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使用强夯法对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加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法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垣高速公路地处运城市北东部,全线7、8、9标段均为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从非自重Ⅱ级、自重Ⅱ级、自重Ⅲ级均有分布,对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设计要求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地,阐述了强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对强夯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湿陷性黄土分布情况及特性概念及形成年代 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导致建筑物破坏具有特性的黄土,称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相似文献   

4.
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土挤密桩对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高速公路路基地基进行处理,具有处置深度大、施工简易和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小的特点。对于高速公路中处于厚层湿陷性黄土地段的桥头过渡段路基和高挡墙路基等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路基基底湿陷性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从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原理分析、设计计算、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例4方面对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如果地基处理不当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引起路基失稳,缩短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就成为在这种地质条件下路基施工的关键。以土木至胶泥湾高速公路L10合同段为例,简单阐述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山西省山阴至平鲁(晋蒙界)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湿陷性黄土)填方路段,阐述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密加固的效果。并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具体流程、施工过程检测等几方面分析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要点,以保证强夯法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湿陷等级属于Ⅰ(轻微)~Ⅱ(中等)非自重性黄土,可以通过对路基基底采用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冲击之后对1 m深度范围内土样进行检测,若平均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平均湿陷系数小于0.015,说明湿陷性基本消失;若检测不合格可以通过继续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朝高速公路,非自重Ⅱ级湿陷性黄土,本文结合阜朝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机理,并阐述了如何运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  相似文献   

9.
结合郑州-西安高速铁路项目,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25m的典型路段(潼关和华阴)地区做了直径为25m的浸水试验,试验历时52d,同时采集大量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黄土力学参数.研究发现,该地区黄土浸水后变形较大,从而导致黄土沉降较为严重,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该研究可为沿线大厚度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及防排水措施提供资料,同时也为其它地区同类黄土的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不是所有的湿陷性地基都必须进行处理,根据复合地基的受力机理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大于桩间土承载力取值时,不应累计其湿陷量。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复合地基湿陷量的计算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此处理方法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1.
美国路基土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基土回弹模量是表征土基强度的力学参数,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对路表弯沉和路面设计层厚度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回顾了美国地区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室内试验方法、预估本构模型及室外试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做了评述,指出了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现象的普遍存在和判别手段、判别方法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多级荷载回归法,并提出基于落锤式弯沉仪(FWD)的脱空临界线判别法,结合Winkler地基上的多块板有限元体系和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接缝传荷、现场基础强度对板角弯沉的影响。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现场实际情况,并适合于现场指导施工或大量数据的批量处理。  相似文献   

13.
考虑相变作用的冻土路基应力与变形分析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控制方程,考虑水分转化为冰的相变作用对土体瞬时变形和蠕变变形的影响,建立路基应力和变形的二维数值方程,并通过1月份的路基冻胀力学模型,分析冻胀带内水分相变引起的路基应力和变形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冻胀区域一定的情况下,冻胀率的大小决定了路基表面应力和变形的极值大小;竖向位移的最大值在坡脚处产生,并向路基中部和左侧边界逐渐递减;随着冻胀率的增加,路基表面裂缝有从坡脚向路中发展的趋势;路基表面产生最大拉应力的位置与最大竖向位移的位置基本吻合;路中所承受的拉应力主要发生在水分集聚的相变带范围内.结果表明,相变作用是引起路基发生冻胀病害的直接因素,分析路基应力与变形的分布规律是研究多年冻土路基破坏机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中单纯依靠指标数据赋权而忽略了指标自身对评价的重要性等弊端.在等级评定中,通过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到等级所属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北京现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明将改进的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PFWD快速检测路基承载力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与贝克曼梁的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PFWD弯沉与贝克曼梁弯沉的关系,得出两种弯沉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FWD可作为新型的路基承载力的快速检测和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路基不均匀沉降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土工格室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通过对土工格室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分析及实体工程研究,表明土工格室复合体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是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青藏铁路五道梁低温冻土区进行了片石护道路基新结构和土护道路基结构的实体工程试验,以确定路基修筑对温度场的影响.对测试断面冻融循环的地温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2004年片石路基左右路肩孔冻土上限处,年平均地温分别低于土护道路基相应位置0.12℃和0.14℃.2005年片石路基左右路肩孔分别低于土护道路基相应位置O.65℃和0.03℃,冻土上限以下地温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片石护道和土护道路基冻土上限均存在不对称性,但随着时间发展,片石护道路基最大融化深度位置基本接近或超过天然地面,且冷生过程还在继续.该区域的片石护道路基新结构能够有效发挥降低地温、主动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工格室和土工网改善基床动态性能模型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分别使用土工网和土工格室加固基床的5组动态1:1模型试验。为了反映列车荷载对基床的长期作用,每组试验均进行了100万次的重复加载试验。测试了动应力、弹性变形、永久变形等反映基床动态特性的参量,研究 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和永久变形随动荷载而变化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关关系。分析比较了土工网和土工格室改善基床动态性能的效果,并对效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FG桩复合地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如水泥土、桩帽网、和桩板方案对沉降规律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地基处理方案为水泥土方案时路基沉降量最大、桩土应力比最小,地基面有明显沉降盆;桩板方案时路基沉降量最小、桩土应力比最大、地基面沉降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软土地基上路基沉降的理论计算和观测数据研究,计算路基顶面需要的抛高量,结合行车安全舒适的要求,得到进行路基预抛高的实用计算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