服务人口、转向特征及其在附近居民出行中的重要地位,对交叉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再根据各种类型平面交叉口的通行特征采取封闭、合并归口、上跨或下穿等技术措施,在不影响沿线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出行的前提下,实现了控制交叉口数量,提高公路安全与畅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修订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0)征求意见稿中交叉口的板块布置与施工技术。期望通过科学合理的交叉口面板布置,提高多向交通流作用下的一级及其以下公路的平面交叉口及高速公路匝道进出口施工质量,并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事故多发的现状,本文首先对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在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寻事故原因。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发生事故的事故原因主要是车速过快,混合交通相互干扰,视距不良等。并针对这些事故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对策,包括预先提示、速度控制、交通分离、交叉口处置以及宣传教育执法等方面。其中既包括了视错觉标线、减速丘、接入管理、路宅分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案及工程应用,也对限速标志、交叉口整治等传统技术措施针对穿村镇路段公路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只有将各种措施综合应用,综合治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AM策略的道路出入口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荣杰  张宁  陈恺  丁建明 《公路》2007,(6):131-136
道路出入口作为道路的重要节点,影响着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及安全。首先分析了道路出入口设计、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出入口布局选址欠规划、出入口设计不佳、出入口附近交通组织不完善等原因是造成道路出入口衔接处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借鉴美国出入口管理策略中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建立出入口间距标准、采用服务性道路改善路口布局、路口采用远引调头措施等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以及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几种常见的机动车等待区类型进行了研究,提出应该从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环境和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机动车等待区进行评价。对于环形交叉口,设置机动车等待区可以有效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非环形交叉口,设置机动车等待区则可以缩短待行机动车进入交叉口的时间,为保证交叉口完全清空,必须同时增大相位间的绿灯间隔,这使得通过设置等待区提高通行能力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4.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18-122
针对在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平面交叉节点通处理为路段,平面交叉节点的安全重要性被弱化,判别精度受到了影响的问题;并针对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先判别事故严重的路,再判别其上事故多发段,忽略了整体事故不严重的路上个别事故多发的段点的问题。对路网中各种等级公路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平面交叉节点行车安全特性,把公路划分为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和普通路段;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安全影响范围的确定;从而进行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既提高了已有动态步长过滤法等对一条公路进行事故多发段判别的精度,又解决了不同等级、不同特征公路组成的路网在同一水平下的事故多发段判别;为路网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错位交叉口是一种特殊的平面交叉口,严重影响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该文在分析错位交叉口交通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错位交叉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提高错位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保证道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复合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智斌  袁华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6):132-135,144
复合交叉口渠化设计对于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保证交通安全,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泰州一典型复合交叉口为例,通过多方案的设计及比选,提出了复合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思路、程序和方法,并对所选择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选择的设计方案优于其他备选方案,改善了原有交叉口交通流的紊乱现象.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对此类交叉口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平面交叉口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平面交叉口间距主要包括信号交叉口的间距、无信号接入间距以及支路与交叉口的间距。研究表明道路上的交通事故率、出行时间、延误随着交叉口、交通信号、接入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总结分析了平面交叉口间距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无环岛5路交叉口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频发,提高该类交叉口的安全性及其通行效率是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学院以武汉市南湖壕沟无环岛5路交叉口为例,采用交叉口复杂度、车辆平均延误、排队长度、停车次数及服务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对交叉口渠化、交通组织、信号配时等方面进行组合优化设计研究,结合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模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明显改善了该路口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9.
错位交叉口是一种特殊的平面交叉口,由于其自身特性,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通过对错位交叉口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模拟和预测功能,对淄博市人民路与西六路错位交叉口进行仿真分析,结合组群城市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多个微观改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平面交叉口是路网的瓶颈点,拥堵和事故往往聚集发生于交叉口处,因此对瓶颈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以苏州工业园区文景路-林泉街交叉口为例,研究道路往右侧拓宽场景下的直行车道的交通运行情况,发现交通在横向车道上的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对通行效率的影响较大。基于安全和效率的研究目标,通过既有设施的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提升节点的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