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地区山区泥石流的类型,泥石流形成机制的分类以及动力特征,研究泥石流的类型和形成机制对山区公路设计及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7日巴中市河坝2井暴发较大规模山洪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和井场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在现场调查泥石流灾害的基础上,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该泥石流的成因机制;计算了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针对现有物源及潜在泥石流隐患,提出了“主沟疏通+防洪堤支挡”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川地区降雨与泥石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前人的成果,从成因统计原理出发,考虑泥石流形成区面积大小,固体物质储量和松散程度,形成区上水动力的能量,形成区到出口断面的距离,推导出泥石流流量计算公式(成因统计法),并用多年踏勘,历年积累的泥石流调查资料,对本文推导的泥石流流量计算公式进行参数修正和验算,其相关系数R=0.982,平均误差-3.98%,用于勘测设计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可通过研究泥石流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来判定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特征。对此,在对贵州望谟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12条典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对比划分,以此确定了该地区泥石流形成机理所对应的地貌信息熵H的区间。运用此结果可对该地区沟谷型泥石流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预先判断,并对危害性较大的泥石流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小突发性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以康定市稻子坝坡面泥石流为例,对坍滑引发型坡面泥石流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坡面泥石流计算的基础参数,从而计算求得坡面泥石流基本特征值,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平川沟泥石流体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12):45-50
泥石流沟内松散物质(岩土体)在降雨作用下,由吸水→强度衰减→蠕变而构成初始泥石流体,形成机制包括降雨冲击机制和吸水软化机制。初始泥石流体运动诱发沟岸冲蚀、沟底掏蚀而补给构成泥石流体,补给机制包括岸坡切割机制和沟床物质启动机制。构建了由粒径为6.31cm的均质颗粒固相和均质浆体的等效泥石流体,为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6日,西南油气分公司某井发生特大山洪灾害,引发泥石流淹没局部钻井平台,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在调查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活动特点、成灾机理及危险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沟为典型低频暴雨稀性泥石流,中型规模,受此次泥石流的影响,目前整体处于衰退期中的阶段性易发期,在汛期应作好相关泥石流的监测与防治措施,确保油气井的正常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G318国道通麦至105道班段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尤其是线路经过的迫龙沟泥石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难以治理。因此,在通过分析迫龙沟特大型冰川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规模和爆发频率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线路用桥梁跨越泥石流方案。  相似文献   

9.
自然病害对新疆公路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结合新疆特殊的自然条件,介绍了新疆公路的主要病害有冻胀和翻浆、盐溃土病害、雪害、水毁、沙害等,此外还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其他病害,并分别阐述了主要病害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新疆的形成原因以及其他病害在新疆分布的特点。文中分析了各种自然病害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天山公路泥石流形成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泥石流是新疆天山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集中分布在北天山近80km范围内,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基于大量的现场调研及观测,从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分析并获得了泥石流沟轴向与新构造应力场剪切带方向一致的宏观规律;泥石流沟内物源丰富,以寒冻风化物、第四纪冰碛物及冰水沉积物为主,沿程分布在泥石流沟内;天山向西开口的喇叭形地貌格局造就了北天山显著的焚风效应,致使境内地表植被条件差、降雨量小、寒冻风化作用强烈,进而物源稳定性极差;将泥石流形成的诱发因素概化为降雨和气温两方面,明确了境内公路泥石流在强降雨后4~5h内暴发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为天山公路泥石流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泥石流作为山区常见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威胁灾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泥石流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文中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基本特征及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做了简要的介绍;就现有泥石流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区地质背景复杂、地貌起伏大和地质灾害分布广的特点,以都汶公路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系统研究都汶公路泥石流危害特点,查明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分析泥石流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归纳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针对泥石流灾害现状,对都汶公路泥石流发展趋势进行有益探讨,为山区公路泥石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中华  刘罡 《路基工程》2012,(3):163-167
在现场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毛尔盖水电站烧发河支流牙窝沟泥石流的成因,描述了泥石流沟的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对泥石流沟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计算了不同概率下泥石流的峰值流量及总量,对牙窝沟泥石流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结合"5·12"汶川地震后泥石流灾害工程的防治对策,对公路工程泥石流防治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对震后修建的防治泥石流灾害新型结构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王丽君  李琦 《路基工程》2013,(2):103-107
在现场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毛尔盖水电站俄恩沟泥石流的成因,描述了泥石流沟的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的方法对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计算了不同概率下泥石流的峰值流量及总量,对俄恩沟泥石流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G315线托帕-吐尔尕特公路是连接中国和吉尔吉斯坦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沿线频发的泥石流灾害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通行。通过对G315托帕-吐尔尕特公路沿线泥石流灾害实地调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并结合泥石流对公路危害特征,初步提出研究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研究表明,研究区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K0+00~k80+00段,灾害性泥石流共发育55处,其中沟谷型泥石流34处。泥石流沟口高程在2105~3036m之间,流域面积介于0.013~41.49km~2,沟床比降介于25‰~727.3‰。沿线泥石流均为降雨型泥石流,受物源类型及供给形式的影响以稀性泥石流和水石流为主。最后针对泥石流危害特征初步提出了硬性治理和柔性防护相结合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叉沟泥石流成灾历史及研究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水源条件和物源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表明三叉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可能性大。进而对其泥石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泥石流形成特征及威胁对象分布,提出了"梳齿坝+修建非全防护排导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可拓方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山区泥石流实地勘查资料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发育特点、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沟谷泥石流危险性评判指标及分级标准;采用可拓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物元模型.研究表明,将可拓学运用于沟谷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沟谷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范围的确定未能充分考虑道路沿线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治理方式。为了减少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不清或不合理带来的问题,从道路工程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结合道路沿线泥石流成灾特点,以及泥石流调查、泥石流活动范围预测与灾害评估、泥石流灾害防治管理等工作要求,提出了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方法和流程,并探讨了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红线的权属和划定问题,最终形成了道路工程泥石流勘界的合理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