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8.电驱动装置的电机V141 电驱动装置的电机V141参数说明如表5所示. 电驱动装置的电机安装在2.0L-TFSI发动机和8挡自动变速器之间的空隙处(取代了变矩器),位置如图28所示.该电机是永久激励式同步电机,由1个三相场来驱动.转子上装备有永久磁铁(由钕-铁-硼制成,NdFeB).电驱动装置的电机V141集成在三相交流驱动装置VX54内.电驱动装置的电机由电驱动控制单元J841和电驱动功率和控制电子装置JX1来操控,通过改变频率来调节转速,通过脉冲宽度调制来调节扭矩.通过功率控制电子装置来将266V的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这个三相电可在电驱动装置的电机内产生一个三相电磁场.  相似文献   

2.
(四)后部三相电流驱动装置 VX90 1.永磁同步电机/后桥主减速器 后桥的电动主减速器是一个永磁三相同步电机,有四个永磁极对,最大速度为16000r/min.其主要装配组为电力电子设备、定子、转子、带温度传感器的旋转变压器和单速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四、驱动电机1.功能任务电动机旋转磁场和定子线圈共同作用产生扭矩。这与传统汽油机不同,电动机没有怠速。即使车辆由静止到起步的临界状态,电机也可产生最大驱动扭矩可保证提供给车辆较好的加速性能。2.驱动电机基本工作原理驱动电机基本工作原理图如图12所示。当三相交流电被接入到定子线圈中,即产生了旋转的磁场,这个旋转的磁场牵引转子内部的永磁体,产生和旋转磁场同步的旋转扭矩。使用旋转变压器检测转子的位置和电流传感器检测线圈的电流,从而控制驱动电机的扭矩输出。  相似文献   

4.
正一、驱动电机结构1.驱动电机的相关参数如图1所示,奥迪e-tron电动车平台和传统内燃机车平台是有所不同的,两台异步电机分别位于前后轴,电池位于车身的中间,布局在车底位置。位于前轴的电机(图2)最大功率是125k W,boost模式下能够达到135k W。位于后轴的电机(图3)最大功率140k W,在boost模式可以爆发165k W。多数时间下,e-tron都只靠后轴的电机驱动,需要时转化为四驱模式。这两台电动机,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6.驱动电机控制——IGBT的结构及控制在前面文章中,我提到过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电,电机控制是其中之一,由于动力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而电机控制需要的是交流电,因此电机控制器需要对直流电进行交流转换,这就涉及到逆变电路的控制及工作,针对这些变换的概念给大家梳理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一、低压电气系统1.低压(12V)系统概述I-PACE是捷豹(Jaguar)的第一款中型高性能SUV纯电动车(BEV)。I-PACE由两个驱动电机驱动,一个电机驱动前轴,一个电机驱动后轴。这些驱动电机能够从静止状态提供瞬时扭矩,从0加速到100km/h只需4.5s,从而提供跑车级性能,同时实现  相似文献   

7.
空调压缩机驱动电机变频器,其功能是控制空调的三相驱动电机运作,其内部各个电路(图7)的作用如下:①“栅极驱动电路”对各IGBT管的栅极进行控制,它接受处理器CPU的信号,当它给各栅极进行PWM脉冲调制时,将使输出电路得到正弦波的电压.通过IGBT管的通断频率还可控制空调压缩机的变速,同时它还受保护电路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四、特斯拉Model S驱动电机感应电动机又称“异步电动机”,即转子置于旋转磁场中,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获得一个转动力矩,因而转动的装置。特斯拉Model S采用三相感应电机,即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可以通过超高电压及弱磁驱动,实现超10 000r/min的高转速,同时通过驱动变频器等电机控制系统,可实现电机600N·m的大扭矩运行,由此保证特斯拉电机输出高功率,从而提升特斯拉动力性能。特斯拉ModelS选择的感应电机是更可靠(没有退磁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七、动力电机1.安装位置动力总成由动力电机及变速器组成。动力电机根据冷却形式分风冷和水冷,根据结构分为直流有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及交流电机。比亚迪E6现在使用的电机为交流无刷永磁电机,通过采集电机旋变信号进行工作。当车辆行驶时,电机通过旋变压器检测到电机的位置,位置信号通过控制器处理,发送相关信号给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制动扭矩分配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状态以及整车状态计算驱动电机最大能量回收扭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需求制动扭矩分配;接下来创造性的将电机系统引入到制动控制系统中,充分考虑了液压制动系统由于温度(如热衰减)、部件机械特性以及环境等影响其输出制动力矩稳定性与准确性的因素,通过电机能量回收所产生的制动扭矩对此进行补偿,保证最终车辆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向加速度与需求保持一致。最后通过实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对电动汽车用电机系统三相主动短路(Active Short Circuit,简称ASC)控制电路原理进行介绍,并对三相主动短路下驱动电机输出转矩、转速及相电流的关系和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同时阐述电机系统三相主动短路模式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的作用。结合三相主动短路状态的特性及作用,举例说明电动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如何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来实现三相主动短路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汽车行业中的新秀。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三类,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与其它的电力驱动系统不同,它需要经常变换运行方式,尤其是在城市行驶状态下,要求电力驱动系统响应迅速、调速范围宽,同时性能稳定。目前应用在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驱动电机既有传统的直流驱动电机和交流感应驱动电机,  相似文献   

13.
<正>2.行李箱盖就外部来讲,Limousine和Avant的主要区别重点也是体现在Audi A6的后部。Avant上的这个大的后盖,是通过行李箱盖驱动单元VX69和驱动单元2 VX77以电动方式来实现打开和关闭的,这两个驱动单元直接装在行李箱盖铰链上了,如图10所示。这两个驱动单元内的电机是由行李箱盖控制单元J605来操控的。行李箱盖控制单元J605通过左侧驱动单元VX69内的两个霍耳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就能判断出电机是否转动、朝哪个方向转  相似文献   

14.
正I-PACE是捷豹(Jaguar)的第一款中型高性能SUV纯电动车(BEV)。I-PACE由两个驱动电机驱动,一个电机驱动前轴,一个电机驱动后轴。这些驱动电机能够从静止状态提供瞬时扭矩,从0加速到100km/h只需4.5s,从而提供跑车级性能,同时实现排气管零排放。为了提供众所期待的所有Jaguar车辆都具备的公路性能,I-PACE采用了全套  相似文献   

15.
<正>捷豹I-PACE是捷豹(Jaguar)第一款中型高性能SUV纯电动汽车(BEV)。捷豹I-PACE由两个驱动电机驱动,一个电机驱动前轴,一个电机驱动后轴。这些驱动电机能够从静止状态提供瞬时扭矩(从0加速到100km/h只需4.5s),从而提供跑车级性能,同时实现排气管零排放。下面介绍捷豹I-PACE道路救援指南。1.运输车或拖车建议使用专用运输车或拖车对车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1对驱动电机的要求(1)体积小、重量轻。采用铝合金电机外壳,电机控制器和冷却系统重量轻。(2)电压高。高电压可以减小电机和导线的尺寸和重量,降低逆变器成本。(3)转矩特性优良。满足汽车频繁起步、停车、加速、减速、低速大转矩爬坡、高速小转矩恒定功率等行驶工况。(4)调速范围宽。宽的调速范围能够高速行驶,通常只设一级减速器或者不设减速器(例如特斯拉)。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4)电机安装在自动变速器的钟形壳内,采用励磁三相交流同步电机设计,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安静、平顺且高效。电机可实现电力驱动、助推、交流发电机模式和再生制动功能。2.主要功能作为传统的驱动模式,与上一代相似,主要包含以下功能与操作模式:(1)无声启动  相似文献   

18.
<正>(接2023年第7期)纯电动汽车装备高压动力电池和低压蓄电池,前者供给驱动电机、压缩机和加热器电源,后者供给12V常规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电源。比亚迪汽车公司将之前使用的12V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改换成磷酸铁锂电池(图1),俗称铁电池。铁电池单体标称电压为3.2V,采用4P1S(4串1并)连接,电池标称电压为3.2×4=12.8V。  相似文献   

19.
一、奥迪e-tron (一)前桥电驱动装置电机 (1)前桥电驱动装置电机,如图1所示. (2)扭矩-功率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电机代码 EASA ,规格如表1所示. (二)后桥电驱动装置电机 (1)后桥电驱动装置电机,如图3所示. (2)扭矩-功率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电机代码 EAWA ,规格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20.
正第12节宝马i3纯电动汽车图解宝马i3是从零设计的电动汽车,它采用碳纤维材料打造车身,但底盘骨架采用钢结构。宝马i3共有两款车型:一款是纯电动版;另一款为增程式。它们的布局均为后置后驱。纯电动版i3配备一套22kW·h的锂离子电池和最大输出功率125kW的电机,最大输出转矩250N·m。宝马i3纯电动版可在3.7s内从静止加速至60km/h,在7.2s内从静止加速至100km/h,最高车速限定为150km/h。一次充满电需要8h,满电后的续驶里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