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该文针对"淄博市南郊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管道"位于张南路车行道下,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管材,施工中造成路面灰土层裂缝等情况,介绍了车行道下给排水管材选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排水路缘石在透水性路面铺装边缘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行道排水沥青路面和透水性人行道铺装在城市道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边缘排水系统是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泥混凝土排水路缘石,作为边缘排水系统能够同时收集车行道和人行道透水性路面铺装中的雨水,适用于车行道和人行道均采用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 四、计算举例 (1)主干道的车行道:长1500m、宽10m,共15000m~2,分3个单元检查。第一单元5000m~2,破损面积100m~2;第二单元5000m~2,破损面积135m~2;第三单元5000m~2,破损面积400m~2。该车行道的完好率=(1500×10-(100+135+400))/(1500×10)×100%=95.8%按指标,该车行道定为合格级。 (2)某路路基及排水设施各20个单元,各单元得分见下表: 路基及排水合格率=(2×20-(1+0))/(2×20)×100%=97.5%按指标,该路路基及排水设施定为优级。 (3)某桥:钢筋砼T型梁结构  相似文献   

4.
袁毅  彭最 《桥梁建设》2023,(1):9-15
武汉汉江湾桥主桥为(132+408+132) m中承式连续钢桁拱桥,桥面车行道按双向6车道布置,并预留拓宽至8车道条件。主桥拱肋采用变高度N形桁式两主桁钢桁架结构。主桁标准间距34 m,汉口岸边跨受限于总体线形,主桁间距由34 m变化至39.5 m。主桁中支点附近下弦杆根据受力要求采用Q690qE高性能桥梁钢。车行道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车行道桥面下U形纵肋与钢桥面采用全熔透焊接设计。通过主桁节点弯折、钢桥面横坡变化等构造措施简化了主桁、联结系、桥面系的空间关系,降低了杆件制造难度,实现了桥面结构的曲线变宽。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市长安街西延工程已经获批,从石景山古城大街到门头沟三石路将按照城市主干道建设。长安街西延工程东起石景山古城大街,西至门头沟三石路,全长约6.46 km,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隔离带等,整个道路宽60~80 m,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长安街西延道路将横跨丰沙铁路及永定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07,(1):78-78
在2006年10月29日,英国承包商May Gurney在英国Norfolk的All主干道上安装了一座45m的单跨预制过街天桥。该过街天桥是Attleborough支道改善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把道路从单幅车行道拓宽为双幅车行道。该过街天桥由Faber Maunsell所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100名(30±5岁,男女各50名)普通市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观看道旁绿地、中分带绿地、人行道、车行道前后的生理指标(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和心理评价指标(园艺疗法心情变化图)变化状况,验证不同类型的道路景观要素对人体健康和情绪效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人体的正性情绪发展和身心放松状态促进作用的强弱为:道旁绿地中分带绿地人行道车行道。4种道路景观要素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效果是不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研究的试验数据一致支持道旁绿地对人体有多重积极的影响,尤其对人体的身心放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分带绿地与人行道的效果居中,但中分带绿地的促进作用更积极;车行道的效果最差,对人体的积极影响最小,不易使人趋于平和舒适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含义、原则以及城市车行道路、人车混杂型道路和步行道路的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车行道旋转角速度,行车速度,超高渐变率,路面宽,路面排水等几何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直线缓和段和超高缓和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永久变形也称为混凝土的永久变形(收缩、徐变、温度变形),它会使桥梁的车行道发生起伏,在伸缩缝处产生折线,从而使车辆过桥的安全、桥梁本身的工作条件、使用寿命以及桥面线型等都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山区集散二级公路交通组成复杂,沿线开口多,路侧行车干扰大,支路口无序接入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接入口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按照交通特征等将接入口分为3种类型,提出了接入口安全保障对策,并以云南某二级公路为依托工程,对接入口改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采用的接入口安全处置对策,对山区集散二级公路接入口的建设、管养均能适用,对于其他等级公路接入口处置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双车道等级公路路侧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事故预测模型(也称安全性能函数SPF)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收集了31条双车道公路(总里程约740 km)的事故、交通量和线形数据,采用了泊松、负二项、零堆积泊松和零堆积负二项四种统计概率分布,从路侧事故数、路侧事故死亡人数、路侧事故受伤人数三方面对路侧事故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弹性分析从量化的角度给出了道路几何条件、交通量水平与构成等指标与路侧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路侧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恒  李长城  刘煜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2):139-144,154
首先阐述了路侧安全评价对于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路侧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随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所具有的表达不确定性知识和进行不确定性知识推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安全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逻辑关系,很好地表达变量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可以灵活方便地对系统进行预测及诊断分析,有效地处理专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形,并能够在某些专家意见缺失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结果。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评估某路侧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公安交通管理、医疗救援、保险等不同行业领域。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的视角,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发展趋势、年龄分布特征、肇事者交通方式、职业分布特点等方面,剖析四类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典型问题,旨在明确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未来的挑战,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超  寇越  田林 《交通科技》2020,(2):106-109
为探究城市道路行车轨迹与路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对车辆运行的影响,提高驾驶员行车安全,在某市滨海路进行汽车运行轨迹样本采集试验,使用AxleLight RLU11系列路侧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分车道采集试验路段汽车运行轨迹样本,利用SPSS Statistics对试验路段不同车道车辆运行轨迹样本进行数据处理,绘制不同行车道运行车辆横向距离的累积频率曲线,计算得到汽车运行轨迹与路侧的横向距离D85,通过绘制行驶车辆距路侧的横向距离直方图,得到不同车道的车辆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驾驶员大多数偏向选择在内侧车道运行。根据试验路段内外2条车道车辆横向距离和运行轨迹特性,可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标志设置的路侧安全性考虑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标志是交通安全设施的一种,合理地设置标志有利于交通安全。但它同时又是路侧障碍物的一种,路侧净区内的标志柱对驶出路外的车辆是一个潜在的危害。本文介绍国外路侧净区的概念以及对路侧安全的要求,并建议在满足视认性要求前提下从路侧安全角度出发交通标志设置的考虑和对策。交通标志应首先考虑设置在不易发生车辆驶出路外事故的地方,标志柱可以使用解体消能结构,或者对标志柱进行必要的防护和标识。  相似文献   

17.
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利用其对交警和路政监察人员的敬畏心理,将安全警示装备拟人化,开发出具有超强威慑力、警示人性化的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并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计了双向4车道单侧道路施工工程中使用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交通管制方案和使用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设置临时检查站的交通管制方案。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设置在交通管制现场后,更能强化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主动服从执法指挥,还可以保障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路政监察人员的体力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的基础上,寻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结构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上的应用特点,进行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检测与采集、事故分析、安全评价和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研究,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道路交通网络通达顺畅水平的稳步提升,其交通安全形式依然严峻。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道路的行车安全水平,现首先分析乡村道路的交通事故特征,从“人-车-路-环境”角度系统分析事故诱因,然后基于事故分析结果,从道路本身属性角度出发,提出乡村道路系统设计要求,最后以桂林市某山区乡村道路为例,结合事故数据分析其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适应新时代下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道路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道路设施、交通工程设施、交通管理设施、气候因素、交通环境因素的5类评价要素的指标体系.提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并基于5个要素对路段进行安全等级的划分.结合算例说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的模糊数学方法对道路路段安全的等级进行划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