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港口》2017,(Z1):102-105
宋代耀州窑青瓷以精湛的刻花印花工艺受到海外地区的欢迎。随着海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航运商业贸易的发展,耀州窑转向大量生产印花青瓷以提高产量,印花青瓷逐渐取代刻花青瓷成为耀州窑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耀州窑印花工艺也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印花陶范的使用使沿海地区的窑口也能够烧制出耀州窑风格的印花青瓷,其产品成为耀州窑风格外销印花青釉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7,(Z1):27-34
长沙窑是我国晚唐五代时期的外销瓷窑,以釉下彩和模印贴花瓷器著称。长沙窑产品的器型、装饰融合了中亚、西亚地区的传统艺术和伊斯兰教、佛教的装饰元素,别具特色,在当时可谓是陶瓷烧造领域的一大创举。本文从长沙窑瓷器行销海外的情况,探讨唐宋之际我国外销瓷贸易模式发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江河湖海     
《航海》1982,(1)
东钱湖高山环立、烟波浩淼的鄞县东钱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湖。它位于宁波市东15公里,四周有72条溪流汇注而入,环湖设有7个堰和9个塘,方圆29.7公里,最深处达3米。全湖面积21.9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东钱湖开始形成于东晋,唐代加以开拓,北宋初重修,灌溉农田作用极大。到宋庆历  相似文献   

4.
外销瓷是中国对欧洲贸易的大宗商品。18至19世纪,大批量的中国外销瓷,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期间外销瓷的题材、风格、器型与用途等特征也有所变化。在这种中西交流中,中国外销瓷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欧洲制瓷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对欧洲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宁波市游艇码头主要分布在沿海区域,在甬江和东钱湖等内河内湖也建有游艇码头,但规模较小。我国游艇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受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和游艇消费欲望不足等因素影响,宁波市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游艇码头项目推进缓慢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10日,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徐祖远在长航局、长江海事局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陪同下视察窑监水道。李盛霖、徐祖远乘坐"海巡31513艇"认真视察了窑监水道施工现场,仔细了解了海事、航道等单位在窑监水道间歇式禁航施工期间现场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勾勒出一部中国港口的发展史,30年,足以体会几遍这其中的高潮和低谷,而"中国港口军团"想要续写辉煌,未来15~20年,港口管理体制还须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改革60年前,一个六面体的铁箱子彻底颠覆了世界贸易和运输的传统模式。也是丙申年——公历1956年4月26日,一艘改装过的油船"理想X"号(Ideal X),甲板上装了58个标准集装箱,从美国纽瓦克启程开往休斯敦,由此拉开了世界运输业集装箱化革命的序幕。一、拜开放政策之赐驶上"快车道"集装箱运输的国际化进程举步维艰,直到  相似文献   

8.
正窑河复航工程将充分发挥航道的产业引领和聚集作用,同时能使定远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定远"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型跨越乃至长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安徽窑河—高塘湖航道位于滁州市、淮南市、蚌埠市交界处,在新城口注入淮河。炉桥至窑河节制闸段航道,全长20 km,由于窑河节制闸未建通航设施,本段航道处于断航状态;窑河节制闸至新城口段航道,全长8 km,现为Ⅵ级航道,常年通航。  相似文献   

9.
消息     
国家投资9.5亿整治长江中游航道交通运输部近日已批准了长江戴家洲、沙市、张南(上浅区)、太子矶(二期)、窑监等5个水道的航道整治项目,总投资达9.5亿元。长江中游一批浅滩水道将得到集中治理,著名碍航"梗阻"——窑监水道有望通过此次系统整治得以根治顽疾。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23,(6):11-12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的“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展于10月28日正式开幕。展览以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为切面,通过外销瓷器、漆器、画作、牙雕、螺钿、银器、扇子等精品文物,讲述中西文明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遇与汇融的故事。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外销艺术品行销世界,成为欧洲贵族、富商竞相购买的对象。外销艺术品中的中国人图像,成为欧洲人认识中国人形象重要的“窗口”,为欧洲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1.
广东仿龙泉青瓷窑址主要发现于粤东地区,代表性遗物广泛发现于广东大部分地区。本文以仿龙泉青瓷窑址的典型代表之一大埔余里窑为例介绍其产销时代和源流情况,认为其文化特征明显承继浙江龙泉基本器型和装饰特征,但又明显地域化简单化实用化,其兴衰过程还与明代海内外市场需求,时代潮流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柳孜运河遗址是通济渠沿线上的一个重要遗址点,遗址中出土来自全国各地的瓷器达二十余处窑口的产品。其中就有长沙窑的产品,约占瓷器标本总数的2-3%,主要器型有盏、执壶、钵、盒等,以盏居多。时代大致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唐玄宗天宝年后至唐宪宗时期;第二期是唐穆宗至唐晚期。柳孜是通济渠上重要的一处驿站、军事重镇、南北贸易交流的"草市",其交通优势为长沙窑的产品流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长沙窑瓷器作为一种平价产品流向北方主要是沿长江到达扬州后,经过邗沟,转而进入通济渠到达柳孜,进而向洛阳、西安等大都市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