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特点及内涵,研究了守护型工程和调整型工程的整治参数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荆江河段实际情况,守护型工程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确定采用浅滩河段边心滩高程控制法、浅滩优良时期河宽法,能够体现守护型工程的本质内涵;调整型工程整治水位确定采用整治流量推求整治水位方法、整治线宽度计算考...  相似文献   

2.
对河口整治水位的确定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并基于输沙平衡原理,借助于挟沙力公式,推导了河口整治线宽度计算式.运用前述的方法和公式,给出了虎跳门河口段(横山-虎跳门口)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分析了虎跳门(南门涌~虎跳门口)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整治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把整治后整治线内的实际冲刷厚度与利用整治线宽度计算式反推的计算冲刷厚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分析表明,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方法和公式是合理的,可以给类似河口的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及其走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准二维方法,建立航深预报关系式确定整治宽度.同时对整治水位确定的原则及整治线的走向作了论述,几种浅滩的计算结果与整治后的实测值符合良好,整治河段及其上下游实测整治水位的河宽与航深的关系也极为一致。  相似文献   

4.
<正> 一、概述航道整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的计算问题,对上述二者的确定是否合理,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由于各家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手段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就产生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在进行浅滩整治时,往往难于判断采用何种方法和如何确定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为好。本文旨在对目前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说明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5.
冲积性河流浅滩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水道港口》2005,26(2):83-86
冲积性河流浅滩的形成,多数是与悬移质泥沙冲淤变化有关。因此,其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与悬移质泥沙冲淤平衡的挟沙力所决定。故根据这一原理,导得整治线宽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航道整治中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整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考虑山区河流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上滩能力基础上对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出适合山区河流沙卵石浅滩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借助数学模型对计算的整治线宽度进行验证并提出优化。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传统的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与该公式的计算值仅可作为参考值。为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需要通过数学模型以及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对整治线宽度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7.
再论航道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床断面法"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绘制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关系曲线的方法,简称B-Z曲线,从而得到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的相关关系,以求二者的统一.此方法体现了航道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的统一的互补关系,改变了以往研究中二者分别确定的模式.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对通航河流影响较大的今天,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沙卵石浅滩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建民  刘俊涛 《水道港口》2004,25(Z1):19-25
对以往的有关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输沙平衡原理导出了准二维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更具普遍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苏钰 《水运工程》1999,(9):31-32,34
基于拟定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经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的局限性。提出“断面流速控制图表解析法”来推求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最佳组合的新方法,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确定宜宾至重庆河段浅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并结合各滩险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整治水位取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上1.5~2.5 m,整治线宽度取为350~470 m,工程实践效果良好,河段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同时,分析认为低水整治下通过建整治建筑物来调整河床形态以趋向于优良河段,效果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在“河床断面法”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绘制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关系曲线的方法,简称B-Z曲线,从而得到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的相关关系,以求二者的统一.此方法体现了航道整治线宽度与整治水位的统一的互补关系,改变了以往研究中二者分别确定的模式.尤其是在人类活动对通航河流影响较大的今天,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龙括 《珠江水运》2024,(7):66-68
为探求港口航道整治线宽度确定的可行思路,进行现状整治线宽度成果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港口航道浅滩段冲淤特性进行了局部输沙模式计算公式的构建,进而对平衡系数展开推求。结果表明,对于顺直过渡航道浅滩段,应以束窄河宽为主要整治思路;而对于分叉浅滩及弯曲浅滩段,必须注重分流分沙比的调整;所构建起的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对于冲淤特性复杂的低水整治河段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内河航道整治线宽度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河航道整治线宽度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冲积河流"河相均衡"与输沙平衡相一致的基本原理,在现有研究中,只有文献[10]才得以体现。该研究所得整治线宽度公式计算十分简便,文章将其延伸于包括水库变动回水区在内的任何年内冲淤交替的河段;此外还提出了枢纽下游冲刷性河段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东江"博罗浅段"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航道整治的经验,结合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对东江下游航道整治的重点河段“博罗浅段”的航道整治重要参数,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万年洲浅滩段的水流泥沙、演变特性以及碍航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定床模型实验研究,进行整治工程前后的试验分析,确定整治线的走向、弯道半径、设计水深,提出整治推荐方案。在工程实施后,根据低、中、高三个水位下的测图进行效果分析,整治效果良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邓年生 《水运工程》1997,(11):54-57
在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分析潮汐河口的水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潮汐河口浅滩整治的新理论及最高、最优整治水位等新概念。提出计算最高整治水位的三种方法及相应计算公式。分析了最优整治水位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航道整治的经验,结合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桂江航道整治的重点河段——金牛坪坝下浅段的航道整治的重要参数——整治水位、整治流量、整治线宽度等的确定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讨论如何根据这些参数确定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受人为采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桂江旺村枢纽~河口段河床不断下切,河道水位下降,造成局部浅滩水深不足碍航,该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如造成水位明显下降,将进一步加剧旺村枢纽门槛水深及沿程浅滩水深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该河段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整治工程设计方案实施前、后的水位变化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整治措施所引起的水位下降及其向上游传递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治工程推荐方案,为工程设计方案选取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曲直  陈界仁 《水运工程》2013,(5):116-119
赣江下游河道近年来受河床采砂、航道整治等影响,河床下切、水位下降,河床形态发生变化,该段航道整治参数也发生变化.在对赣江樟树至外洲河段河床变化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床下切对河道水文特性影响的分析,依据最低通航水位及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方法及原理,分析了赣江樟树、丰城、市汊、外洲水文(位)站的最低通航水位、樟树至外洲段的整治线宽度变化,并与Ⅲ级航道整治中设计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河床变化对赣江下游的航道整治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顺超  王斐  章日红 《水道港口》2016,(4):411-415,438
分析了黄河银川段贺兰滩群滩槽、浅滩变化与碍航特性。针对研究河段存在的河宽水散、槽窄水浅、弯曲半径小、主流频繁摆动等问题,确定了"因势利导,枯水整治,固滩稳槽,堵支强干"航道整治原则。建立了该河段航道整治物理模型,对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应低水整治,整治水位不宜过高。以固滩为主要目的兼具整治功能的整治建筑物,其整治水位采用设计水位以上0.5 m。推荐方案试验表明,工程后枯水期水流归槽,航道尺度达到建设标准,航道通航条件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