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某工程建设过程中,因降雨造成边坡岩土力学参数减小引发滑坡,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该工程滑坡的补充勘察及反演分析来研究其滑动面参数及开挖稳定性,并且提出边坡加固设计方案,经对比分析后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某在建高速公路滑坡工程深部位移监测进行介绍,详细分析监测结果,探明了该滑坡滑带与深度的关系,确定了滑动面(带)相对准确位置,为滑坡处治方案提供了基础支撑。滑坡工程监测是确定滑坡范围、主滑方向、滑体位移速度及影响滑坡变形因素不可缺少的手段,希望为类似滑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滑坡区域地质环境的勘察分析,研究了该路堑边坡形成的滑坡机理,通过试验及反算确定了滑动面的力学参数,并在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方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12-13,32
通过对浏大公路k31+260~k31+440滑坡段进行区域地质环境勘察分析,研究了该边坡滑坡的形成机理,通过试验及反算确定了滑动面的力学参数,并在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保高速公路K401古滑坡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保高速公路K401古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复合特征及滑动带特征,分析了其成与复活机制,对古滑坡的稳定性作了评价,提出了古滑坡治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西太古公路发生的路基整体滑塌灾害,根据公路原有横断面、滑坡后的地表形态及已揭露的位于公路内侧的滑移面,参考滑带室内试验强度参数的标准值及工程经验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通过专业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SLOPE/W,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带强度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合理且可靠地确定了路基内侧滑移面的强度参数,为该滑坡后续的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也为同类工程滑带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7.
浅变质岩风化层岩体破碎,其力学特性特殊,在有限元分析中能取得有效结果的计算模型也不易确定,由理论分析确定的该类岩质失稳边坡滑动面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现场测斜管监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对该浅变质岩失稳边坡的滑动面进行确定,再通过在滑动面上施加弹簧单元模拟滑坡的失稳过程,对得到的力学特征的分析得出该类边坡滑动模式主要是以蠕滑-拉裂为主.  相似文献   

8.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识别滑动带的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某处于挤压变形阶段的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判别其塑性变形区,再用物探的面波等速度彩色剖面图合成技术来实现瞬态面波勘察技术对滑动带的搜索,对比及验证有限元数值分析对滑动带的判别结果,实践证明二者所显示的滑动面数量和位置基本一致,印证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对潜在滑动面搜索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张强 《北方交通》2012,(4):32-35
针对滑坡现状进行测量,分析、计算确定滑坡类型及滑动面位置,通过地质勘察验证滑坡计算结果并对计算进行修正。通过对滑坡的分析及验证,对顺层边坡的分析计算及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滑坡勘察时因多种原因而找不到滑动面的情况,通过采用极值法寻求最大滑坡推力时的滑动面,并计算其推力,为滑坡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点安全系数分析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定量描述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建立了滑坡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滑带单元的三维应力状态和滑动方向.定义单元点安全系数为滑带抗剪强度与滑带上与滑动方向平行的剪应力之比,分析点安全系数在滑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评价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研究表明,点安全系数在滑带上呈连续分布,分布规律与宏观地质判断确定的滑坡滑动机理一致,可以用点安全系数作为滑坡空间滑动机理的量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遇有大量的古滑坡稳定问题。对某山区高速公路古滑坡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山体边坡分别存在着深层和浅层滑动变形区域,分析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山体地下水位升降的影响。因此,建议该高速公路滑坡的稳定措施,应以防、排水工程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3.
常张高速公路k136+400~+700段大型滑坡勘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跃飞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2):36-38,119
通过对常张高速公路k136 400~ 700段滑坡勘察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的性质、特征及滑动面发育的深度,提出了采用放缓边坡、加强坡面排水并用抗滑桩处治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牵引式滑坡渐进失稳机理,研发了能够模拟滑坡体分段失稳滑动的试验装置.装置主体由若干渗透盒组成,能够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分段式滑面;通过向不同分段组合的渗透盒注水,可使滑带分阶段饱水软化,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引发滑体分级失稳滑动,从而实现牵引式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模拟.共设计12种试验方案,模拟了不同几何特性的滑面和坡面线以及多种坡体材料;从前至后分段软化滑带,形成分级失稳滑块,观测滑坡体变形特征及后缘破裂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失稳滑带分别对应1条主裂缝,滑体性质和坡面形态对滑坡体破坏趋势影响较大,两段线坡面形态的坡体变形最为显著;后缘面破裂倾角一般为陡倾角,其中77.42%的倾角值集中在58°~88°范围内,失稳的第1级滑带越短或坡面形态和滑面形态越陡,后缘面破裂倾角越大.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经过古滑坡地段,古滑坡的复活给公路安全施工及运营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已有研究文献大多集中于降雨、地震及库区水位升降引发古滑坡复活,对人类工程诱发复活的效应及相应的治理研究还较少。基于此,以湖南省龙永高速公路永顺连接线段的古滑坡复活为工程背景,研究公路建设对古滑坡的激活效应及对应的优化处治措施。该古滑坡因坡体为松散堆积体,蠕变性及水理性较大,同时因公路建设坡体开挖坡角凌空而激活古滑坡,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经反算获取滑坡带岩土体力学参数,基于极限平衡法得出古滑坡在开挖切方后稳定性系数为0.98,同时考虑雨水入渗及页岩蠕变性,其稳定性系数将进一步劣化,因此采用调整路线纵坡,减少开挖深度、增加平台宽度,增设防排水以及设置抗滑桩等综合处治的优化方案。经监测获取累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知其古滑坡处治是可靠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斜坡发生牵引式滑动破坏,形成后缘拉裂面,后缘面形态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在滑坡体内部的空间特征难以确定. 为探索后缘破裂面的形成机理和计算理论,建立合理的数学力学模型,提出后缘破裂面倾角的计算方法,确定各级滑块的最危险破裂倾角,并将其所在破裂面作为条分型式,计算各级滑块的稳定系数,实现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稳定性分析;同时,开展室内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研发了新的模型试验装置,其主体由若干渗透盒组成,能够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分段式滑面;通过向不同分段的渗透盒注水,实现牵引式滑坡的逐级失稳过程,并测试各级滑块最终形态的后缘破裂面倾角. 结果表明:后缘破裂面倾角计算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集中在70° 左右,相对误差介于2%~4%之间;滑坡体失稳形成的各级滑块稳定性不同,第一级滑块的稳定程度最差,越向坡体后侧稳定性越好. 可为牵引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公路滑坡治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滑坡处治效果评价,实际上就是评价滑坡处治工程的安全性和设计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安全,是分析在滑坡处治后滑坡是否已经渐趋稳定,滑坡推力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力是否在支挡结构承载力范围之内,或滑坡整治后位移量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设计合理性,是分析在滑坡整治工程设计之前,对滑坡的类型、性质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抓住了滑坡的关键滑块、关键滑动面以及是否正确地选择了滑带土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8.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力学验算包括直线滑动面法和圆弧滑动面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五盂高速公路K23处滑坡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坡体进行地表位移监测和深孔测斜监测,发现坡体处于蠕动挤压变形阶段,分析出滑坡体的滑动方向及滑动面的位置,为进一步优化滑坡处治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颗粒离散元的分析原理,以太(原)—大(连)路堑滑坡为实例,构建了计算模型;各种属性不同的颗粒间划分出了节理。用此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计算预测,对整体的变形、不同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等运动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粉质黏土区系拉裂引起的下滑,下部碎石土区因挡墙损坏而产生滑动,拉应力变化不大;指出了在该滑坡存在2个滑动面,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