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本文研究用电子膨胀阀(EEV)实行蒸发器供液量调节,测试制冷剂过热度对制冷能力、功率因数以及蒸发器供液量调节回路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怎样控制电子膨胀阀不同的干扰值以及干扰值的产生对调节回路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电子膨胀阀在船舶冷藏集装箱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明 《机电设备》2001,102(6):21-24
作为电控元件,电子膨胀阀具有传统的热力膨胀阀所不具备的精度高,动作快速且准确的优点。配合新型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和大幅度地提高节能效果。文章介绍了电子膨胀阀及电子膨胀阀控制蒸发器过热度的几种控制方法,探讨了在船舶冷藏集装箱中应用该技术的可行性、发展前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此文提出,用电子膨胀阀调节蒸发器流量,适合船用冷藏集装箱制冷系统,并可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同时提出应用模糊PID方法控制冷藏集装箱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可以达到优化系统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热力膨胀阀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热力膨胀阀和蒸发器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它直接影响着制冷效率和运行安全。论述热力膨胀阀特性和蒸发器特性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提出在运用中应注意选择感温系统温压系数(ΔP/ΔT)大的热力膨胀阀,必须使其与蒸发器容量匹配并随机调整热力膨胀阀静过热度才能促使制冷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5.
杨杰  高洪涛  孙建波  王浩亮  郭晨 《船舶工程》2019,41(2):52-55,100
为实现船舶多联式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以某集装箱船的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其中,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采用静态模型,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动态模型,同时基于流体网络法建立管网模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运算,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仿真数据与实际参数基本相符。因此,船舶多联式制冷系统的动态建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船舶多联式制冷系统的动态仿真,以某集装箱船的制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其中,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采用静态模型,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动态模型,同时基于流体网络法建立管网模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运算,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仿真数据与实际参数基本相符。因此,船舶多联式制冷系统的动态建模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一、电子膨胀阀自石油危机以来,不论陆用还是船用制冷装置,都特别强调节能化.因此,构成制冷装置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及风机等,每年都有许多改进.膨胀阀在制冷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以往使用的温度自动膨胀阀,借助于机械控制手段,在许多方面都不能适应温度或负荷变化,特别是在低温制冷情况下,由于膨胀阀温包内的压力变化减小,出现了阀工作压力减小这一基本问题,导致控制不稳定,出现过热度过大,引起制冷能力下降,还会造成冻结品乾耗或液击,给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  相似文献   

8.
船舶制冷装置的常见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船舶制冷装置的常见故障机理、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和处理.从压缩机启动频繁、冰塞、蒸发器性能降低,压缩机运转不停等方面阐明各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并着重从船舶制冷装置操作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避免上述故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前言(略) 1.火焰检测器正如上一篇介绍的那样,火陷检测器对于燃烧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和维修时应十分慎重.下面介绍一下各种火陷检测器的使用要点. 1-1硫化镉(CdS)火焰检测器 (1)安装位置应使燃烧器在正常燃烧状态时CdS的电阻值最小并且稳定不变. 为了检查安装位置是否满足这个条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使燃烧器处于运转状态,从CdS元件两端引出两根引线连续测试,观察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扼要地叙述下列蒸镏法淡化方面的一些新发展:主管泡沫式蒸发器(VTFE),蒸汽压缩式蒸发器(VC)、卧式铝管多效应蒸发器(HATME)、降膜多级蒸发器(FF-MSF)、直接接触冷凝式多级闪发蒸发器(DCC-MSF),多效应叠置式蒸发器(MES),多级控制闪发式蒸发器(MSCF)和多级闪发——流化床蒸发器(MSF/FBE)。评价各淡化方法经济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归纳在三个表内:初级投资(造价)、耗能费和运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1.
带中间渠道船闸运转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中间渠道的分散梯级船闸是高坝通航建筑物的布置型式之一,它具有调度灵活、通过能力大等特点。但其上下级船闸采用不同运转方式时,所产生的非恒定流水流条件十分复杂,严重时将影响船舶(队)停泊和航行条件,还会对船闸运转及人字闸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1:40的水工概化模型试验,对断面为规则的矩形中间渠道进行了上下级船闸单独、同时与错时灌泄水3种运转方式渠道内的水力特性研究,否定了船闸同时运转方式;对渠长2 000 m和1 400 m在特定条件下的船闸错时运转方式,找出了最佳错开时间;对3种运转方式的水力要素进行综合对比后,最终推荐采用先泄后灌运转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此文就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膨胀阀开度等方面,从理论上分析船舶伙食制冷装置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改造的原因   我公司煤矿装船泊位储料仓采用振动给料机恒速向装船胶带和装船机供料。原振动给料机控制电路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图1),由选择开关S1决定。S2是手动方式的起动按钮,K1是自锁触头,K为中控室发出的自动方式的指令。K2为联锁触头,F1和F2为热继电器的辅助触头。继电器K2、接触器K3和时间继电器K4组成了振动给料机能耗制动的控制回路。电动机M1和M2启动后,使给料机恒速地振动进行供料。由于煤的种类、温度、粒度的不同,煤种呈干爽块状时,流量较大,煤种呈湿润粒状时,易粘附在料仓壁上,造成流量太小。  相似文献   

14.
1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日照港煤二期翻车机系统存在故障率高和操作复杂等问题:(1)在自动作业过程中,任一环节发生故障,待故障排除后,所有设备必须返回到起始位置才能重新启动自动循环,流程的空运转时间长。(2)定位车第一循环手动落臂、挂重车、退到起始位置后,还必须再手动开钩、前进、抬臂、返回,才能转换到自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船舶冷库制冷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利用喷射器代替高温库蒸发器和中温库蒸发器出口蒸发压力调节阀(背压阀)的制冷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回气压力,使压缩机的功耗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研究2种喷射器代替背压阀的方案对该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不同环保工质(R134a、R404A、R407C、R407F、R410A和R507A)对2种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方案二的性能远好于方案一;在给定的工况下,方案二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与原制冷系统相比分别提高34.95%、47.69%、38.02%、38.56%、50.37%和43.36%。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高温冷库蒸发器和低温冷库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对方案二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用跨临界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建立动态模型,模型中蒸发器采用移动边界模型,气冷器采用集总参数模型,引射器使用1-D恒压混合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动态模型,分析系统各参数在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及引射器尺寸阶跃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对压缩机转速变化更加敏感,系统参数耦合作用强,并且动态响应中存在逆向响应。本文研究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船用跨临界CO_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建立动态模型,模型中蒸发器采用移动边界模型,气冷器采用集总参数模型,引射器使用1-D恒压混合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动态模型,分析系统各参数在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及引射器尺寸阶跃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对压缩机转速变化更加敏感,系统参数耦合作用强,并且动态响应中存在逆向响应。本文研究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集装箱化的飞速发展,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的货运量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同时在种类上也日趋多样,并且逐步扩大到一些高级商品,诸如,冷藏与冷冻肉类、容易腐败的鱼类、蔬菜、水果、彩色胶片、药品和电子元件等。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显然需要有精密的温度控制与安全可靠的制冷装置。日本邮船与三菱重工两公司联合研制的海上运输用电子控制制冷装置与传统的制冷装置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以电子恒温器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2)主要功能部件在运转中能进行故障保险,且有备件; (3)电动机高度可靠, (4)由发光二极管(LED)显示运转状况,便于维护保养。许多现场操作表明,这种电子控制的制冷装置操作方便,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1.前言在冷冻机或空气热源的热泵中,当温度在0℃以下时,湿空气如与蒸发器传热表面接触就产生结霜并逐渐增长。结霜量的增加具有会使传热量减少等各种害处,但对传热面上产生结霜进行正式的研究那还是比较近的事情。结霜现象是热量以及介质同时传递的非定常现象,空气侧的温度、湿度、风速以及冷却面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表面式海水蒸发器中减小水垢热阻的方法,还不大有效,原因是缺乏有关水垢热物理性质和相成分的统计资料;对水垢的沉淀过程本身的研究也很不够。海水蒸发器中水垢形成是在热液条件下多元系统过饱和溶液结晶的复杂过程。因此,当研究水垢结晶增长的条件时,必须考虑到化学成分、被蒸发的盐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以往在确定水垢相成分方面所作的研究,大多基于用化学分析法得到的数据。这些研究多属于假想性的,因为这些研究无法考虑海水中所含的大约40种微量元素(其重量百分数在1.1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