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傅谨先生新著《20世纪中国戏剧史》从政治、艺术审美、读者反应(市场)等层面,全面梳理20世纪中国戏剧的发展潮流、探讨戏剧主体与政治、时代与审美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时间为维度,完整呈现中国戏剧在一个世纪的发生、变迁、传播和影响。从出版角度论,该书呈现的消费文化视阈可以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有益的启示,传统出版业如何在互联网媒介中心时代实现利益与文化价值共享,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1,20(5):111-113
无论从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角度来考察和论证夏衍及其剧作的存在价值,夏衍都堪称是一流的剧作家.尤其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他将对时代的关注、对政治的热情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自己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渔和莱辛在戏剧理论中都提到了市民化、通俗化的主张,比较这两位东西方艺术家的戏剧美学特征,对于了解和拓展古典戏剧美学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视角;本文认为,李渔和莱辛共同致力于戏剧通俗化的主张和实践,李鱼注重于戏剧艺术的表演层面,莱辛则更具有内在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西方的标准来讨论中国的问题,而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悲剧意识具有“内向性”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悲剧意识是存在的,但其冲突性比之于西方及中国近代悲剧意识较弱一些,并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团圆”实质上表现了人民在痛苦的现实中对“善”的追求,是“中和之美”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角度来考察和论证夏衍及其剧作的存在价值,夏衍都堪称是一流的剧作家。尤其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他将对时代的关注、对政治的热情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了自己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着重解析了曾国藩"公忠"、"孝慈"、"礼让"的道德思想,认为在曾国藩身上共存着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精华使其事业有所成功,糟粕使其难逃人民的谴责,他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悲剧人物.同时,本文也论述他成为悲剧人物,有其历史的阶级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7.
伯克的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是西方最流行的修辞批评范式之一,是通过分析戏剧主义五要素和关系比来揭示修辞动机的有力工具。以戏剧主义修辞批评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融合同一、术语屏等修辞学上融会贯通、不可分割的基本理论,对乔布斯在iPhone 4发布会上的演讲进行分析,探究该范式在分析产品推介类演讲方面的可操作性,同时揭示该演讲修辞运作背后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在"三民主义"思想中,孙中山对民族文化解析与重构的话语诉求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对象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并反映出孙中山文化取向的多变性.但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又使得孙中山必须对文化概念中的"力、道、术"三者表明自己的态度.此间种种变化也展现了孙中山文化取向徘徊现象.这是孙中山以及他同时代的人共同文化心理的反映;也是在文化的交融中,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解析与重构.但解析与重构是艰难的,直至今日它仍未完成.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赵树理都关注农民的命运,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这与其人格修养关系密切.他们对农民的共同态度是理解与爱.但鲁迅对农民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批判劣根性,又寄希望于民众;赵树理对农民有发自本能的爱,他继承启蒙文学的主题,并力求实现互动启蒙.鲁迅表现农民的视角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更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赵树理立足本土语境的创作也已走向世界.他们在现代文学艺术探索上殊途同归,皆为民族精魂.  相似文献   

10.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有传承、吸纳、包容和多样性,其手法和理念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的.但任何多元的或另类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或文脉的痕迹.而今,传统的设计符号和元素正面临迷失,许多设计师都力图寻找自己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坐标.因此,本文提出:造就一个有延续性、能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和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应是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分析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将对汽车共享选择行为具有影响的心理因素整合到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之中,形成混合选择模型.然后,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数据,运用混合选择模型对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于汽车共享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等心理态度潜变量对其选择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混合选择模型比传统不带潜变量MNL模型对实证数据具有更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2.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具创造个性、最有争议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自然的依恋,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分析等都值得研究。劳伦斯一生都在思索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其作品中此主题始终被国内外学界所关注。本文主要从劳伦斯的历史背景、文化熏陶和生活经历等方面来探讨劳伦斯的生态思想渊源,从而揭示劳伦斯的创作动机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C·L·斯蒂文森的伦理学方法论,指出他实际上将伦理学方法归结为了心理学方法.而这是由于他基于情感主义立场,错误地理解了对伦理学问题,将伦理学问题当作如何消除态度分歧的问题.故而他的元伦理学理论对改善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并无真正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已有的居民低碳通勤出行SP数据,应用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样本进行聚类,识别居民对低碳通勤出行所持有的主观态度类型.构建不同类型居民低碳通勤出行意愿的MIMIC模型,研究持有不同主观态度的群体其行为意愿形成机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居民低碳通勤出行的主观态度可划分为积极、中立、消极三类;主观态度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和低碳通勤出行意愿之间均存在相关性;持有不同主观态度的群体,作用于其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的构成,影响因素对行为意愿作用的路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930年~1940年代美国航空工业史的研究发现,当年正是因为钱学森自己在美国航空和军事科学研究领域中作出的显著成就,逐步确立自己在航空工程界的领导地位,吸引了美国航空工业界重量级人物美国航空顾问委员会主席、麻省理工航空工程系主任汉萨克的注意,后者不遗余力将钱学森引进麻省理工,从而纠正了以往关于钱学森是因为导师冯.卡门与加州理工发生矛盾,钱学森与导师一同出走麻省理工的不正确记录。作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档案馆发掘出一些至今未被正式引用的档案,还原了1947年钱学森是如何突破常规,晋升为麻省理工历史最年轻的教授的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并展示了当年麻省理工学院校方对钱学森在航空工业领域所作贡献的高度评价——他是麻省理工的"一等星"。同时,本文记述钱学森在麻省理工任职期间的教学和研究情况,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学术研究环境和学术传统和对钱学森在火箭研究、风洞试验和控制论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校内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校内出行需求,对大学生的感知建成环境、态度、出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受到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个人基本属性、感知建成环境、态度、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出行次数等相关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以探究各变量间的作用路径,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对各影响因素对于出行行为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①感知建成环境,尤其是便利性,对休息日出行行为(路径系数为0.241,P<0.05)和工作日出行行为(路径系数为0.193,P<0.05)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态度对休息日出行行为(路径系数为0.200,P<0.05)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工作日出行行为无显著影响;③态度对感知建成环境的影响和感知建成环境对态度的影响均显著,但前者相对更强;④新冠肺炎疫情对感知建成环境和态度有显著负向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各高校通过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以改善大学生对校园建成环境的感知,培养积极的出行态度,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ITS和现代物流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分别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ITS和现代物流每一个领域都横跨多个学科,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很高,受学科领域的限制,物流和ITS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般只在自己关心的研究领域内进行研究,从目前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来看.还未见有将ITS和现代物流综合考虑,将两者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下进行设计、研究的报告或文章.但探索ITS与现代物流的协同研究对ITS产业化,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ITS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ITS对现代物流的影响,提出了ITS物流系统的概念、支撑技术和总体构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曹禺在三、四十年代的戏剧创作,是在与当时既成规范的现实戏剧原则相互悖离又相互整合的对抗关系中进行的。曹禺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现实人生、思考人性并对人的生存困境作形而上思考,这使他人的命运的沉思和追问具有了一种永恒和普遍的意义,正是这种超越性他真正抵达了现实主义应有的深度,给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王立  张玥 《交通高教研究》2012,(3):77-81,120
教学模拟情景剧项目是由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运作的一个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它致力于将戏剧艺术应用于大学教师发展之中,通过互动短剧、传统剧目和启发性短剧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大学教师教学、工作和学术生活的各种情景,注重演出之后观众参与互动、思考和讨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戏剧在大学教师发展中具有传统发展方式不具有的优势,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如今学术背景下大学教师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教育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西省3所高校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奥林匹克教育对他们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奥运前江西省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主要以接受媒介传播为主;2、奥林匹克知识的认知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呈现正相关,奥林匹克教育对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