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夯法加固地基由于施工程序简单,工程造价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强夯引发的地面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不断被重视。文章基于强夯法地基加固过程中现场采集的207组振动记录,研究了强夯引发的地振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振动峰值(振动峰值加速度PGA和振动峰值速度PGV)随振源距的衰减规律,研究表明PGA和PGV的衰减符合指数衰减规律。计算了工程场地的振动能级,参照《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对工程场地进行了环境评价,表明强夯引起的地面振动等级远大于现有的规定值,强夯引起的周围地面振动问题应该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闫东霄  邓小龙 《公路》2022,(6):70-74
强夯法作为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在公路特殊路基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托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加固振动的衰减规律及其对临近构筑物的影响进行分析。实测数据显示,强夯引起的地面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振动速度随着振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通过修正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引入,建立了3 000 kN·m能级夯击下振动速度指数衰减公式。参考当前规范中关于工程振动对建(构)筑物影响的评价方法,结合实测振动速度数据及振动频率数据,确定了构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该分析方法及评价过程可为类似条件下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强夯法加固地基由于其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强夯引发的地振动对邻近的建(构)筑物的影响受到业内的日益关注。文章基于高速公路强夯加固地基施工中现场采集的207条振动记录,对强夯振动的峰值加速度与峰值速度随振源距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参照中国地震烈度表的烈度分级对强夯的地振动效应做出评价,指出《安全爆破规程》由于其振动主频范围原因而并不适应于强夯振动评价,并建议了在该强夯能级下不同结构类型的允许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软土强夯法联合堆载预压加固高填土软土地基的原理和工艺,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经过该方法加固后软土地基的沉降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检测结果反映出,强夯后地基土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得到了有效加固,同时在浅层形成承载力较高的硬壳层。  相似文献   

5.
根据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强夯的技术参数介绍强夯效果的检验及振动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豫西黄土地区振动压路机的地面振动衰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推导出振动压路机地面振动衰减关系的简化形式,列出振动机在洛阳-三门峡-灵宝高速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地面振动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出两种常用型号振动压路机在豫西黄土地区施工振 动的地面振动衰减关系,计算得出豫西黄土地区的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研究表明,振动压路机的激振力、振动频率和场地土质条件都是影响振动衰减的重要因素。这就为正确评价压路机在相同土质条件和工作状况下地面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不停航施工情况下,机场飞行区强夯加固地基能够顺利进行,依托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改造工程,通过观测不同强夯工况下地基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确定了强夯的点夯能量、收锤标准、夯点间距以及夯击间歇时间等强夯参数,并通过采取不停航施工措施,确保了项目施工安全,对今后国内外类似机场在不停航情况下进行强夯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碎石注浆桩具有施工振动小、噪音污染小、施工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对地基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加固中广泛应用。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实例,探讨碎石注浆桩的具体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受到业内的日益关注。通过对威乳高速公路现场试验,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对振动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强夯振动主频与大多数建筑物的主频非常接近,而且竖向振动主频也在人的敏感频率带内。参照国际通用振动界限,得到建筑物的振动安全距离为17m,人体舒适性降低极限距离为19m,工效降低极限距离为11.5m,暴露极限距离为8.5m。  相似文献   

10.
周彦军 《隧道建设》2007,27(2):40-43
通过对某软土深基坑邻近建筑物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介绍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引起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地基加固对房屋沉降的影响规律,确定基坑施工中的关键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分析了强夯法的加固机理、适用范围以及影响加固效果的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利 用强夯法大面积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质量检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地基处理工程中。针对强夯法处理黄河冲积区地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强夯工艺参数和施工控制建议,评价了强夯加固效果,提出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21,66(9):140-144
高能级强夯地基处理加固效果显著,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目前设计施工参数大多基于经验确定。针对10 000kN·m高能级强夯加固库区某抛填路基工程,结合现场试验结果,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了单点多击强夯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参数建议。结果表明:单次夯击后竖向位移的变化过程经历线性增加、回弹变形及稳定状态3个阶段,10次夯击后累计夯沉量大于2m;考虑夯点间侧向挤压作用,建议夯点间距不小于9m;夯击能量在土体中向下迅速衰减,峰值动应力在7m以下减小94%以上,且动应力的传播具有滞后性;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快速,不存在超静孔隙水压力叠加现象,可进行连续夯击以提高施工效率;在相同夯击能下,重锤低落组合的强夯加固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高速公路结构物基础混凝土灌注桩与强夯加固台后地基土层交叉施工所发生的工序性技术问题,推导了桩侧土受强夯振动作用时,土层传给桩身的横向与竖向振动力的大小和桩身位移计算的力学模型,并根据工程实例有关桩身物理力学指标和强夯施工夯击能等数据,采用该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夯点到桩的最小安全距离和夯击能大小与桩身位移的关系,通过工后桩身质量检测结果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以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软土地基加固为例,介绍了采用强夯和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案选择、加固机理、垫层的作用,以及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控制方法,指出采取强夯和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能使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减少路基的沉降。实例证明,其加固方法满足技术、经济、质量、工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优于其他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同庚 《路基工程》2007,(4):125-127
介绍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K37 000~ 200软土地基,采用强夯置换碎石桩处理的施工方法,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类似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匡月青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177-180, 190
为探讨软土地基经桩体加固后,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地铁车辆段轨道下部结构的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及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方法,分析比较了广州地铁某车辆段轨道下部软基区域经桩体加固前后以及桩体模量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1)经桩体加固后,土体的振动加速度比无桩体加固时衰减更快,土体的动应力幅值有所减小,且土体动应力随桩体模量的增大而减小;(2)土体动应力随横向距离和深度方向变化过程中,局部区域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说明桩顶和桩底附近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3)软黏土的动应力幅值和振动加速度幅值沿深度方向先快速衰减,后衰减趋于稳定,说明计算动力附加沉降时主要考虑软土浅层区域。  相似文献   

18.
强夯块石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鄢鹤萍  潘兼荣  王必卫 《公路》2001,(8):99-101
近年来,强夯块石墩加固软土地基,在我国南方地区已发展成比较完整的一种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该文论述了强夯块石墩复合地基的加固原理、设计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施工原则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及标准。并通过实例介绍采用该方法加固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9.
振动压实引起环境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BW219DH-3振动压路机压实施工诱发地面振动的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了振动压实施工诱发的地面振动的特点、振动加速度的主频特性和振动加速度幅值在不同方向上的衰减特性。通过对加速度幅值回归拟合,得到了加速度衰减规律公式,从而给出了控制施工安全距离的指导公式。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能够有效的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同时适用范围广,因此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可以采用强夯法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实例,简要探讨强夯法的具体施工过程,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