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施工期能耗统计体系建设,对G312苏州西段改扩建工程施工期能耗情况进行监管并测算分析,结果表明:1)本工程施工期总能耗量为268 218.25 tce,其中路基和隧道占比重最大,其次为路面和桥梁,与相关研究成果基本一致;2)其万元建安费能耗和单位公里能耗分别为0.14 tce/万元和1 587.77 tce/km,虽然优于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标,但均高于国内同期建设的高速公路;3)从统计监测手段、评价指标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了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车辆引入城市客运交通,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二氧化碳排放量角度出发,通过扩展二氧化碳排放"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哈尔滨为案例计算了城市客运交通的总能耗及二氧化碳总排放量.通过分析《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计算城市客运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的局限性,从交通使用者角度出发,即根据分车型运距、油耗、电耗、气耗等数据,计算城市客运交通的总能耗,乘以相应的排放因子,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汽油和柴油燃料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BEV)的替代对象,考虑完全替代的极限情况,计算城市客运交通引入BEV车辆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并对单位能耗、单位电耗、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可知, 2015年哈尔滨市城市客运交通排放二氧化碳总量为290.1万t,其中,汽油和柴油燃料车辆排放二氧化碳为153.9万t.考虑采用BEV车辆代替全部汽油和柴油车辆,可实现41.3万t/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9)
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期能耗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初步尝试创建了高速公路施工期能耗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合人工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整个施工期的能耗情况,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柴油消耗比例最大,各类工程中隧道工程为最大能耗工程,研究结论客观真实反映了高速公路施工期能源消耗数据,为绿色高速公路施工期能耗统计监测的发展方向和公路施工期能耗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青浦污水厂一、二期工程设计规模分别为1.5万m3/d和4.5万m3/d,均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最终出水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该文介绍了其工程设计与运行情况。在工程设计中,通过对一、二期工程分析,借鉴了相关工程的设计经验,优化了三期工程工艺设计及运行参数,总结了设计及运行方面的经验,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于重型混合动力车辆的能耗评价,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GB/T 19754-2005,而对其排放性能指标的评价,国内标准体系还相当不健全,对其进行评价的测试方法仍需完善。从健全国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能耗排放评价体系的研究目标出发,本文对四种比较典型的重型混合动力车辆排放能耗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从测试方法原理、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测试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制定重型混合动力车辆能耗排放评价标准提供参考。重型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1.测试方法重型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综合运用底盘测功机滚筒本身的惯性质量和电机的电惯量模拟功能模拟车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5,(12)
以交通运输部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对公路建设项目能耗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万元施工产值(工程建安费)能耗指标"作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能耗统计和监控指标,据此,按行业先进水平、平均水平、较低水平三级标准对公路建设项目的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级进行了划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定方法,旨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引导和鼓励采用各种节能减排措施,逐步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不断促进公路建设的绿色交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1概述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 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机动车1 00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增加760万辆,高于去年上半年688万辆的增量。数据显示,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天津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达到464万辆。另据《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统计可知,如图1所示,2009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 143.3万t,其中一氧化碳(CO)4 018.8万t,碳氢化合物(HC)482.2万t,氮氧化物(NOx)583.3万t,颗粒物(PM)59.0万t,以上数据表明,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京宁芜高速公路(G4211)大中修养护工程的节能效益,对该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和探究,通过对以标准为主的相关文献资料广泛调研后,依据基础数据和理论推导确定了养护工程施工期间4个环节的能耗计算方法,并构建了一套养护工程能耗评价指数。本文结合依托养护工程施工设备的现场监测数据以及基础参数,计算了SMA-10改性沥青混凝土、SUP-13改性沥青混凝土和厂拌热再生3项养护技术的各环节的直接能源消耗、养护工程能耗相关能耗指标。通过本文所得到的量化数据对南京宁芜高速公路(G4211)大中修养护工程节能效益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原材料和混合料加热是能耗主要环节、节能养护技术可以产生很强的资金效益等重要结论,为国内外同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套高速铁路节能减排的科学评价体系,克服传统方法中只考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缺点;选取京沪高铁、京沪普铁、京沪高速公路、京杭运河、"虹桥-首都"民航京沪段航线为算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考虑运力贡献和运输效率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将客货运周转量、运输效率、回收利用率作为正向指标,生命周期阶段能耗与排放为负向指标;并对各待评单元进行信息熵权重处理,基于密切值法进行了节能减排效果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土地占用、客货运周转量、运输效率为影响评价结果主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10、0.15、0.12;因高速铁路转入运营阶段后,其单位运量能耗和排放大幅降低,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运输时间,故而结果显示:高速铁路的节能减排效果最好,高速公路最差.实例表明,建立的评价体系可操作,同时该模型不需确定各主观函数或参量,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沥青路面建设引发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公众的广泛重视。为了量化分析与评价沥青路面建设阶段的能耗与排放,首先,以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建立沥青路面建设阶段能耗与排放量化预估方法的基本框架;其次,探讨沥青路面建设阶段能耗与排放量化分析方法,分别推荐了基于定额的能耗预估方法和基于排放因子的排放预估方法,并给出预估结果的分析处理方法;最后,应用研究成果预估并分析淮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建设阶段的能耗与排放。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的能耗与排放最为显著,全球变暖在气体排放影响类别中最为突出。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车身框架作为评价对象,对4种车身材料(普通低碳钢、高强度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的生命周期各主要阶段进行了清单分析,计算得出了各车身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能耗与CO_2排放结果。结果显示,采用轻质材料能够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有效降低能耗与CO_2排放。并运用敏感性分析,分别探讨了汽车使用寿命内的总行驶里程和替代普通低碳钢的轻质材料质量大小对车身材料全生命周期能耗与CO_2排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某3万t/d污水处理t程设计采用A2/O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的一级A标.该文列举了某工程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并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特点;提出了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设计施工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比分析电动汽车与汽油车的能耗和排放情况,建立总能耗和排放量与使用环节的直接能量消耗量的解析关系;根据各品牌电动汽车和汽油车公示的能耗值,分别计算两者的总能耗和C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技术水平,确定新设计车型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统计了中国政府2014—2016年发布的9批275个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的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这些指标的平均、最大和最小值,以及不同整备质量m的车型数量分布。参数范围是:100 km能耗为7.60~34.84 kW h,蓄电池组比能量为50.5~199.4 Wh/kg,蓄电池组总质量占车辆整备质量的占比λ为9.95%~31.65%,质量里程能耗为78.05~225.90 Wh/(km·t)。其中,λ的均值高达21.43%,远高于传统汽车发动机占整备质量的占比;整备质量m小于1 t的纯电动乘用车能耗高于政府要求;用100 km能耗和质量里程能耗来评价不同m的纯电动乘用车,所得到的结论可能相反。因此,在制定纯电动乘用车能耗限值时,采用基于整备质量的分段限法。  相似文献   

15.
考虑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过程,以能源消耗、气体排放、地表水排放及其他指标为4类主要指标,确立了热拌沥青路面能耗和环境排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建立了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湖南湘潭某大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道路路面能耗和环境排放属于中等级;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路面能耗和环境排放最大影响因素,并为路面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湿地保护工作,选取2006—2015年环境保护部审批和验收的东北地区公路项目为案例,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调查文件等资料,从湿地生态调查和评价的内容、方法、减缓措施以及运营期环境管理等方面,剖析了当前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1)湿地水文情况调查不足,水文特征相关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内容缺失;(2)在改扩建公路项目或与既有公路、铁路并行、交叉的新建项目中,既有工程对湿地的影响未得到系统的评估;(3)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遥感解译人员对湿地类型的理解差异以及影像分辨率高低差异,造成对湿地识别不足和湿地相关信息缺失或遗漏;(4)未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对工程通过形式开展充分论证,造成桥涵设计不合理;(5)未在运营期开展生态监测和环境影响后评价。针对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应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尽快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研究构建适用于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以提高湿地数据的精确度为目标研究并改进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三是通过规划环评和早期介入,从源头控制湿地退化、丧失和破碎化;四是实施运营期生态监测和后评价,评估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道路工程改造和湿地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能耗和大气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与方法对高速公路生命周期消耗的能源及产生的大气排放进行计算,将公路生命周期分为建筑材料生产、建造、养护和拆除废弃4个阶段。结果显示,建筑材料生产阶段能源消耗最多,其次是建造和养护阶段,最后是拆除废弃阶段。建材生产阶段,1功能单位(每千米4车道)高速公路能耗达1 399.87 t标煤。在20 a的公路生命周期内,1功能单位高速公路共消耗2 512.89 t标煤,排放CO22 197.83 t,SO252.25 t,NOx14.94 t。因此,改进建材本身的生产工艺、在公路工程中节约用材、降低工程机械的耗油率是减少公路生命周期大气环境负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道路工程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脉,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用大量高能耗和离碳密度原材料和产品,同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笔者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寿命周期评价(LCA)理论,提出了低碳路面的理念,并探讨了路面寿命周期碳排数量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框架,界定了路面寿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范围,明确了各阶段清单分析的具体内容,对于今后发展低碳道...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1,(6)
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能耗巨大,但是缺少定量化的能效指标,为了给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节能评价等提供较为客观、真实的基础数据,提出了一种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能耗估算方法。具体流程为:基于昼夜时间和交通量时段设定以及历史天气统计资料,计算各运营工况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各运营工况的灯具回路开启方案,估算出隧道照明系统年耗电量,最终获得电费、当量标准煤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以云南省茂宗隧道为例,介绍了具体估算过程及结果。此估算方法以期为公路隧道建立能耗指标体系,为支撑节能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定量探究不同运行区域下社会车辆速度和靠站时间对城市客车排放耗电水平的影响,以燃气和纯电动公交车为研究对象,收集了5条公交线路共75万多条GPS数据和大量的浮动车辆数据,建立不同运行区域下城市公交车运行工况预测模型及排放能耗预测模型,并进行定量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道路区域下,社会车辆速度相较靠站时间对公交车排放能耗的影响更大,社会车辆平均速度每增加5 km/h,公交车相对速度的增幅可达0.17,相对排放因子和相对耗电因子的降幅可达0.11和0.06。在站点区域下,靠站时间对公交车排放能耗的影响稍高于社会车辆速度的影响,靠站时间每减少15 s,公交车平均速度的增幅可达0.11,相对排放因子和相对耗电因子的降幅均为0.06。研究发现,不同情境下提升社会车辆速度并非总能明显降低公交车排放能耗,因此,在复杂的现实运行环境中应当对交通运行效率与排放能耗进行综合评价和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