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叙述我国护卫舰每一将装备的五中侧斜桨研制所经历的全过程及所获得的航速;振动和噪声诸性能良好的结果。列举了桨模性征曲线,空泡、噪声、脉动压力到实船航速一功率曲线,脉动压力、振动、辐射噪声等广泛的试验资料,说明了如何解决实船发生桨叶随边局部变表问题和修改成活适合于正倒车运行的侧斜桨叶外形,并经充分的实船高速运行和适航性试验证明桨叶有足够强度,从而为今后高速舰船大秀面经侧斜型定距桨的设计提供了富足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护卫舰5叶侧斜螺旋桨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我国护卫舰第一次应用5叶侧斜桨所经历的设计、模型试验、制造、实船测试、修改设计、再试验到最终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给出了诸如航速、功率、空泡、脉动压力、振动等的船模试验和实船测试结果,还介绍了解决实船桨叶随边局部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侧推器脉动压力及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推器桨叶负荷重、叶梢间隙很小,比普通螺旋桨更容易产生空泡,因此振动和噪声问题更加突出。公开文献中相关试验研究极少。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学空泡水筒开展了侧推器脉动压力和噪声的模型试验研究,对于齿轮箱位于桨叶上游的情况,考察了来流速度、螺旋桨转速以及空泡对脉动压力和噪声的影响。试验分析表明前两个因素影响很小;有空泡时的脉动压力和噪声均比无空泡时明显增大;有空泡时,随着空泡数的降低,桨盘面处的压力脉动会进一步加剧,而噪声却下降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超大型油轮大侧斜桨设计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首先论证了所开发的设计程序包的可行性,通过四艘大型船舶6个侧斜桨的设计与试验比较表明:设计程序包是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另外,具备了伴流场中脉动压力测试手段,对A船和B船7个桨模的试验表明:大侧斜桨比常规桨的脉动压力下降30%,而航速相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在不均匀流中船用螺旋浆侧斜对不定常空泡性能的影响,选用了六只等螺距不同侧斜角分布的螺旋浆。用这些螺旋浆,通过试验研究了侧斜角和侧斜分布对螺旋浆空泡性能的影响。并在两种不同的伴流下进行了空泡观测、螺旋浆上方船体上的脉动压力测量、空泡厚度测量、油膜法试验和噪声测量。一种伴流分布是第十七届ITTC作为剥蚀比较试验的汽车运输船的模型伴流分布,另一种是用世岛(Sasajima)和田中(Tanaka)的方法修正的实船伴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侧斜角的增大,船体的脉动压力振幅减小,随着侧斜角的增大空泡体积按比例增大。侧斜增大的影响似乎使在非定常空泡溃灭时产生云状空泡的冲击压力范围减小并且减弱。这一点可从油膜法试验和空泡噪声测量结果中得到证实。随着侧斜角增大,在浆叶吸力面上的涂料脱落的面积和声压级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大侧斜螺旋桨设计软件包的功能及其使用特点。设计软件包括升力线和升力面设计程序,并能自动生成桨的三投影图和标准尺寸。通过对4艘大型船舶6个大仙斜桨的模型试验,证实了设计方法是可信的,程序包是有效的。为与常规的图谱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对其中两艘船按桢的条件各设计了一个MAU桨,并加工了桨模。在大型空不筒中用假尾模拟伴流场后对7个桨模作了脉动压力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大侧斜桨与常规桨相比,脉动压力  相似文献   

7.
大侧斜螺旋桨桨叶应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大侧斜桨模表面粘贴应变片的方法来研究桨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变和应力分布,分别进行了大侧斜桨四象限敞水试验,叶片在集中力静载荷、离心力作用下的应变测量,以及在危险工况下的桨叶动态应变测量,详细讨论测试方法、设备和技术,桨叶动态应变测量结果说明在危险工况时桨叶随边0.55R区域内有高应力区,研究和分析表明,测量方法和试验系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型脉动压力传感器对某带前置支撑导管桨航行器的导管脉动压力进行了测量,介绍了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分析了导管脉动压力的频域特性,获得了脉动压力沿导管内壁周向和轴向的分布规律,以及水速、桨叶主参数对导管脉动压力的影响,可为推进器性能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导管脉动压力线谱主要与桨叶叶频倍数相关,以一阶叶频为主;导管桨盘面处各周向测点脉动压力量值相当,无明显差异;轴向位置导管脉动压力在桨叶梢部弦长中点附近处最大,沿轴向随距离增加衰减迅速,且在导管出口段衰减比入口段更快;不同水速时导管脉动压力分布规律一致,随水速变大导管脉动压力迅速增加;桨叶直径与最大导管脉动压力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船舶螺旋桨在中高载荷下由于吸力面局部压力过低造成空化的现象,提出通过改变螺旋桨的侧斜方式和侧斜角度来改善螺旋桨吸力面的压力分布,从而改善桨叶的空化形态的方法.以DTMB P4119桨为原型改变其侧斜方式和侧斜角度,新构造了7个螺旋桨,并基于k-ω SST湍流模型和混合网格方法对新构桨进行敞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偏侧斜桨,随着侧斜角度的增加,螺旋桨的推力系数增加,敞水效率略有降低.而对于平衡侧斜桨,在低进速下,随着侧斜角度的增加,螺旋桨的推力系数和敞水效率降低;中低进速下平衡侧斜桨和偏侧斜桨的敞水效率相当,中高进速下,平衡侧斜桨的敞水效率高于偏侧斜桨;桨叶吸力面的低压区随侧斜角度的增加而变得狭长,有利于削弱片空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普通螺旋桨(无侧斜)和大侧斜螺旋桨在空泡水洞两个特定流场(对称非均匀流场和不对称非均匀流场)中诱导的脉动压力试验测量,探讨其不同的脉动压力特性和侧针的减振效果;介绍了为测量脉动压力而建立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这一根据高速采集储存数据、慢速传送微机处理思想建立起来的Molti-Function系统,有别于通常采用的由高速处理机和磁带记录机组成的脉动压力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具有数据采样速度快,无信号失真等优点。本研究发现,大侧斜桨具有降低螺旋桨空化诱导的脉动压力幅值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大小与空化数和流场特徵有关;无论是普通桨还是大側斜桨,在不均匀流场中诱导的脉动压力均具如下特徵,即与一阶叶频谐调分量相比,在较大空化数情况,二阶以上叶频谐调分量明显丰富,而在较小空化数情况,则明显变小。本研究认为,在应用简化网格模拟得到的不均匀流场中进行螺旋桨脉动压力测量的比较试验,可克服模拟流场差异带来的测量结果误差,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脉动压力测试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螺旋桨性能和压力分布预估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提供了一个预估螺旋桨性能的升力面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引入了一种新的螺旋桨尾涡模型,用圆锥螺旋面来模拟尾涡片的变形现象,以考虑尾流收缩等非线性影响。应用离散的涡、源奇点系作升力面数值计算.编制了螺旋桨性能及桨叶表面压力分布的计算程序。对DTNSRDC系列侧斜桨和AU型桨计算了桨叶上环量径向和弦向分布、螺旋桨敞水性能、桨叶上压力分布和桨后尾流场,并与相应的试验结果和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可望提高大侧斜螺旋桨性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非定常螺旋桨势函数面元法的理论方法和数值方法,发展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采用通过迭代实现的非线性压力库塔条件,计算了一常规桨和一大侧斜桨的桨叶表面非定压力,并与测试结果及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螺旋桨诱导船体表面脉动压力预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螺旋桨诱导的船体表面脉动压力试验预报值随空气含量变化的规律及螺旋桨模型空泡形态随含气量变化的规律,并与实桨空泡对比分析;探索了脉动压力试验预报与实桨测量值最接近的空气含量控制准则;比较了螺旋桨模型在船模伴流场和修正后的伴流场中工作时,螺旋桨诱导的船体表面脉动压力预报值及螺旋桨模型空泡形态,与实船测量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并就伴流场修正对螺旋桨诱导的船体表面脉动压力试验预报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了螺旋桨诱导的船体表面脉动压力的预报值随桨模试验转速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按运用二维不发片方法,计算优化一般性桨叶螺距循环变化,能消除桨叶上随时间的变化的力。运用升力面理论,对采用循环桨叶螺距的桨和相同尺寸的定距桨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证明了舶循环螺距控制的有生。桨叶采取在每次默许中循环螺距控制,能减少桨叶上的非定常力和船体表面的压力脉动。同时,与定距桨比较而言也减少了面空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本文作者所在公司的观点,大侧斜桨叶的设计也许对大多数船型减少船体振动和改善燃料消耗提供了最佳的螺旋桨型式。大侧斜桨叶在定距桨上应用已经有几十年了,但在调距桨上的应用却受到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计算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水下辐射噪声,文章以非均匀进流条件下实尺度导管桨方位推进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扇声源方法结合边界元方法对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无空化噪声进行了数值预报,并分析了导管桨方位推进器不同部件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结果表明:壁面脉动压力幅值最强位置主要集中在桨叶的导边以及导管内壁面靠近桨叶叶梢的部分;径向测点声源级最大值对应的频率为叶频,轴向测点噪声在三倍叶频处声源级最大;静止部件噪声是径向测点噪声的主要贡献者,旋转部件噪声是轴向测点噪声的主要贡献者;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总噪声对应的宽带声源级指向性呈椭圆形;采用扇声源方法结合边界元方法能够预报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无空化噪声,为导管桨方位推进器的噪声性能评估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个对转桨升力面设计的新方法及程序。前后桨的干扰计算采用了更严格的场 干扰计算;桨叶轮廓、叶剖面型式、厚度分布有很大灵活性。更适合于低噪声大侧斜对转桨的设计。设计程序采用菜单,并自动生成前后桨三投影图。还计算了桨叶重量与惯性矩,更符合工程实用。  相似文献   

18.
空泡性能是船舶螺旋桨重要的水动力性能之一。由于桨轴存在倾斜安装角,船舶在水面航行时,螺旋桨的进流条件主要为斜流工况。为研究斜流工况下螺旋桨的空泡形态及空泡脉动压力特性,论文基于黏流CFD方法针对PC456螺旋桨标模开展了斜流下螺旋桨空泡及脉动压力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大型空泡水筒中的斜流螺旋桨空泡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预报的空泡形态、面积和平板表面脉动压力与试验观测及测量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由船模试验预报实船航速时,如直接将自航试验用小桨模的敞水特性曲线作为实桨的特性曲线,有时会出现问题,必须极其谨慎。因为浆模的加工精度与光洁度会对试验结果有意想不到的影响。为保证实船航速预报的正确性。建议:1.如设计桨为图谱标准桨型,厚度及厚度发布不标准桨相差不多,螺旋桨特性曲线还是取用图谱桨资料较可靠。2.采用非标准桨型,应从比自航试验用桨模更大的桨模的敞水试验中获取螺旋桨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与FW-H声学模型相结合的侧推器噪声仿真方法,通过导管桨敞水性能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对比,以及侧推器流场基频和各次谐波计算值与仿真值的对比,验证了基于LES方法的侧推器流噪声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轮缘侧推器和常规侧推器在非均匀来流时的流场分布,获取了侧推器桨叶等水力部件的声压时域和频域。结果表明:侧推器产生的流噪声主要为低频噪声,轮缘侧推器横向和径向总声压级分别比常规侧推器小3 dB和10 dB左右;侧推器噪声分布主要呈现偶极子特性,桨叶横向总声压级高于径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