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拥堵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拥堵路段收费引导和调节交通流量在路网中均衡分配,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以Sioux Falls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最优模型,将收费额度转化为时间成本计入路段阻抗中,以系统出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路段拥堵收费下的均衡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无法将交通量转移出境的拥堵区内实施小额收费可以减小出行总成本,随着收费范围的扩大和收费额度的增加,出行总成本将快速升高。  相似文献   

2.
交通部综合规划司提供的统计分析资料显示,2005上半年我国公路交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1)公路货物运输全面增长。2005年初以来国民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原煤、原油、钢材等能源、工业原料的运输需求持续旺盛。1-6月全国公路运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63.1亿t和4086.9亿tkm,分别同比增长7.9%和11.3%,其中公路货运量增加4.6亿t,占全社会货运量增量的66%。  相似文献   

3.
为提取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结构特征,选择网络总体特征、空间组织、运输联系以及货物种类生成等指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考虑实际运量的区域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云南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实际运单提取7 291条大宗货物公路运输数据,分析了云南省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的组织结构和货运节点运输联系的空间分异特征,验证了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云南省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密度为0.023,平均度1.759,特征途径长度2.494,平均聚类系数0.162,为典型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运输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疏松,但运行效率较高,呈现"多中心"空间格局;滇中城市经济圈存在小范围的联系强度集聚区,而滇西边境地区之间的点联系强度差异显著。同时,运输网络空间组织呈"散点"布局,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小。整体上,云南省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存在5条货运量较大的关键运输通道,并呈现以腾冲、昆明市辖区为主的"双供给中心"发展格局,供给节点货运量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呈"供少需多"的特征;从大宗货物种类的生成特征来看,钢材货物运输的轴辐式指向显著,金属矿石、能源类运输的向心性指向明显,机械设备运输主要集中于滇东地区。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0,(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交通拥堵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开始向郊区发展,并向城市公路网蔓延。运用交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公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为基本研究视角,选取宁波市作为案例,探讨公路网交通拥堵核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宁波市公路网某节点的路段拥挤度大于其所属道路的拥挤度临界值,这个节点处就会存在交通拥堵。并且交通拥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宁波市的交通量的增长是随着GDP的波动而变化的,且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社会经济的单位交通量随着GDP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当公路网某节点的路段拥挤度大于其所属道路的拥挤度临界值,这个节点处所形成的局部网络就会成为路网的拥堵核。在针对宁波市公路网交通运行状态的研究中,拥堵核的识别方法能准确识别出公路网中的拥堵核,真实地反映公路网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为解决冷链货物配送时效性较差、顾客满意度低以及配送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研究了以总成本与满意度为目标的冷链物流车辆路径优化方法。采集并拟合了工作日、节假日、双休日交通拥堵指数趋势图,得到道路交通拥堵时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不同时期、时段内道路路段节点之间的实际通行时间计算方法;设计了配送员薪资与工作强度相结合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的配送员满意度评价模型。考虑随机需求、满意度和时间窗等约束,构建了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模型;针对多目标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改进的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算法搜索过程中充分利用其算子的自适应性,有效平衡了NSGA-II算法大规模寻优与耗时之间的关系。以经典的Sioux-Falls交通网络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①考虑配送员满意度模型后,在工作日、节假日、双休日总成本分别增加了2.05%、1.93%和1.16%,但配送员满意度分别提高了39.43%、46.26%和57.37%,顾客满意度平均提高了1.16%、4.76%和9.75%,运输时间缩短了2.42%、7.34%与8.41%。②以配送总成本最小为主要目标时,当需求变动(即随机需求的标准差σ=1,2,3,4,5)时,得到的缺货成本比未考虑随机需求模型的结果分别增加了0.79%、0.89%、0.93%、0.94%和0.95%,印证了顾客随机需求对企业配送成本产生的影响。所提模型和算法为冷链物流管理中提升配送员和顾客满意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中欧班列运营效率,依据"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欧班列发展规划,以西部通道货源吸引区域为研究范围,以货源城市与目的地之间货物运输的总成本、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可持续联运枢纽配置模型。其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由车辆在路径上和枢纽上消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构成。根据货源城市到目的地的货运量、公路货运网络、铁路货运网络等参数,进行了联运枢纽选址和运输方式选择的决策。进一步采用改进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模型求解,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决策者选择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多目标联运枢纽配置模型的解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目标权重选择下,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能够搜索到模型的满意解,从而实现国际运输优化。  相似文献   

7.
货物运输联系网络的空间特性能够为区域物流规划与货运交通组织提供基础依据。为高效提取城际货物运输联系的复杂交互关系,基于空间尺度重构理论,在提出货物运输联系网络构建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网络空间组织过程及网络层级结构两个角度揭示了货物运输联系网络形成的动态性特征,并以云南省为实例地区进行演示;进一步在考虑交通因素的前提下,选取相关性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工具,从强化运输联系和提高运输网络稳定性的角度对其空间组织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货物运输联系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地域集中性和区域择优性的复杂作用过程,它的节点倾向于与其地理空间邻近的省外城市以及省外区域经济中心取得首位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网络层级的降低,网络中关键节点的控制力逐渐转移至次级节点,致使城市功能和作用的空间分异趋于均衡;(2)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等级及可达性的变化对城市间货物运输交流的强化作用较弱,运输能力的提升才是其空间组织优化的关键;(3)城际货物运输对网络中关键节点的依赖程度极大,网络层级越高其对蓄意攻击的抗毁程度越低,提升核心网络中关键节点的抗毁性,能够优先实现平衡网络整体连通性和提高货运系统稳定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下称“先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利用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智慧城市配送的创新思路,可提升城市物流的运行效率,形成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支撑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以先行区的地下物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地下物流规划建设可行性,得出先行区内的大桥组团适宜发展地下物流系统的结论;对大桥组团内地下物流的需求进行预测,据此设计了地下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物流节点、物流廊道、运输设备和技术参数等;对研究难点——地下物流廊道建设形式开展了详细设计,以此制定了地下物流近期建设方案,为先行区的智慧城市配送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食品冷链、生鲜电商等蓬勃发展,国家对药品、疫苗等生物制品运输安全的逐步重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2886亿元,其中食品冷链连物流需求总量1.887亿t,果蔬冷链需求量9914.4万t,肉制品冷链需求量3345.6万t,水产品冷链需求量3867.2万t。  相似文献   

10.
陈慧  胡万杰  陈一村 《隧道建设》2022,42(8):1420-1427
为解决地面地下物流系统耦合运作下的货运性能评估问题,根据城市物流特征刻画一体化网络设施形态,提出地下货运载具设计依据与多式联运成本测算方法,基于案例,对一体化网络运输成本、总运力、流量配置和交通安全外部效益在不同地下运载速度、发车频率和设施容量参数下的动态表现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1)路网与地下物流网络的立体协同有利于城市物流降本增效; 2)与运载速度相比,地下枢纽节点的处理能力和干线隧道的通行能力对一体化网络服务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当前城市物流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不良影响,提出将物流系统从地面转移至地下,建立一种新型物流系统——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城市物流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新型地下物流系统,首先,依据城市物流需求情况对城市进行区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物流系统的主干线路规划设计;然后,在充分考虑地下物流内部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对干线路段物流系统的运输管道断面进行分舱布置,实现"干线共同运输,支线分散运输"的理念,达到不同货物按舱运输、高效运行的理想效果;最后,通过理论分析,验证建立新型地下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发展前景性以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主导的角度探讨城市闭环物流网络设计问题。首先构建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组成的3层城市正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然后沿着正向物流网络的逆向流动,在物流园区中新建再处理工厂,将配送中心扩建为配送/回收中心,以此来构建城市闭环物流网络;接着提出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由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输费用各设施的运作费用组成,优化目标是使整个城市的物流费用达到最小,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权戈冰 《桥梁建设》2012,42(Z1):23-27
粉房湾长江大桥及引道工程是连接江津与重庆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全长6.066 km.根据项目所处位置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将该通道设计为由1座长江大桥、2座长隧道、3座立交共6个节点工程相互连接构成的道路.6个节点依次为:粉房湾长江大桥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桁梁公轨共用斜拉桥结构,津西立交采用迂回式四路交叉立交,艾坪山隧道采用小净距+分离式的组合式隧道(双向4车道)、江洲立交采用定向匝道和环形匝道互相组合的五层组合式立交、打雷嘴隧道采用连拱+小净距+分离式的组合式隧道(双向6车道)、小塆立交采用单喇叭+部分子叶式复合单喇叭组合完全互通立交.该项目全线考虑轨道通道,长江大桥与隧道采用公轨共建预留.  相似文献   

14.
薛冰 《商用汽车》2013,(15):118
物流企业如何高效的完成运输任务,让货物运输的各个环节达到最优效果,快速反应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整个运输链的效率,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运输载体的高效运作。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宣布将携手多家快递公司成立新公司——菜鸟网,建成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h内送货必达。依照"菜鸟网络"的规划,一位深圳客户购买北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以集装箱卡车运输为主的港口公路集疏运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集装箱港区逐步提出一种新的可持续 发展运输模式———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港口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针对上海外高桥至嘉定线的地下物流系统布局方 案,根据预测的外高桥港区港口公路集疏运交通量,从碳交易、时间、成本3个角度,建立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以此分析在集装 箱港区实行地下物流系统的合理性; 利用Lingo12求解获得综合运输网络运量的分配,得到引入地下物流能够降低成本支出的结 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此外,对碳交易价格和地下物流系统运输单价的合理区间进行讨论。 试验结果可 为地下物流系统建成后货物配送计划和实现综合运输网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屈川翔  熊志为  冯鑫  马保松 《隧道建设》2018,38(10):1688-1697
为建设适合武汉地区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并结合武汉地区的物流工艺和空间要求,运用调研分析、数值回归分析、SLP等方法,从地下物流建设的必要性、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融资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物流节点选址及线路布置等方面,对武汉地区城市地下流物流系统可行性研究中的选址、布局、施工技术等问题进行探讨与趋势展望,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在武汉地区修建地下物流系统将承担整个武汉地区40%左右的货运量; 2)采用单线管道设计时,管道内径为2 800~3 500 mm时经济性较好,管道内径为2 800 mm时,为最优选择; 3)地铁的融资租赁模式对地下管道物流系统的建设融资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4)在站点布置上,应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目的地和仓库等形成网络状结构; 5)应选择集装箱型地下物流载运工具来完成城市货物的运输,在施工方法上应选择盾构法、顶管法等非开挖技术; 6)地下物流系统是未来智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将其进行实际运用并与未来智能化城市建设相融合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峰期间常发拥堵点交通需求过大、周边关联交叉口交通负荷分布不均的问题, 研究了面向常发拥堵点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通过对常发拥堵点的车流进行追踪与溯源, 根据交通量关联度确定信号协调控制范围, 然后基于路径的流量分担率与路段平均饱和度识别信号协调控制范围内的关键路径。基于宏观基本图理论, 考虑关键路径对路网运行状态的影响, 构建边界交叉口主动限流控制模型。同时, 利用元胞传输模型描述交叉口与路段的运行状态, 以关键路径通行能力最大化和进口道饱和度均衡化为信号控制优化目标, 建立均衡路网交通负荷的信号控制优化模型。以武汉市发展大道青年路交叉口以及关联交叉口为对象开展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虽然本文方法下的边界交叉口车均延误增加了6.8 s, 但常发拥堵点的车均延误降低了15.7 s; 关键路径的车均延误减少72.6 s, 平均排队长度减少26.1 m。并且, 路网整体的车均延误降低14.7%, 驶出车辆数增加26.6%, 验证了提出方法缓解常发拥堵点交通拥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中的一个关键性节点,其是车流及人流汇合、转向、分离的关键节点,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城市道路约80%的交通拥堵均与交叉口不合理的交通组织有关。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叉路口的拥堵现象,有必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对道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以期能为相关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就目前道路交叉口存在的拥堵问题,交叉口优化设计原则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具体设计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天河区智谷片区地块开发在即,现状道路出入不便,东西向完全没有出路。天健上城出入集中于车陂路及广园路,高峰时段易拥堵。为完善区域内骨架道路与周边高快速道路节点的交通转换以及片区与外部路网的联通,以悦景路建设项目为背景,结合交通流量预测,确定近远期区域出行需求,进而匹配对应的车道。同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每个节点的合理方案,来实现缓解区域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北环立交为内环快速与渝武高速相交节点,立交形式为标准的高速公路全苜蓿叶型立交,已营运多年,立交通行能力已不满足现有交通量的需求,拥堵现象突出.改造总体思路为按照城市道路标准提升主线通行能力,消除全苜蓿叶型立交的交织问题,结合主要交通流向新建定向匝道,提高立交的整体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