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华  王巍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6):64-67,84
研究目的:高性能混凝土在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克服高性能混凝土特点引起的性能缺陷,确保客运专线工程的100年使用寿命。 研究方法:结合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及施工控制,配制出高强度、高耐久性、低徐变、体积稳定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 研究结果: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将胶凝材料用量控制在500kg/m^2以下。配合比中水胶比、砂率、外加剂等因素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坍落度等不同方面造成影响。 研究结论:选择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控制措施,使混凝土达到最密实状态,不但有助于降低工程制造成本,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混凝土内部空隙少,能抵抗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保护钢筋,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淮河特大桥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介绍了混合砂配制高速铁路工程高性能水下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性能以及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人工砂生产控制关键在母岩质量、石粉含量及级配控制;掺人工砂的混合砂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注重流动性的改善;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更注重各方面的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耐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聚羧酸系外加剂的特点,以及客运专线所处施工环境原材料的实际现状,介绍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了其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计算法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全计算法对C6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采用粉煤灰、矿粉的"双掺"技术保证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减小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在今后的工程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确定机制砂的级配、粒形、细度模数等主要参数,并根据机制砂的性能特点,结合工程实践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制和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大跨度钢管拱桥高强泵送混凝土(C50)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应用过程中,合理选用复合型减水剂和膨胀剂,采用复合掺入法保证了泵送混凝土的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同时起到了混凝土缓凝、早强作用,解决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的难题并成功地运用到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的特殊要求,通过实验分析浆体体积、聚羧酸盐外加剂和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过程控制的实践经验,提出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京福铁路古田溪特大桥7号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介绍了采用钢护筒作支撑桩、沉放单壁钢围堰并灌筑水下混凝土固定钢护筒以构建桩基施工平台的关键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解决了在深水和倾斜、裸露、坚硬岩石河床的特殊条件下,钢护筒无法打入河床形成稳固桩基施工平台的施工难题,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冬季严寒条件下,改建朔黄铁路肃黄段桥梁铺架要求横向张拉预应力结构湿接缝混凝土3d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 %。通过对冬期早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对C4 0、C5 0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表明,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优良,3d、2 8d强度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能经过密集钢筋充满整个模板内空间,自密实混凝土必须具有高抗离析性又能容易流动通过障碍的性能。通过对时速350 km京沈客专辽宁段TJ-13标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总结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注意的一些要点,针对配合比设计及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工程实践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贵广铁路(贵阳—广州)北江特大桥主墩桩基础采用直径3.0 m钻孔灌注桩,不仅桩径大,嵌岩最大厚度接近100 m,成孔深度超过120 m,还具有质量要求高,施工风险大,工期紧等特点。根据工程特点,介绍了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平台及栈桥搭设,成孔设备的配置及成孔技术,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内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北江特大桥长11 533.06 m,主墩钻孔桩基础施工为北江特大桥控制工期的关键技术。针对243号、244号主墩,根据其结构设计特点、水深、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进度、成本等因素,提出了各墩的施工工序。着重介绍了钻孔平台及钢护筒施工、成孔工艺、钢筋笼加工及安装、水下混凝土灌筑等工序,为以后铁路特大桥钻孔桩的施工技术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干旱风沙地区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张掖以西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恶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通病极易产生。针对该地区干旱严寒、日照强、昼夜温差大、风沙大、风期长等自然环境特点,主要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温度监控量测、混凝土养护及采用透水模板布等途径进行了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墩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混凝土的远距离输送是当前公路、铁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设备选型、材料选择、混凝土配比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确定了在马水河特大桥的施工中的设备型号和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5.
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桥梁大轴力桩基托换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安北客站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全长27.33 km,其中机场站站后折返线区间隧道长256.45 m,该段暗挖隧道下穿机场T3A航站楼主线桥桩基,采用桩基托换处理。被托换的既有桥梁部为异型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受力复杂,结构变形敏感;桥面最大宽度35 m,桥墩墩底轴力近13 000 k N;新建托换梁跨度大于20 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如此大跨度、大轴力的桩基托换工程实例很少。以T3A航站楼桥梁大轴力桩基托换设计为依托,通过对托换方案、关键连接节点、荷载转移机理的分析、研究,详细介绍大轴力桩基托换思路、托换梁设计、托换体系转换,给出托换关键节点的施工方案及监测技术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合武客运专线I标特大桥、大桥、涵洞、隧道、连续梁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理念,阐述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试验过程及优化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恶劣的海洋气候条件深水海域的青岛海湾大桥施工中,采用了新型的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进行承台施工,此项施工技术较传统的钢吊箱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水中作业时间。重点介绍了混凝土套箱的施工、安装、下放、封堵止水以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同类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沪蓉西高速公路支井河特大桥为钢管砼拱桥高强微膨胀C50钢管混凝土的性能及可施工性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为保证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大直径钢管泵送顶升高强微膨胀混凝土的的性能及可施工性,对其配合比设计、性能试验方法和分析、微膨胀混凝土膨胀性能及水化放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的推进,为跨越沟谷而设置的高墩大跨桥梁也随之增多,在大型桥梁建设中,如何做好大体积砼的温控工作,防止砼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有害裂缝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岔河特大桥峡谷地形条件下大体积砼施工,从砼配合比设计、砼的拌和运输、浇筑及养生等质量控制环节,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同时对大体积砼采取保温保温的养护措施,有效控制了大体积砼有害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