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为分析脚印面积和整备质量两种基准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影响,研究利用我国2012年生产的各车型燃料消耗量数据,构造出与第三阶段标准严格程度相当,基于脚印面积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进一步对两种标准体系下行业和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结果进行评估,得出基于脚印面积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对我国自主品牌约束更为严格。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或CO_2排放管理体系,并通过对标准的持续加严来达到设定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为分析脚印面积和整备质量两种基准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影响,研究利用我国2012年生产的各车型燃料消耗量数据,构造出与第三阶段标准严格程度相当,基于脚印面积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进一步对两种标准体系下行业和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结果进行评估,得出基于脚印面积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对我国自主品牌约束更为严格。(上见1502期)基于脚印面积的燃料消耗量标准影响评估根据已有的第三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和研究提出的基于脚印面积的燃料消耗量标准,分别对2012年乘  相似文献   

3.
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到十五批)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作出整车整备质量、纯电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燃料消耗量等相关趋势线,通过对主参数与主性能的梳理与总结,获得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主性能与主参数间的部分规律,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国与伊朗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相关法规的差异,对帮助企业面向伊朗市场出口汽车产品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对比了中国标准《GB 27999-2011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与伊朗标准《ISIRI 4241-2汽油车油耗标准及标签》,介绍了两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伊朗乘用车燃料消耗法规在测试方法方面与中国相同,但对各级别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企业开发出口伊朗市场的乘用车产品时,应考虑开发更高能效的动力总成,以满足伊朗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我国先进汽车节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持续降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国家逐步完善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本文通过对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并对现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进行解析,从而为整车企业应对燃料消耗量标准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汽车节能标准体系中,GB 19578《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是相互支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修订、加严GB 19578《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是对现有乘用车节能管理的完善和升级。此次修订两项国家标准,旨在制定实施第五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苛,越来越多的轻型乘用车企业推出了纯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其中48V 微混合动力系统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市场上某款乘用车,参照拟达到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升目标,计算系统关键部件—皮带传动起动/发电一体化电(BSG)电机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8.
每周新闻     
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二批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其中,符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的有95家生产企业2374个车型;不符合标准的有444个车型,涉及55家生产企业。国家发改委表示,不符合标准的车型将停止生产。去年10月,发改委曾公布了首批新定型乘用车产品的燃料消耗量,其中涉及34个企业的409个车型,均为达标产品。不达标产品超过了10%。  相似文献   

9.
信息专递     
<正>63款车型达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继2010年6月8日,交通运输部以《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为依据,公布首批44款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之后,7月6日,再次公布了第2批63款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这63款车型来自17家企业,分别是: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3款)、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2款)、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款)、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15,(2):80-94,96,107
<正>2014年度,C-NCAP管理中心在进行车辆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新增了车用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至2014年12月25日,2014年度第四批14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及首批24款车用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试验全部完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12月26日在天津公布了该批车型及儿童约束系统产品的评价结果。2014年度第四批14款车型包括1款小型车、6款A类乘用车、4款B类乘用车和3款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 19753—202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32694—202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GB/T 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等3项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2018年12月20日,本年度第四批7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全部完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5日在天津公布了该批车型的评价结果。2018年度第四批7款车型包括2款A类乘用车、4款SUV车型和1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其中3款车型为企业自愿申请评价。最终,有4款车型获得了5星级评价,2款车型获得了4星级评价,还有1款车型则是获得了2星级评价。其中,荣威RX8的综合成绩最高,得分率为87.7%。比亚迪唐DM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电安全满足要求,并顺利获得了5星级评价。下面,笔者对本批车型的成绩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每周新闻     
中国启动汽车燃料消耗挂钩财税政策研究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工作组第四次暨基于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财税政策研究会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并听取关于建立与汽车燃料消耗量挂钩财税政策建议。会议原则通过了《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标准草案,并启动了与标准挂钩的财税政策的研究。会议一致认为,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对于促进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作出了加快推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实施配套财税政策的研究、制订切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满足《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文件的政策要求,很多车厂陆续推出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本文选择2018款广汽丰田凯美瑞、2016款广汽本田雅阁、2017款上汽通用君威等三款售价相近且有代表性的中级轿车,对其安装的非插电式混合动系统用发动机、高压电池、电控变速器以及工作模式等进行详细的技术比较。一、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混合动力轿车用发动机一般采用阿特金森(Atkinson)循环的  相似文献   

15.
对全油门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阁 《汽车技术》2003,(12):28-31
用原GB12545—90标准中全油门加速燃料消耗量的试验方法,对2台同型号轻型载货汽车进行燃料经济性能对比试验后发现,2台车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对GB12545—90标准中全油门加速燃料消耗量的试验方法提出改进建议及对GB12545.2—2001标准提出了补充。用改进后的试验方法对原车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地解决原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欧、美、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21):23-25
乘用车及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2545.1~12545.2-2001)已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3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1991年9月1日实施的“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2545-1990)。该国家标准是参照采用联合国经济委员会ECER84(1990)“关于就测量燃料消耗量批准的装备有内燃机车辆的统一规定”中附录4燃料消耗量试验疗法。新国家标准是GB/T12545-1990“汽车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已于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07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55家汽车生产企业的444款不符合该标准,禁止生产。2008年1月1日起将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7年12月22日,本年度第四批17款车型的C-NCAP评价试验及20个车用儿童约束系统产品评价试验全部完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12月26日在天津公布了该批车型及儿童约束系统产品的评价结果。2017年度第四批17款车型包括1款A类乘用车、3款B类乘用车、12款SUV和1款MPV车型,其中10款车型为企业自愿申请评价。本批17款车型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对国Ⅲ乘用车及发动机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满足国Ⅲ汽车排放标准的乘用车及其发动机燃用柴油及其与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B10、B20、B30)后的污染物排放、燃料消耗量、动力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同时进行了燃用B30与柴油的耐久运行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就在本期杂志截稿的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管理办法的落地,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意味着中国政府正式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管理长效机制。该办法中所称的新能源乘用车,是指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乘用车,包括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等。而乘用车企业包括中国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达标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额,与其乘用车生产量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