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加剧及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共交通发展潜力巨大。快速公交系统是介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是大容量车辆为运载工具的快速交通方式。本文针对成都交通所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快速公交系统的概念及优劣势以及国内外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情况等;从城市公共交通特征出发。对成都主城区实施快速公交的优劣势以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现有道路资源的条件下探讨了成都主城区快速公交线网布局的规划原则、策略以及快速公交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的三种发展模式。旨在进一步改善成都主城区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2.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巴西的库里蒂巴市.自此以后,国内外许多城市通过仿效库里蒂巴市的经验,开发、改良、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但是BRT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和交通特点存在诸多差异,因此,需要科学地对待BRT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3.
快速公交作为新的一种公共交通模式,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我国已有较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快速公交,本文通过对快速公交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适应性分析,并针对目前快速公交实践中问题的进行探讨,提出在大城市中应坚持发展快速公交,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并指出成功的快速公交系统应系统地考虑其与常规公交等其他交通的协调以及对公交网络的优化,以提升整体公交系统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4.
自1974年巴西库里蒂巴市建成第一条快速公交线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虽然小汽车私人拥有率非常高,并且已有轨道交通系统,但是根据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城市土地规划以及城市的财政状况,快速公交系统仍有成功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本文从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的优越性出发,分析了BRT在大城市的基本应用模式及其特性,以正在运营中的杭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为例,重点结合快速公交B1线,分析其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杭州未来快速公交网络规划建议,探索适合杭州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的快速公交发展模式,为杭州及其他城市下一阶段快速公交规划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快速公交系统在大城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大城市内部交通时常出现拥挤.修建道路的步伐总不能很好地满足出行需求,同时小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加,使得出行越来越困难.快速公交系统由于其客流运送能力大、运送速度快的特点得到了世界各地的重视,通过与常规公交和地铁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大城市应建立快速公交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2021,(6):100-101
前不久,中通客车海外市场再传捷报,公司成功中标巴基斯坦卡拉奇市100台18米新能源公交订单,这也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的首批新能源公交,为当地公交系统的升级变革带来划时代的意义. 据悉,该100台订单全部为中通新N系混合动力公交,作为中通全新一代公交平台,新N系无论在智能化水平还是整车舒适性上都将为卡拉奇市民带去更加便捷、清洁、舒适的出行体验.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被称为巴基斯坦的"经济首都".其特殊的交通地位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亟需与之匹配的快速公交系统来解决城市当前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近年来,卡拉奇也加快快速公交、环城轻轨等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8.
快速公交集容量大、速度快、系统造价低等优点于一身,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分析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大、中、小城市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快速公交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可为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以其独有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可有效地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对BRT与常规公共交通进行了对比,总结了BRT的优势;介绍了国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针对我国BRT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快速公交系统即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是由快速公共汽车交通道路网络、快速公交车站、快速公交车、良好舒适的服务运营方式,以及智能公交系统等要素集成的系统。它是一个可以提升传统公交运营速度、可靠性和改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状况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运营体系。城市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一道,构成城市快速公交系统。  相似文献   

11.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库里蒂巴市地处巴西南部,与世界名的大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相毗邻,有230万人口,市中区有160万,是巴两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与我国大多数城市类似,交通梗塞也曾经困扰着库里蒂巴市。但他们没有盲目学其他城市挖地铁和加宽公路(按常规,人口达到150万人口的城市应修建地铁),而是走上了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但有效解决了城“交通梗塞”的通病,并于1995年被联合国授予绿色生态城市。其发展快速公交的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魏涛  金凡 《城市交通》2007,5(2):55-59
雅加达市快速公交系统经过3年多的建设,目前已有3条快速公交走廊投入运营,经过首期线路的运营,使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部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更多快速公交走廊的建成,快速公交网络将初步形成.从雅加达市城市交通环境和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的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总结了快速公交发展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希望对中国城市的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快速公交系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形成大容量、快捷、舒适的公交服务体系,将是承担我国大中城市出行交通的主体,是解决当前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论文在研究城市主干道交通流行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网及交通特性分析、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RT)系统的交通功能及主干道沿线用地特征分析,提出了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RT)系统规划布局的合理站距。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思路和初步行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迅猛发展的小汽车和发展滞后的公共交通系统等相互作用,使北京城市交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受道路条件和小汽车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改善常规公交的投入收效越来越小,而轨道交通建设又“远水解不了近渴“.相对而言,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运量大,灵活和环保等特点.因此,北京把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提到了议事日程.在建设方面,北京的基本思路是:调整策略,推动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加强科研,规划先行;由易到难,由外向内,先试点再推广;优化和整合各种公共交通方式.在科研和实践中,北京将着重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的关系;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与常规公交的关系;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北京目前正在进行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示范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并且已经迈出了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的第一步.这必将对完善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做出积极贡献,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通行能力分析是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设计和优化的基础。基于GI/G/1排队论模型和车站有效停靠泊位数构建了快速公交系统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其参数设置涉及影响快速公交系统通行能力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北京、广州、厦门、郑州等多个中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以使其反映中国各地快速公交系统运营实际。最后以广州、厦门、郑州三市的快速公交系统为例,对上述方法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交通拥堵伴随快速城镇化而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必须以"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才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公交优先"中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人尽皆知,但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漫长的工期,是很多城市无法承受的,尤其是中小城市。通过分析及对比,发现BRT系统是一种具有轨道交通的能力,造价又相对低廉有效的公交系统,是未来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武香林  张永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98-101
快速公交系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形成大容量、快捷、舒适的公交服务体系,将是承担我国大中城市出行交通的主体,是解决当前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论文在研究城市主干道交通流行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网及交通特性分析、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BT)系统的交通功能及主干道沿线用地特征分析,提出了城市主干道快速公交(BBT)系统规划布局的合理站距。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国内第一条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线路在北京开通以来,BRT项目逐渐在国内各大城市遍地开花,目前已经建设运营的有北京、济南、昆明、厦门、郑州等九个城市,其他城市也正在陆续筹建中.因其大容量,高配置.高效率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BRT快速公交俨然已成为公交中的"动车组",不仅全面改善了各城市的交通路况,也让中国进一步发展绿色城市、绿色交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双重发展的高潮期,人口持续向大城市聚集,城市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不强.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选择正确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既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正确决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可持续城市交通的政策措施,如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的行业改革;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最后,就轨道交通,智能交通系统、常规公交和快速公交系统、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方面,对未来10年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意在指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决定了城市的未来,社会各界要共同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城市受建设资金的限制,快速公交走廊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建设成网,形成服务范围较小、可达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多模式交通方式整合的方法,融合公交与轨道交通、自行车和步行多种出行方式,在对外交通相结合、慢行交通相融合、公共空间相契合三个方向进行基础设施完善,从而提高快速公交系统的可达性和覆盖面,吸引其他机动化出行转移,达到绿色可持续发展交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