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国产和进口70#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RK300改性沥青与花岗岩集料的粘附性试验,并通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RK30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以及低温弯曲试验,分析RK300在花岗岩沥青混合料中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RK300可以提高沥青与酸性集料(花岗岩)的粘附性,改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并且在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上明显优于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
橡胶粉与抗剥落剂复合改性沥青性能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岭雄 《公路工程》2015,(3):275-278
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工程增多,为保证其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能,选用花岗岩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比较有利,但是由于花岗岩与沥青黏附能力较差,将抗剥落剂和橡胶粉加入沥青后得到的复合改性沥青能充分发挥材料各自良好性能。通过对该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等性能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该种沥青的掺配工艺。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BM A、水泥复合改善花岗岩粘附性研究。通过室内水稳定性实验,对比研究BM A、水泥、消石灰、TW-1型抗剥落剂和矿粉对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BM A、水泥复合改善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为海南西线高速公路BM A试验段提供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解建光  钱春香  肖庆一 《公路》2004,(2):126-129
试验分析了一种新型的SEBS改性沥青和酸性石料的粘接性能,通过对比发现,SEBS改性沥青与花岗岩酸性骨料的粘附性能与SBS改性沥青都能达到4级。使用石灰石作为填料.可以明显提高SEBS改性沥青和酸性花岗岩集料的的水稳定性能,使用石灰石填料的4%SEBS改性沥青混凝土试件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可以达到浸水前的84%。  相似文献   

5.
根据湖北省麻(城)—武(汉)高速公路沿线多产花岗岩的实际情况,对掺普通矿粉、水泥、石灰和活性矿粉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展开深入研究,并推荐最优的外加剂用于面层铺筑。研究结果表明:外加剂能大大提高粘附性等级,活性矿粉最优;外加剂能显著提高花岗岩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使其能满足规范要求,活性矿粉的效果最佳,消石灰与水泥的效果相当;外加剂能大大改善混合料的长期抗水损害性能,且活性矿粉石灰水泥;掺活性矿粉花岗岩混合料的粘附性等级、马歇尔强度、劈裂强度、水稳定性、长期水稳定性和车辙,均优于消石灰改性和水泥改性,因此建议所依托工程采用活性矿粉作为外加剂。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高速剪切和高速搅拌组合方式的制备工艺对水泥橡胶综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并确定了水泥橡胶综合改性沥青的室内最佳拌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高速剪切时间相同,高速剪切和高速搅拌的顺序对水泥橡胶综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在试验的时间范围内,高速剪切时间对水泥橡胶综合改性沥青性能影响较大,其中针入度、5℃延度随着高速剪切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软化点、弹性恢复随着高速剪切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177℃布氏旋转粘度随着高速剪切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沥青加铺层表面层的工作特性和材料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在室内通过对掺加抗剥落剂的改性沥青采取老化措施后进行延长时间的水煮法试验来判定抗剥落剂对花岗岩与改性沥青粘结力的贡献能力;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试验来评价掺加抗剥落剂和水泥替代矿粉措施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仅采用水泥替代矿粉,加铺层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无法满足要求,而同时掺加Morlife300、PA-1抗剥落剂后,则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比和动稳定度得到大幅提升。试验路近2年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路段的路表未出现剥落、裂缝及车辙等病害,各项路用性能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材料固-液粘附表界面张力基本理论,采用沥青与矿料界面上的粘附功表征二者粘附效果,分析影响油石粘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对盘锦#90沥青,SBS,SEBS,SEAM改性沥青,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及沥青与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矿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接触角进行测试,并对粘附功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料制备温度升高,沥青的表面张力降低,油石粘附效果降低;矿料含水或者矿料表面存在浮尘污染后,沥青与矿料的接触角增大,油石粘附效果显著降低;SEBS改性沥青的表面张力最大,沥青与石灰岩矿料的接触角最小;SEBS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矿料在160℃条件下粘附功最大,油石粘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不同抗剥落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差,导致沥青路面使用质量和寿命下降,文章以花岗岩沥青混合料为基础,采用在沥青中掺加抗剥落剂和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石灰、水泥3种方案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此类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及高温稳定性,为花岗岩沥青混合料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抗剥落剂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该文采用配合比设计阶段向沥青中掺加0、3%的PA-1型抗剥落剂,在级配设计阶段采用0、2%的水泥替代部分矿粉的方式,设计了4种方案进行混合料指标试验,研究了不同抗剥落剂对花岗岩与沥青粘附性以及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水泥、PA-1都能显著提高花岗岩与沥青的粘附性;水泥、PA-1可显著改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低温性以及水稳定性;水泥和PA-1混合使用后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以剪切速率、剪切温度、剪切时间和发育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软化点、延度、软化点差和弹性恢复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推荐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度5 000 r/min、剪切温度185℃、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50 min;采用上述工艺参数制备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更好,储存稳定性也得到较大改善,能满足高温多雨地区对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要求和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延时烘箱老化方法对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时长的老化,探讨采用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评价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可行性,分析了粘附等级和质量损失率指标随沥青老化程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粘附等级与质量损失率两种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老化程度加深,沥青与集料的粘附等级下降,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上升;改性沥青老化后与集料的粘附性能下降幅度较基质沥青小,抗水损能力强;水煮前后质量损失率与粘附等级有稳定的相关关系,且质量损失率量化了粘附等级的评价过程,测试结果客观性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工作特性,以花岗岩AC-13C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替换矿粉和掺加抗剥落剂的方法研究了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其路用性能。通过延长水煮时间和沥青与抗剥落剂共同老化评价了抗剥落剂改善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的优劣性;基于性能目标进行了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水稳性试验、加速老化试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等,并对试验路进行了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受热稳定性良好的抗剥落剂是提高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且MeadWestvaco抗剥落剂施工存储均匀性良好,运营两年后的路面无相关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控制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针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剪切时间、剪切温度以及剪切速率等方面的问题,使用ESSO90#沥青为基质沥青,4303SBS为改性剂,利用三种不同的生产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剪切时间与SBS改性剂的用量有关,一般在45min~2h,剪切温度在170℃~175℃之间,剪切速率6 000r·min-1,上述条件下SBS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抗车辙M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PE和SBS两种改性剂,对比研究了基质沥青、MPE改性沥青与花岗岩碎石的黏附性;加抗剥落剂的基质沥青、加抗剥落剂的SBS改性沥青和MPE改性沥青与酸性花岗岩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MPE改性沥青和花岗岩碎石的黏附等级为5级;(2)掺加MPE的沥青混合料,在60℃条件下的动稳定度超过6 000次/mm,在70℃条件下的动稳定度超过5 000次/mm,在80℃条件下的动稳定度超过2 000次/mm;(3)马歇尔稳定度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提高35%,比掺加5% SBS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23%;(4)浸水残留稳定度达到98%,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提高11%,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5%;(5)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达到97%,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提高8%.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斜剪试验装置对道路4种常用层间粘层结合材料进行剪切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及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层间粘附性能,宜优先选用SBS改性沥青作为层间粘结材料;为进一步探究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剪切疲劳性能,分别对不同温度、不同加载频率及不同应力大小下的复合试件进行疲劳测试,结果表明AC-13C和水泥砼复合试件的疲劳寿命与温度、应力大小成反比,与加载频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对改性沥青性能有所提高的新型材料,已经逐渐的成为改性沥青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将纳米ZnO粒子和橡胶粉同时加入处于熔融状态的基质沥青中,先普通搅拌然后高速剪切制备纳米ZnO/橡胶粉改性沥青。对纳米ZnO/橡胶改性沥青的常规技术指标和温度影响进行对比与评价,同时分别研究橡胶对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纳米ZnO对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以及他们综合改性机理的研究与探讨,并对改性剂材料进行可行性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同时采用搅拌和高速剪切法制得的纳米ZnO/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很好发挥纳米ZnO的特点,改善橡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效果,从而使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特别是高低温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并且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郭铄  李宇峙  张平 《中外公路》2013,33(1):216-218
主要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将应用较为普遍的SBS改性剂与新型TPS沥青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使用高速剪切仪制备SBS与TPS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表明:SBS与TP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抗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建设中使用酸性集料铺筑沥青路面,必须掺加抗剥落剂来增强与沥青的粘附性。文章通过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以及高温车辙试验,对酸性花岗岩掺加水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未掺加抗剥落剂碱性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掺水泥抗剥落剂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可应用于公路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应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评价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现有评价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来评价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并对相应的试验仪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应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实测了7种SBS改性沥青的Tg,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沥青混合料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物理意义明确,测试方法简便,与混合料的测试结果相关性较好,适合于评价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