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互通立交路段广告牌易对驾驶员横向、纵向操控稳定性、视认特性造成影响,进而提高行车风险的问题,现研究了不同广告牌设置参数对互通立交路段车辆行驶特性和驾驶员视认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互通立交路段的广告牌合理设置方案,降低广告牌对车辆行驶的不利影响。基于常用广告牌设置参数,通过SCANeR驾驶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广告牌设置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车辆运行速度、横向偏移量、方向盘转角、注视频率、扫视频率等指标,对广告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通过各指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各广告牌设置参数对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今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路段广告牌设置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入口区是影响立交整体运行的关键点段,为了减轻入口合流区的拥挤、提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整体效率、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交通需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要采用一些交通管理控制措施。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入口区域的特点,本文对高速公路网可靠性作用较大的互通立交匝道和主线的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合流区的几何和交通特性,对匝道和主线分别提出了不同管理控制策略,即:高速公路匝道入口控制策略和主线车道运行约束策略。  相似文献   

3.
用根据交通噪声传播规律和声学原理研制开发的《城市道路立交隔声屏障设计系统》对三义庙立交隔声屏障进行声学设计,并从隔声屏障的结构安全,对行车的影响,耐久性能,易施工尾以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玲  刘建蓓  马小龙  刘玮蔚  王元庆 《公路》2023,(11):182-191
为研究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合流区行驶速度特性,采用基于无人机视频的实时交通参数获取方法,提取试验路段全样本高精度时序速度数据,对比分析互通立交分流区和合流区车道级速度分布差异;研究不同车型速度特性;针对时序数据的长期依赖问题,构建基于时序Transformer的车道级行驶速度短时预测模型,运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对误差指标(MAPE)对比分析不同车道的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分/合流区施划虚实线两侧客货车道切换过程中,速度变化幅度最大,且2个车道速度离散度最高;分/合流区速度分布基本符合内侧车道实际运行车速比外侧车道高的特性,但合流影响区加速车道较相邻主线车道速度统计值高;主线最高限速值与各车道85%分位车速平均差值为11.77km/h;两种车型速度分布总体呈现双峰特征,且小型车速度分布更为离散;最终所构建的模型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8.35%,平均绝对误差为0.996km/h。上述结果表明:在工程设计、安全设施布置优化等方面需考虑客货车道的速度顺适过渡以及加速车道和相邻主线车道的速度协调性关系;主线限速标准对于互通分/合流区并不完全适用,驾驶人车速控制主要受行车环境和驾驶需求影响;...  相似文献   

5.
史静  沈穗娜 《中外公路》2011,31(4):309-314
依据影响互通式立交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汽车行驶特性和驾驶员反应特性,对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计算得出了合理的变速车道长度.弥补了JTG D20- 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规定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载货车轮胎噪声在交通噪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研究载货车轮胎声辐射特征,对轮胎降噪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中在分析载货车轮胎噪声的方向特性与发声机理的关系基础上,对5种花纹形式的载货车轮胎进行了近场声压试验,提出噪声圆度作为噪声方向性判定方法,探讨了不同花纹对轮胎噪声转折频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轮胎噪声在不同频率和车速下的方向特征。结果表明,载货车轮胎噪声具有较强的方向性,胎侧声压比胎后声压约小10d B(A),低频区主要为振动噪声,方向性弱,高频区主要为气动噪声,方向性强;其转折频率明显受轮胎花纹的影响,但行驶速度基本上不影响噪声方向特性。  相似文献   

7.
立交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特性及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立交作业区交通组织的复杂性,从驾驶员特性、道路特性、车辆运行以及交通流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以在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和保证交通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马春燕  王钧利 《公路》2005,(7):199-202
选取了西安地区平坦且周围环境开阔的几条高速公路,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同车辆(大卡车和大客车、中卡车和中客车、小型车)的源强噪声、速度进行测试,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上不同车型源强噪声及速度遵循正态分布。得出其所产生的源强噪声、速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布区间;与经验方法所得数值比较,实际上大型车和中型车速度普遍提高而源强噪声下降,但小型车速度提高,源强噪声增大。说明路况等级提高,新车增多、车辆性能改善,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源强噪声、速度也在发生变化。将以上研究结果应用于交通噪声预测及其研究中,能更切合实际,更科学地进行环境评估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李芳  陈富强  吕静 《中外公路》2007,27(6):194-19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交通流组成的复杂以及相互之间在行驶过程中的不同行驶特性,当机动、非机动交通流混行时,它们之间会产生制约,从而降低整体的快速、顺畅通行。文章提出用扁平苜蓿叶式混合式立交、环形混合式立交把具有不同行驶特性的交通流分离,以减少干扰和冲突,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立体交叉中各种交通流相互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廖瑞  陈明 《公路与汽运》2020,(1):98-101
基于长沙市湘府路大桥区段交通组织较复杂的情况,根据周边限制条件和交通情况设计3种立交方案,从交叉口情况、占地方面、对地块和景观的影响、投资规模等方面对3种立交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优选湘府路大桥互通立交设计方案。通过对这种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城市建成区互通立交建设中需考虑的因素,探索立交选型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交通量、互通式立交相邻侧构造、交织段、司机驾驶、交通标志布置以及经济、地区7个因素对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最后,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  相似文献   

12.
以邯郸市中华大街-南环路立交为例,结合立交的设计过程,对立交方案的交通功能、工程投资、占地拆迁、立交线形、噪音影响和景观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了半苜蓿叶半定向的立交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人因工程学"的内涵,阐述了将"人因工程学"引入城市立交工程设计的意义,并通过对驾驶员行驶立交时的心理特征分析,论述了引入"人因工程学"理念,对构建人、车、立交相协调、和谐的交通环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枢纽型机场是中枢航线网络的节点,是航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现阶段国内大型机场均进入新建和扩建高峰期。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具有旅客流量大、出行方式多样、组织流程复杂等特点。如何分析陆侧道路系统;如何组织高效便捷的陆侧道路交通;如何拟定科学合理的道路方案,是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问题。该文通过对首都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根据首都机场航站区规模和总体布局条件,分析航空旅客交通特性,提出了陆侧道路系统分析思路和原则,引申出来的"三主三辅"、"逐级分流"、"复循环路"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可以为多交通流线、多层面交通衔接转换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也可为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改造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有高速公路路政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在应急事故和紧急救援时所面临的用户定位问题,分析了现行道路定位方式在行驶方向、立交匝道等处精确定位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建立于国家统一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基础之上,包含道路编号、百米桩号、行进方向和传输校验4大要素的路网精细化定位编码标识,并给出了编码规则和标志制作安装方法,使得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能方便快捷的获取精确的道路定位,从而指引管理部门快速反应,为交通应急指挥和紧急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给安顺至盘州高速十二营枢纽互通提出最优改造方案,通过建设条件分析、路网结构分析、上阶段方案分析、路网交通量及互通转向交通量预测、对上阶段方案提出了优化建议,重新拟定了两个互通方案。同时通过路线指标、行车安全、服务水平、公路用地、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的干扰、工程量及造价等比较内容,对各互通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方案一作为推荐互通改造方案,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较大的节约了造价,最后对本次互通改造设计心得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此类互通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成渝地区环线纳溪至宜宾段公路白鹤林复合式互通设计实际,介绍了复合式互通设计主要连接方式,讨论了复合式互通交织段的通行能力,分析了交织车道的布置方案及其特点。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既满足了互通的通行能力,又保证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车辆在B型喇叭立交环形匝道上的交通特性,提出了B型喇叭立交环形匝道线形指标的取值范围(如设计速度、平曲线半径等);通过分析B型喇叭立交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六种提高B型喇叭立交运行安全性的措施;最后建议B型喇叭立交环形匝道宜采用水滴形卵形曲线来布设,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该方法在B型喇叭立交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客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枢纽设计对提高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今后枢纽的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针对北京已建的8座枢纽,从枢纽整体运营、换乘大厅、标志设施三个方面开展满意度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关注要素、换乘设施、采光、商业设施等方面分析了枢纽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枢纽设计应以实现交通功能为主导,有效减少换乘距离是设计中最需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综合交通枢纽道路交通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建设规模大、换乘交通方式多、交通组织复杂、分期实施建设预留等特点,如何合理地进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是枢纽道路交通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以北京南站的道路交通设计为例,在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本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倡导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重点是在局促的用地条件下解决各种交通衔接,建设多交通方式人性化的换乘设施、缩短换乘距离、改善换乘环境,方便公共交通,同时做好配套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分期预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