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岩门界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控制中,并在CFD仿真模型上对控制规则表进行了优化与调整。结果表明,在同一车流量样本的条件下,模糊控制相对与传统分档控制节能百分比达到11.7%。且风机启停次数减少,延长了风机寿命。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通风系统存在的控制策略单一、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将模糊控制应用在隧道通风控制中。考虑与通风系统运行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选取实时检测的CO浓度和能见度值与设定值的差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对隧道通风模糊控制算法进行设计和Matlab仿真。通过与传统隧道通风的分档控制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发现模糊控制算法可以利用灵活的控制策略,动态调整风机数量,改善隧道空气环境,降低风机的启停频率,并降低设备损耗。  相似文献   

3.
依托雷家坡一号公路隧道工程,研究了小竖井自然通风条件下长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提出了雷家坡一号隧道冬季通风系统模糊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够根据隧道内CO浓度及交通量的变化,实时地确定公路隧道内射流风机的开启数量。在该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射流风机产生的压力及竖井升压力进行计算,得出雷家坡一号隧道冬季竖井升压力可折减2台射流风机的结论。利用上述结论,对原有模糊控制方案进行了修正,从而优化了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可降低长公路隧道通风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振动模糊半主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达  许沧粟 《汽车工程》2006,28(7):663-666,629
对发动机的主动隔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技术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的研究。在介绍了模糊控制和电流变液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动机主动隔振的半主动控制模型,设计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根据经验和理论分析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被动控制与半主动控制的联合建模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与被动控制相比,模糊控制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使发动机的减振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刘坤颖  蔡伯根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6):181-183,190
以车辆排队长度为控制量,提出了一种交叉口模糊控制方法,并以四相位交叉口为例,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在不同交通流数据下将此模糊控制与现有的定时控制比较,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从车辆平均延误、信号周期和车辆的最大排队长度等方面,显示出了模糊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单交叉口模糊信号控制方法,选取排队长度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量,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库,并建立了车辆的延误模型。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在多种车辆到达率的情况下,比较了模糊控制与传统的感应控制及定时控制的车辆平均延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模糊控制理论在汽车防撞中的应用.利用毫米波雷达,霍尔传感器等测得本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并经模糊算法模糊化处理后作为输入,对节气门和刹车的控制量(即后车的加速度)作为输出量进行模糊控制研究,本文通过对汽车纵向行驶控制行为的模糊集定义,在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设计了车辆跟驰情况下的汽车防撞模糊智能控制器。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相应的验证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控制系统能达到防撞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中针对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各自特点,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模糊PID控制器。将其引入到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中,并结合MATLAB的模糊逻辑工具箱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相对于常规PID控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AMT离合器的综合模糊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申水文  罗邦杰 《汽车工程》1997,19(6):347-351
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操作必须与发动机协调,其控制过程是较特殊的非线性问题。本文综合了模糊控制、专家控制和分级控制的思想,提出综合模糊控制的观点,并通过了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10.
模糊神经网络在发动机怠速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对用模糊控制,BP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模糊控制和PID调节在怠速控制上的对比及BP神经网络用于学习模型控制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取代模数控制规则表。在BP网络的训练过程,采用了自调整的学习算子以加速收敛,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