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阀片的失效原因、机理,并进行了对阀片边缘实施滚磨倒角来提高其疲劳寿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撞击疲劳主要是小直径阀片、而弯曲疲劳是大直径阀片的主要破坏形式;滚磨可以明显改善阀片的边缘状态,具有一定的消除阀片表面应力集中的作用,是有效提高阀片疲劳强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阀片表面喷丸强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厚度不足1mm的薄型压缩机阀片,在通常的喷丸工艺下很容易产生过大的变形和粗糙度过大而报废的问题,进行了玻璃弹丸的喷丸工艺方法提高阀片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并测试分析了阀片变形、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以及表面硬度等主要影响阀片疲劳寿命的因素,研究表明,玻璃弹丸的喷丸处理,可保证较小的阀片变形、使表面粗糙度降低、并在表层产生压应力,可有效提高压缩机阀片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厚度不足1mm的薄型压缩机阀片,在通常的喷丸工艺下很容易产生过大的变形和粗糙度过大而报废的问题,进行了玻璃弹丸的喷丸工艺方法提高阀片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并测试分析了阀片变形、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以及表面硬度等主要影响阀片疲劳寿命的因素.研究表明,玻璃弹丸的喷丸处理,可保证较小的阀片变形、使表面粗糙度降低、并在表层产生压应力,可有效提高压缩机阀片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4.
对60kg/m侧磨钢轨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侧磨量与疲劳寿命及疲劳应力与疲劳寿命两个回归方程,为控制调边钢轨下道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速列车制动区段制动结构/轨道结构对轮对-轨道-制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首先,结合现场调研,建立CRH3高速列车轮对-轨道-制动系统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复特征值法研究考虑轮轨粘滑和制动滚滑作用下的轮对-轨道-制动系统的摩擦自激振动特性;进而探究制动结构中表面织构对整个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对轨道结构中扣件参数进行参数化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粒子群算法求得抑制钢轨波磨的扣件参数的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在制动区段时,轮轨粘滑和制动滚滑作用导致的轮对-轨道-制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的主要频率为526.75 Hz,与现场波磨特征频率接近,说明轮对-轨道-制动系统的摩擦自激振动可能是该区段钢轨波磨的主要诱因;采用具有表面织构的闸片或制动盘能有效抑制制动区段的钢轨波磨,其中沟槽型闸片的抑制效果最佳;当扣件的垂向刚度为65.5 MN/m,横向刚度为46.0 MN/m,垂向阻尼为84.0 kN·s/m和横向阻尼为23.5 kN·s/m时,可以抑制高速列车制动区段的钢轨波磨.  相似文献   

6.
滚动方向对CL60车轮材料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车轮滚动方向对车轮材料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机制,利用WR-1滚动磨损试验机进行了车轮单向和双向运行滚滑磨损试验,使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试验后车轮试样的表面磨损形貌、剖面疲劳裂纹形貌及磨屑尺寸,探究了换向运行工况下车轮表面损伤、裂纹扩展、磨屑尺寸随反向循环次数的演变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车轮表面损伤以起皮剥落为主,反向循环次数从1万次增加到12万次时,初始剥落逐渐消失,继而形成与原滚动方向相反的新剥落,相同循环次数下改变车轮滚动方向有利于减轻车轮材料疲劳损伤;车轮换向改变了表面微裂纹的扩展方向,形成4°~8° 的反向疲劳裂纹,并出现了裂纹扭曲和分支现象;单向滚动时,随循环次数增加,磨屑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反向后磨屑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反向1万次时,磨屑厚度增大到10~12 μm,为单向时的两倍.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制造高速重载齿轮的长短齿磨前滚刀,使用该滚刀可使切削更加平稳,降低切削力约30%,滚切效率和刀具使用寿命均比同类普通滚刀提高一倍左右。并降低了齿根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轮齿抗弯曲疲劳强度和抗冲击动载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速、重载轮轨接触表面波浪形磨损及接触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钢轨波磨现象和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现象变得日趋严重,导致较高的铁路运输成本、恶劣的生活环境,而且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在本项目的研究中,建立了较完整的钢轨波磨计算模型,模型中结合了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轮轨材料摩擦磨损模型和三维非赫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四片静力循环加载和八片疲劳加载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梁的裂缝开发过程以及疲劳加载对梁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的影响,指出由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持裂缝宽度限值较小,在设计使用荷载下梁的裂缝开展仍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裂缝处受拉区混凝土相对于受位钢筋仍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疲劳加载对钢筋应力及裂缝宽度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拉区混凝土的进一步疲劳开裂。此外,还分析了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耐久性试验评估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中继阀的故障服从形状参数m=3.43的威布尔分布,故障率随试验循环次数增加而递增.主要故障模式是V型圈和复位弹簧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1.
采用Malvern动态剪切流变仪, 在应力/应变2种荷载控制模式下对9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岩沥青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和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RA/CRCMA)进行了时间扫描疲劳试验; 采用5种疲劳失效定义方式确定了改性沥青疲劳寿命; 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了改性沥青疲劳破坏判定指标的适用性; 采用推荐指标对比分析了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归一化动态模量确定的指标独立于荷载控制模式和沥青种类; 基于相位角和累积耗散能比确定的指标显著依赖于改性沥青种类和荷载控制模式, 且不具备普适性; 基于耗散能变化率确定的指标仅适用于应力控制模式的疲劳寿命判断; 基于简化耗散能变化率确定的指标受沥青种类影响较小, 对本研究所有试验沥青均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评价效果; 归一化动态模量和简化耗散能变化率确定的指标在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的相关系数高达0.94, 平均绝对误差低于20%, 展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及等效的疲劳寿命排序结果, 由于其计算简单, 定义明确, 因此, 推荐其作为时间扫描疲劳试验中检测沥青疲劳失效的判定标准; 采用推荐指标对本研究试验沥青的疲劳寿命排序可知, 添加18%胶粉和5%岩沥青的RA/CRCMA在应力/应变2种控制模式下均展现出较优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厚沥青面层自身的受力特点,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常用AC-25沥青混凝土进行无水和富水条件下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的疲劳试验结果,回归建立了应力-疲劳方程,并从疲劳寿命、疲劳方程特征参数、疲劳破坏形态等方面分析了水对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应力水平作用下,富水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仅约为无水沥青混凝土的24%~30%;沥青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与疲劳寿命在双对数坐标中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为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提供依据;富水状态下试件疲劳破坏表现为剪切和劈裂联合作用形式,充分证明用冻融循环处理条件模拟沥青混凝土富水状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螺栓的疲劳寿命和松弛寿命影响着螺栓的使用寿命,在疲劳和松弛的共同作用下,柱脚处连接不断退化,为探究高铁声屏障连接螺栓松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以某速度为400 km/h高铁声屏障非对称排布和对称排布螺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建立柱脚螺栓有限元模型,通过降温法施加预紧力,并施加正负单位弯矩荷载,计算柱脚最不利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作用下的应力幅,提出了应力幅随预紧力变化的拟合关系式;利用Midas建立声屏障整体模型,分析列车在400 km/h行驶速度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提取柱脚螺栓弯矩时程结果,对仅考虑疲劳失效的螺栓寿命和考虑松弛疲劳共同影响下的螺栓寿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螺栓松弛会使预紧力下降,导致两种柱脚模型的螺栓应力幅增大;在已有的柱脚螺栓时程计算中,考虑松弛疲劳共同影响下的疲劳寿命比仅考虑疲劳作用时大大降低,当松弛导致预紧力下降至55%以后,将会产生疲劳效应,该结果可为连接结构领域设计人员定量评估螺栓寿命以及对螺栓的维修养护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冲铆接疲劳强度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铆接孔孔壁处有较多毛刺,导致在自冲连接中被冲孔的面上的裂纹较容易扩展,是疲劳失效的主要形式.自冲铆接疲劳裂纹的扩展是决定整个疲劳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自冲铆接这样有冲孔缺陷的连接结构来说,裂纹扩展寿命更为重要.分析了影响自冲铆接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性能、铆接点的质量,并得到自冲铆接疲劳各个阶段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钢桥构件按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失效率函数h(二)讨论了假定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不合理之处,并 在假定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基础上导出钢桥构件疲劳可靠度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桁式弦杆组合梁的热点应力分布规律、疲劳性能演化和疲劳破坏形式,开展了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和波形钢腹板-钢管(CSW-ST)桁式弦杆组合梁疲劳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CSW-CFST和CSW-ST桁式弦杆组合梁疲劳性能的异同,分析了弦杆内混凝土改善组合梁疲劳性能的本质原因,探讨了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疲劳寿命的评价方法,并将采用美国石油协会(API)、国际管结构发展与研究委员会(CIDECT)和挪威船级社(DNV)设计标准所得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的梁疲劳寿命分别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性外推方式得到的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热点应力为二次外推方式所得的1.036倍,偏安全角度考虑,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热点应力宜采用线性外推求解;组合梁斜腹板段热点应力明显大于直腹板段,最大热点应力出现在斜腹板与圆弧过渡段相交处,相较于CSW-ST桁式弦杆组合梁,弦杆内混凝土能使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热点应力下降26.8%,但热点应力分布规律不变;建议将疲劳裂缝萌生时刻对应的反复加载次数定义为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的疲劳寿命;弦杆内混凝土能够延缓疲劳裂缝沿壁厚和长度方向的扩展速度,可使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的疲劳寿命提高61.5%,但不改变组合梁的疲劳破坏模式和疲劳裂缝类型;采用DNV所得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的梁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间的误差最小,不超过26.4%,建议采用DNV给出的钢管相贯节点疲劳设计应力(S)-疲劳寿命(N)曲线初步计算CSW-CFST桁式弦杆组合梁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7.
基于谱载荷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预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谱载荷的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雨流计数法对UIC515-4和UIC615-4规定的构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和载荷循环次数进行分级,用有限元法确定构架在每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将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根据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构架的等效应力,利用S-N疲劳曲线预测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算例表明,采用该预测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与现有文献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基于谱载荷的高速列车转向架的疲劳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地预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谱载荷的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雨流计数法对UIC515-4和UIC615-4规定的构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和载荷循环次数进行分级,用有限元法确定构架在每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将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根据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构架的等效应力,利用S-N疲劳曲线预测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算例表明,采用该预测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与现有文献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Ramming system is the key device to guarantee the firing speed of self-propelled gun. Based on traditional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 method, a new kind of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 simulation method of ramming system is put forward firstly. In CAD software Pro/E and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 ADAMS, the virtual prototype of ramm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EASY5 software, the corresponding hydraulic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models are built. The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 virtual environment of ramming system is developed using the mechanical-electrical-hydraulic co-sim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load spectra provided by virtual prototype,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provid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material's S-N curve(S is fatigue strength, N is fatigue life), a model of fatigue enhancement coefficient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alysis. The simulation processe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e, and provide sufficient theory reference for 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ramming system.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超载汽车调查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不同超载轴重作用于砼板板角和1/2纵缝板边处时砼板表面垂直位移和应力及基层顶面的垂直位移和应力,分析了超载车对砼路面使用寿命影响和引起砼路面提前破坏病害的力学机理,其成果对超载条件下的砼路面结构设计与养护维修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