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何辉华 《中国海事》2007,(12):41-43
随着海上运输的发展,大型船舶尤其是巨型油轮数量的增加,船舶航速的提高,珠江口水道越来越拥挤,使得加强船舶动态的监控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维护水域船舶通航秩序、预防和减少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与水上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巡航执法是海事主管机关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对我国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水域环境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水上巡航,海事主管机关可以及时搜集有关航行安全信息,掌握水上通航环境,监督船舶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纠正船舶违法行为,发现和处理通航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情况.及时进行海事应急处理并组织或参与搜救行动,从而实现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及船舶动态的有效监控。加强现场通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南京辖区范围内水上船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但是通过VTS监控以及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实施,辖区内船舶交通事故逐年递减,文中从安全评估角度对提高南京水域航行效率、保证航行安全等方面做简要评估。  相似文献   

4.
方淡玉  方洽利 《水运管理》2011,33(3):29-30,39
为提高粤东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分析当前粤东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其在航行船舶动态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为核心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设想,并给出系统构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5,(12):20-22
船舶一旦发生危险,势必威胁船舶及船上人员的安全,有时这种威胁是致命的,特别是对于水上航行的客船及客货船舶的安全。鉴于船舶航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以往典型的船舶事故案例汇总分析,对比其中的相关因素。针对驾驶台资源管理以及船舶驾驶人员操作等方面,提出关于航行安全值班、富裕水深、定位间隔等新举措,保证船舶水上航行安全,以期在水上船舶航行中加以实施,以便驾驶台资源在更合理的管理措施下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具有识别船舶、准确追踪目标、简化信息交流以及提供其他动态信息的优势功能,对于加强水上交通管理,提高航行安全以及保护水域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对AIS设备在海事监控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信息公告     
正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9月1日,为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事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适用该规定。  相似文献   

8.
江苏江砂禁采已达10年。但自2006年以来,长江镇江段非法采砂回潮,非法采砂船占据深水航道作业,不仅扰乱正常的水上交通秩序、影响长江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而且还严重妨碍了沿江企业码头大型船舶的安全靠离泊作业和横江汽渡的航行安全,如非法采砂船与日渐增多的危险化学品船舶相撞,其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10,(3):43-43
浙江海事局高度重视春运和春节期间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特别是水上旅客运输的安全,结合浙江沿海实际,采取五大措施,确保了春节期间浙江海事局辖区水上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一是落实客船动态监控制度,利用AIS、VTS系统等,做好客船航行动态连续监控工作,努力做到及早、主动发现客船航行异常情况,及早采取干预和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客船险情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航环境是由船舶赖以安全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且是船舶自身条件以外的客观及社会的外部因素构成。这里所说的客观因素一般是指供船舶使用的水域及水域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状况、航标、码头状况以及妨碍和影响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的各种因素;社会因素具体是指为船舶提供的安全信息服务、航行作业的辅助服务、科学合理的水上交通秩序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指泊、调度、安全保障条件等。通航环境的外部因素又可以划分为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两种。正面因素对船舶安全起着积极的保障作用,负面因素会对船舶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兆阳 《中国海事》2014,(12):35-37
文中分析了船舶签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船舶签证取消后,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船舶水上航行安全、利用数据库掌握分析船舶动态信息,加强海事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江苏江砂禁采已达10年。但自2006年以来,长江镇江段非法采砂回潮,非法采砂船占据深水航道作业,不仅扰乱正常的水上交通秩序、影响长江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而且还严重妨碍了沿江企业码头大型船舶的安全靠离泊作业和横江汽渡的航行安全,如非法采砂船与日渐增多的危险化学品船舶相撞,其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3.
液化天然气(LNG)罐柜船舶进江靠港作业是水上运输的重要环节,有必要采取科学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借鉴海港LNG罐柜水运风险和安全保障措施,并结合长江港口通航环境,系统分析LNG罐柜船舶航行、停泊装卸和应急锚泊等作业风险,进而提出进出长江内河港口不同航行阶段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茹 《中国水运》2010,(3):48-49
<正>航行通警告是人们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向船舶和浮动设施发布安全航行和作业所需信息的形式,是一种水上安全信息公告,是把有关海区和水域内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可能影响航行和作业安全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告知所有船舶和浮动设施,使之采取适当措施或保持戒备,以  相似文献   

15.
罗冬根 《珠江水运》2014,(23):56-57
水上浮标是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文中通过简要介绍水上浮标的结构组成、配布原则及回旋半径,分析了部分船舶驾驶员对浮标的一些错误认识,就如何合理使用水上浮标进行导助航,引导船舶安全进出港口航道,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对船舶航行安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万里海疆,船舶航行到哪里,海事服务就跟进到那里;一片丹心,有船舶航行的地方,就有海事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作为维护水上交通运输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水上无线电通信在海上航行中就犹如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水上无线电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着水上人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和应用不断拓展,无线电安全威胁也日趋严峻,对我国水上交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港口航运业的高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港内作业船舶的种类、功能和规模显著增长,其活动的范围、频次和影响也日益扩展,港内作业船舶及其活动逐渐成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重点。与其它运输船舶比较,港内作业船舶具有船舶功能单一、航行范围明确、活动发生频繁、安全管理规范等特点,信誉管理对于港内作业船舶具有明显的适用性。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需求持续增长与海事行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的条件下,对港内作业船舶实施信誉管理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港内作业船舶信誉管理要突出差异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通过开展信誉评估、实施差别管理、营造舆论环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小型船舶是事故和险情多发对象,小型船舶航行安全问题已成为珠江口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海事管理角度,分别从船公司、船员、动态监管和通航环境等方面分析小型船舶安全问题的起因,并提出若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晓梅 《江苏船舶》2009,26(6):28-30
长江江苏段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经济价值最高的水域,每年有数十万艘次船舶进出江苏港口作业,还有数十万艘次船舶通过该辖段。为最大限度发挥黄金水道效益,减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进出长江海轮航行安全,本文从长江江苏段的通航环境的特点出发,提出长江江苏段海轮航行安全对策,并从海事监管的角度,提出保障长江江苏段海轮航行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国庆期间,海事部门多措并举,围绕水上交通安全重点工作,积极制定完善应急方案、认真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强化节日期间现场监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通过VTS、AIS等手段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船舶的动态监控,及时播发预警信息,同时严厉查处超客、超载、超航区航行、非法载客等不安全行为,确保了节日期间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