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更好实现赛车的轻量化设计目标,针对制动踏板,利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制动踏板进行结构优化并重建模型,并与原始制动踏板做强度分析与疲劳分析的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拓扑优化设计后的制动踏板,其变形量、应力分布均好于原始制动踏板,并且质量降低了22.1%,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目标,对赛车零部件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国产SUV车型的塑料保险杠进行了结构简化,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塑了料保险杠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模态分析,得到保险杠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并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对保险杠进行拓扑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对保险杠结构进行改进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模态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拓扑优化后的结构的模态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双级制动踏板机构的运动性能、力传动性能和人机工程学分析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对两种轿车双级踏板机构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双级踏板机构力传动比等效转化为单级踏板机构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制动过程中人体各关节运动角的变化,并依据此参数对踏板机构人机工程学进行评价。提出了双级踏板机构初始位置的设计方法,可保证制动踏板实际使用的最大行程点位于踏板总设计行程的中间位置,此时制动踏板比可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客车卧式离合器踏板的人机工程结构特点,并根据离合器系统的相关参数对踏板力和踏板行程等进行匹配设计,以确定离合器踏板最佳的人车操纵位置。  相似文献   

5.
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臂轻量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和拓扑优化技术,对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臂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和可制造化设计研究,建立了基于整车的参数化仿真分析模型和15个工况点的拓扑优化设计模型,使得结构重量明显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运动CATIA的DMU模块建立某车型离合操纵系统运动模型,以分离行程和踏板角度为运动驱动进行了系统的运动仿真,对各零部件总成间隙及性能参数进行了验证。利用CATIA的GSA模块对踏板总成进行强度和刚度的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东风后置客车底盘的结构特点,并对其离合器系统的转矩容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圆周速度、比滑磨功、踏板行程、踏板力作的功和踏板力进行匹配设计;阐述后置客车底盘离合器系统安装与调整工作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扭转弹簧在离合踏板中可以有效降低踏板力。文中基于扭转弹簧的结构及助力原理,结合实际应用,对扭转弹簧的助力及回位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计算,获得弹簧助力-踏板行程曲线以及初始安装角α0、弹簧刚度K、弹簧初始角φ0对弹簧助力-踏板行程曲线的影响,验证了文中所使用扭转弹簧对踏板的实际助力效果。结果表明,文中所使用的弹簧有效降低了实际离合踏板力,且与理论值接近。  相似文献   

9.
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的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红建  邱少波  林逸  张君媛  刘静岩 《汽车工程》2003,25(3):303-306,302
利用有限元方法,结合零件的造型、约束、受力和模态等特点,对汽车车身复杂钣金件进行了拓扑分析和设计。利用激光模态分析仪对实物进行了模态测量,分析结果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拓扑优化方法可以用于复杂钣金件的设计,并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和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金属陶瓷离合器在接合工作过程中所受载荷和边界条件下的强度问题,通过开发出的一种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从动盘片的应力、应变场分布。提出了用基于有限元法的拓扑优化来改进从动盘结构设计,结果在满足安装、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原型的质量减轻了17.8%,而最大等效应力减小了20%。研究表明,在假设关键载荷作用下的零件可能用线性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时,拓扑优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在实际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与优化汽车制动踏板感觉,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基于AMESim建立制动踏板感觉仿真模型,利用实车动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模型研究了汽车制动系统各部件参数和踏板踩踏速度与制动踏板感觉的关系,引入制动踏板感觉指数(BFI)对试验车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制动系统的改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踏板杠杆比、制动器等效弹簧刚度等制动系统参数能够显著提升车辆的制动踏板感觉。  相似文献   

12.
用变密度法建立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中的Optistruct模块对某车型汽车排气管吊耳支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强度要优于优化前的结构强度。应用此方法可大大缩短汽车钣金类零件的设计周期,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某乘用车型仪表板和中控箱系统的碰撞吸能性,搭建了适用于LS-DYNA求解器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达朗贝尔动力学原理推导了碰撞加速度计算公式,分别从金属支架结构形式、内饰造型以及内饰零件刚度角度进行碰撞加速度优化。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仪表板和中控箱系统碰撞加速度明显降低,吸能性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CATIA软件的DMU Kinematic模块建立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的机械运动约束,模拟从离合器踏板至分离轴承的机械运动,对离合器踏板、离合器主从动缸、分离轴承等零件进行运动校核,检查系统动态干涉、验证各项系统性能参数,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分离摇臂涡槽角度、离合器从动缸推杆与分离拨叉的初始安装角度、推杆长度及对应摆角等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系统可靠性提高,表明提出的运动模拟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角度,阐述了离合液压助力操纵系统回位时的随动过程,分析了随动性能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液压管路最小内径、中心弹簧回位助力特性对踏板回弹力有显著影响。针对ZP11 EU右驾车型开发时,离合操纵系统出现的故障案例,利用操纵系统特性数据研究优化,提高踏板回弹力来改善离合操纵系统回位时的随动性能。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机械油门操纵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指标是踏板力和油门拉索行程.如果踏板力过大,则驾驶员操纵费力,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车辆的驾驶舒适性、同时,踏板力过大时油门拉索上承受的力也相应比较大,容易引起油门拉索的过早损坏.如果油门拉索行程过小,则油门踏板踩到最下面位置后发动机不能达到最高转速,影响车辆的加速性能.机械油门操纵系统的结构决定了踏板力和油门拉索行程是互相制约的,如果想减小踏板力,则油门拉索行程就要减小,如果想增大油门拉索行程,则踏板力就会相应增大.所以,在设计时必须对两者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发动机能达到最高转速的情况下,使踏板力尽量小一些.这样,既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又兼顾了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2 结构及工作原理 机械油门操纵系统的结构简图见图1.下面结合图1简单介绍一下机械油门操纵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利用AMESim软件针对某轻型载货汽车所采用的双膜片弹簧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包括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管路及制动器,并以试验数据为参照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制动系统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仿真研究,分析了制动踏板位移与制动力、踏板位移与制动管路油压、踏板位移与制动减速度及踏板力与制动减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优化该车制动系统提升制动踏板感觉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在突发情况进行紧急制动时有时会出现误踩把加速踏板的行为,使得车辆出现急加速情况,加剧突发事故的后果,存在重大的事故隐患。针对此危险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防误踩加速踏板的智能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线位移传感器实时采集油门踏板变化率,当油门踏板变化率超过ECU中所设定的阈值时,ECU将自动开启制动系统对车辆进行制动,保证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实际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误踩油门踏板达到设定阈值时能够自动开启车辆制动系统,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速数据采集的离合器踏板特性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USB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的离合器踏板特性便携式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对离合器踏板力学/位置特性、时域特性及分离做功进行测量和分析,解决了以往只针对单独离合器或踏板特性参数进行测试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有效地对离合器进行实车试验,测试精度高,满足了车载便携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上接2018年第2期)根据车架在3种工况下的结构拓扑结果,可以很清晰的确认车架的空间结构形式,进而构造出合理的车架结构布局,其空间结构线框如图13所示。根据3.3.4.5车架的线框结构,导入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线框赋予任意形式的梁单元,根据3.3.3中拓扑载荷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求出各线框构件的弯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