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公共交通》2005,(2):43-43
汽车防抱制动装置(ABS)是一种具有防滑、防抱死等优点的安全制动调节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制动时方向失控、车轮侧滑甩尾,使汽车在制动时保持平衡,直线减速,缩短制动距离,且因车轮不易制动拖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谈谈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故障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系统。就是汽车在制动过程中防些车轮抱死,避免车轮在路面上进行滑拖(滑移),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3.
涉水驾驶3防     
汽车涉水时,容易发生车轮打滑、熄火、制动失灵等险情和事故。为此,涉水驾驶有三防: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轮胎状态实时监控装置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市面存在的该装置的优缺点,指出被动式轮胎状态实时监控装置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新型的汽车车轮状态监控与报警系统,该系统克服了目前流行的直接主动式的不足,具有小功率无污染,长时间使用等优点。随着汽车行车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该装置必将成为每辆汽车的标准配置,发展前景非常大。  相似文献   

5.
汽车车轮定位快速检测设备能够检测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填补了车轮定位快速检测的空白.该设备可以将一次检测的时间由原来的S30min~50min缩短到5min~10min,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方便、快速的检测设备.汽车车轮定位快速检测台,解决了"大中型汽车在汽车检测线不能够快速检测车轮定位参数"的难题.并突破了传统汽车车轮定位仪不能进行通过式测量汽车车轮定位参数的关键技术,推动了汽车检测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浅谈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工作原理及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念及作用   ABS在汽车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抱死,避免车轮在路面上发生滑移,提高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驾驶员对汽车的控制实质上是控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但是,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必然要受到轮胎与路面之间附着力的影响,汽车的加速和减速运动主要受车轮纵向附着力的限制,而汽车的转向运动和抵抗外界横向力作用的能力则主要受车轮横向附着力限制.ABS就是通过控制作用于被控制车轮的力距,而将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设定的理想范围内.   ……  相似文献   

7.
行驶系统是汽车上的元老派,是从马车,蒸汽车的行走机构演变过来的。行驶系统包括车架,前后桥,悬挂及车轮四部分。行驶系统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是车轮。早在蒸汽车时代,采用木制辐条车轮和铸铁车轮,内燃机汽车出现后,开始用钢丝辐条车轮,1845的开始用实心橡胶轮胎,1888年英国  相似文献   

8.
谐波分析在汽车车轮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汽车车轮检测的重要性.通过运用谐波的数学原理和物理意义,说明了在汽车车轮摆动误差检测中谐波分析如何对摆差值进行进一步分析,给出了谐波的C语言算法和在便携式车轮检测仪中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9.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用于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拖滑,以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并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汽车的制动效能。介绍ABS的基本组成、各组成元件的主要功能及ABS控制关系,论述基于车轮加减速度逻辑门限值控制方法的ABS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载铁路固定辙叉心轨磨耗严重问题,且不同车轮型面对其影响不同,对一个镟修周期内的重载货车车轮进行跟踪测试,选出5条有代表性的车轮型面,应用其与标准75 kg/m钢轨12号道岔距离理论尖端360与480 mm位置处的固定辙叉型面建立轮叉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轮叉之间的接触斑与等效应力情况,得出不同车轮型面通过固定辙叉的过渡位置不同,随着车轮的磨耗,轮叉之间的等效应力逐渐增大,且均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使车轮与辙叉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以DK17A型车为研究对象,基于接触方法及大变形有限元法分析了长大货车球形心盘在一定纵向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当大底架没有上移时,即使施加很大的纵向力球形心盘也不会跳出,车辆能够安全运行.由于线路的不平顺和纵向冲击力的作用,易引起上心盘的上移,当防脱装置起作用时,上移量刚好为13.5 mm,此时防脱板销孔与销轴正好处于接触状态.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当纵向力达到2 800 kN时防脱装置被完全破坏,心盘跳出,大底架与小底架分离,导致车辆脱轨.当纵向力小于2 750 kN时,由于有防脱装置的作用,球形心盘不会脱出.  相似文献   

12.
史建慧 《交通标准化》2011,(11):192-195
汽车超载会严重破坏公路设施,增加公路维护费用,缩短公路使用寿命。构建货车限载自锁装置,将交通管理与车辆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可使车辆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应用Pro/E软件对城市护栏清洗车工作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多刚体运动学仿真软件ADMAS以及动力学仿真软件ANSYS对工作装置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工作装置作业三维轨迹等运动学参数、主要铰接点的载荷特征以及主要结构的力学特性,为合理开发城市护栏清洗设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速400km高速检测列车,建立了刚柔耦合的车辆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车下弹性悬挂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检测列车整备状态车体结构模态参数与车下悬挂设备模态参数间的匹配关系,给出整备状态车体与车下有源设备最佳模态参数匹配原则,确定了车体与车下设备悬挂件最佳匹配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车下悬挂系统的动态响应,有效确定时速400km高速检测列车的最佳车下悬挂方案.  相似文献   

15.
轨道车辆轮对是否需要镟修的传统测量方法操作繁琐,不利于日常检修。利用轮缘厚度及踏面高度两个参数设计了能同时对轮对踏面磨耗量超限和轮对轮缘磨耗量超限做出灯光提示的接触式便携警报装置,给出了机械设计方案和针对轮对踏面及轮缘磨耗量超限的判断方法,并对警报装置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该装置操作方便,能可靠地对轮对是否需要镟修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外制动液加注机在对带ABS汽车制动系统加注制动液时,会因设备内部管路残留的制动液在高真空下气化,从而导致加注机内部真空度降低最终导致汽车制动力下降、制动效果变差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内置阀门式真空加注头,由PLC通过控制电磁阀来驱动气动阀门的开闭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行人保护的最新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活塞结构的主动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该装置能够在200 ms内将发动机罩抬升110 mm,有效地降低了车辆撞击行人时对行人产生的头部致命伤害.该装置不会产生新的硬点,可靠性高且制造成本低,保护效果在实车试验中获得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呈现非对称拉压动态特性问题,构建了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编制了考虑不同吸能元件特性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程序,研究了两辆单车冲击及两列动车组冲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既能有效地模拟拉伸状态下环簧缓冲器的线性加载特性,又能较好地模拟压缩状态下气液缓冲器随冲击速度变化的非线性加载动态特性,即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体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拉压特性;低速与中高速冲击过程中,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冲击模型可依次完整有效地模拟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车体结构变形产生的缓冲吸能动态过程及磁滞拉压特性曲线;列车冲击速度为5 km·h-1时,最大车钩力及组合式缓冲器最大行程均小于缓冲器阻抗力和行程限值,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仅呈现出气液缓冲器的加载特性;冲击速度为20 km·h-1时,最大车钩力为2 900 kN,最大行程为534 mm,防爬器已经触发,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呈现出了气液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组成的连续力学特性,此时车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冲击速度达到25~30 km·h-1时,列车开始发生结构破坏,车钩力陡升;全自动车钩与半永久车钩参数选型能够满足冲击速度20 km·h-1以内的列车车体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electric vehicl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in automotive industry. When involved in accidents, if the batteries of electric cars break, it is likely to cause a short circuit and start a fire. Aimed at this issue, a car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based on torsion spring has been designed. The car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can deform in a particular pattern in a collision accident. Impact energy of the accident is absorbed by the deformatio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mpact force on the batteries. Meanwhil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energy absorption, some crucial parameters of the device can be determined. Furthermore, an impact simulation conducted on ANSYS software shows that maximum safety factors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material of car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is carbon steel. The analysis of “safe space” in the car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shows that the device can prevent battery damage effectively in general circumstances, which mean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 has been verified. Therefore, when applied to electric vehicles, the car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an prevent secondary accid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vehicle security in accidents.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车车辆结构耐撞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已有仿真分析数据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车辆关键结构的耐撞性以及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车辆关键结构的碰撞响应预测方法;其次,通过试验验证了防爬吸能装置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以此模型为基础获得不同壁厚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响应仿真数据;然后,以吸能装置壁厚作为模型输入,不同壁厚所对应的位移、速度、界面力和内能等碰撞响应作为模型输出,将有限元仿真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优化后的数据挖掘模型的拟合优度在0.922以上;最后,为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将碰撞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速度、位移、界面力和内能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10%、4.51%、6.20%和2.50%.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数据挖掘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反映防爬吸能装置的碰撞特性,大幅降低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