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153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的自然病程进行了分析。结果示:①该型在发病后3个月、1年、2年、5年、10年、15年累积病死率分别为13.1%、17.1%、27.3%、34.0%、38%和43.o%;②主要死亡原因急性期是猝死,急性期后为转成在型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③发病时年龄在6岁以上,有个人急发史,入院前病期长,入院时心电国有Ⅱ~Ⅲ°AVB、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病理性Q波.x线上心脏中度以上扩大为预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近20年来,全国各地小儿克山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尤以西南病区患者几乎都为儿童,其中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占80%。本文根据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在大理县医院收治小儿亚急型克山病315例的临床表现、X线和心电图检查,笔者拟将小儿亚急型克山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种类型,以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 ,为防治和病情相关因素探索提供依据。方法 按“克山病监测”标准 (1 997年 )实施。结果 监测期内全县未见新发急 (亚急 )型克山病 ;监测点潜在型年新发生率 2 6 9/万 ;全县农业人群中慢型患病率 1 6 7/万 ,年新发现率 0 83/万 ,死亡率0 6 0 /万 ;在店头和腰坪两个重病乡镇 ,慢型年新发现率为 1 5 /万~ 1 8/万。结论 以急 (亚急 )型有无新发病及潜在型和慢型年新发生 (现患 )率为评估标准时 ,近 5年来黄陵县克山病病情稳定在 80年代中后期水平 ;慢型克山病是当前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 以往谈及急型克山病时常说这型地方性心肌病“发病急,死亡快,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但是,确切的病死率究竟是多少?文献报导极不一致,因此,如拟作好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首需弄清这个问题。早在1936年,阿部俊男在《克山病病因调查报告》中提到,据七个发病县的调查,在总发病的130人中死亡128人,病死率为99%,但阿部认为由于当时对疾病的真像缺乏全面地了解,故确切的病死率不详。在洪宝源氏著的《克山病》、(1957)一书中记载:“根据克山病调查总绪:(急型)重症患者病死率为36.3%,而康氏(康子耕1953)的报告则在  相似文献   

5.
<正>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发生了变化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KSD)原因未明,临床上按心功能分为4型;①潜在型(心功能代偿期),又分稳定性与不稳定性两个亚型;②急型(急性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少数(5%)为急性肺水肿,该型又分轻症与重症;③亚急型(为小儿KSD),主要表现为急进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源性休克;④慢型,  相似文献   

6.
作者观察的亚急型克山病153例中,心电图发生低电压者97例(63.4%),其中死亡42例,病死率43.3%,为非低电压组的1.35倍,其临床痊愈率(36.1%)明显低于后者(53.6%),P<0.05。低电压组合并其他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如病理性Q波、ST-T异常、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等明显多于非低电压组,P<0.05或P<0.01,表明心肌损害广泛。QRS电压随病情的改善或加重有动态变化,故心电图QRS电压及其变化可作为评估亚急型克山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75例健康儿童和75例克山病患儿心导纳微分图的改变。亚急型、慢型克山病患儿的每搏量、心搏指数、心搏功指数、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心功指数及血管顺度均比健康儿童明显下降(p<0.02~p<0.001),而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p<0.01~p<0.001)。上述所有参数在潜在型病例同健康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正> 大剂量维生素C(以下简称大量维C)治疗急型重症克山病患者的成功,以及亚硒酸钠大面积预防克山病的显效,是60年代在克山病防治工作上两大突破。全国地方病研究者对克山病的病因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至今已提出“营养”、“水土”、“感染”、“中毒”等病因学说,但对克山病的特异的病因仍未作出最后的定论。为什么大量维C可以治疗急型重症克山病?硒可以预防克山病发生呢?其生化机制是什么?大量维C和硒在治与防问题上有无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1973年至1990年,对陕西省黄陵县店头病区克山病消长与人体硒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观察期间,急性(含急型和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潜在型病情恶化率亦呈下降趋势;病区人群头发硒含量逐年上升,病情与发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病区人群头发硒含量提高至非病区农村水平后,慢型和潜在型仍有新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陕西省黄陵县1990-2004年克山病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以黄陵县克山病重病村观察点的全体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全县范围内的慢型克山病(慢克)进行调查,并对观察点的发硒、粮硒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①观察点15年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447例次,检出率6.14%;新发潜克25例,新发生率34.34/万。②15年全县慢克确诊72例,先后死亡31例,病死率43.1%,其中20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例死于猝死。③观察点发硒与非病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粮硒含量仍低于非病区。结论陕西省黄陵县观察点克山病的检出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潜克仍有新发;慢克病死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 8年来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黄陵县的 6个重病村设立监测点 ,该区居民列为监测对象。 1995年至 2 0 0 2年连续 8年对该监测点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监测及 3~15岁儿童内环境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①潜、慢型克山病的检出率 1995、1997、1999、2 0 0 0和 2 0 0 2年依次为 4 .3%、3.6 %、7.5 %、8.0 %和 8.5 % ;②潜在型克山病的新发生率 1995、1997、1999、2 0 0 0和 2 0 0 2年依次为 5 5 .6 /万、5 3.5 /万、19.5 /万、0 /万和 2 5 /万 ;③全县 8年慢型克山病死亡 2 2例 ,15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占 6 8.2 % ) ,7例死于猝死 (占 31.8% ) ;④病区 3~ 15岁儿童发硒含量 8年均达到非病区水平。结论 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的发病呈平稳低发态势 ,但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科1956~1980年住院的15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观察表明:新生儿硬肿症的预后与硬肿程度及有无感染有关,重度及合并感染者病死率高。采用综合措施治疗疗效明显。肺出血是本病的重要死因,其早期临床表现与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相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8例克山病病人心内膜—心肌活检和心导管法血液动力学研究的经验。全部病人的操作过程均顺利,安全,无合并症发生。所有病例都获得了心内膜—心肌组织。经光镜及电镜观察心内膜均正常。心肌均发现异常形态学改变,如:心肌变性、心肌纤维肥大、陈旧性瘢痕等。有4例病人发现心肌间质脂肪组织浸润。心导管检查:8例中的2例潜在型克山病结果正常,6例慢型中的5例有肺动脉压力增高,其中2例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作者对以上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并认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一个能提供心肌病理情况的良好方法,对于诊断、预后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钠肽前体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脑钠肽前体(pro BNP)水平、心功能分级(NYHA)、经超声心动仪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UCG EF)、6 min步行试验(6 MWT)在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不同基础心脏病的老年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的pro BNP水平,并与常规临床评估方法NYHA、UCG EF、6 MWT进行比较。结果 随治疗后心衰客观指标的好转,pro BNP水平下降,pro BNP心功能状态分级也降低,与pro BNP心功能状态分级比较,UCG EF心功能状态分级与其接近,其次为NYHA,6 MWT差异最大。结论 pro BNP是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判断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尤其当合并肺部疾病采用其他方法评定有困难时更有价值,其次为UCG EF。  相似文献   

15.
Inrecentyears ,researchershavepaidmoreat tentiononthedamagemechanismofKeshandis ease ,especiallyininflammatoryreactionandimmu nologydisorder .Cytokine ,whichisakindofsmallmoleculeproteinorpolypeptide ,secretedmainlybyactivatedimmunocyte ,andwhichhasaspecialbio logicalfunction ,amongwhich ,IL 6 ,TNF αbe longtotheforeinflammatorycytokine ,whichplayanimportantroleintheoccurrenceandmaintenanceofimmunityandinflammation .InordertosearchthefunctionofcytokineinKeshandisease ,wehavetestedserumIL 6 …  相似文献   

16.
对历史上克山病重病区陕西黄陵县部分重病村做了普查,共查1122人,结果表明∶①1122人中检出潜在、慢型克山病40例,检出率为3.75%,总的发病趋势稳中有降;②潜在型克山病的新发生率为53.5/万,且以3~15岁儿童为主;③病区重点人群发硒含量达到非病区水平,而发中微量元素锰、铁含量较高;④慢型克山病死亡率较高(3年死亡率为33.3%)。死亡多为30~40岁的中、青年。  相似文献   

17.
<正> 多年来对克山病的研究证实,克山病的发病是与低硒的地理环境有关,病区人群全血中硒的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区人群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水平亦低于非病区人群。从病区粮所饲养的仔猪心肌细胞膜、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脂质过氧化物的累积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于加硒组等可看出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抗过氧化物作用降低,生物膜之脂质产生过氧化反应而引起代谢物的紊乱,最终引起细胞坏死。这是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方面说明低硒和含硒酶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8.
Keshan disease is an endemic myocardiopathycharacterised by the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ofmyocardiac tissue.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of Keshan disease are still unknown. Many studieshave proved that enterovirus,for example coxsack-ievirus B(CVB)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etiopathology of Keshan disease[l.2J.Nitric Oxide (NO)is a small molecule gas withmultiple biological actions known to be important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y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NO is known to pl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