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装箱化》2009,20(9):13-13
2009年9月8日,“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报告在上海发布,纽约、伦敦、上海分别以624.4分、553.9分、513.1分列前3位。其中,上海在金融市场的成长性以及航运能级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
“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The Global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dex2010,GSCU在上海浦东发布,上海列在全球第5位。GSCI是世界现代航运史上编制发布的首份国际航运中心指数,也是按引领“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创新模式,对21世纪世界各国各、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全球竞争力强弱的考核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台阶,跃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六位.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同时在沪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与2014年相比,雅典入围前十,东京被淘汰出前十梯队.上海超越迪拜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的低碳金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爱平  庄崚 《中国水运》2010,334(6):12-13
<正>"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近期在上海发布,根据"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和"低碳智网型"评估世界660多家港口中50个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中国有10个城市进入全球50强之列:上海、天津、大连、广州、深圳、宁波、青岛、厦门,以及香港与高雄。国内航运中心在吞吐总量、集装箱吞吐量、空港货运量全球名列前茅,航运服务也高起点启动,但在低碳金融服务方面和其他国际航运中心有较大差距。那么什么是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如何做好金融服务都是理论界和业界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5,(5)
<正>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台阶,跃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六位。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同时在沪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与2014年相比,雅典入围前十,东京被淘汰出前十梯队。上海超越迪拜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依据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原则,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共设立3个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6.
谢蕾  许长新 《水运管理》2013,35(9):32-35
为了更好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伦敦航运和金融中心为参考,分析伦敦航运金融运作模式,包括航运金融业务内容,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航运服务中心与金融服务中心的相互关系。总结伦敦航运金融运作对上海航运和金融中心发展的启示:完善航运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提高我国航运价格衍生品竞争力;建立健全我国相关法律,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7.
刘锟 《珠江水运》2011,(11):54-55
伦敦人选择浦东启动运价衍生品交易系统,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什么?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近日在上海浦东宣布,全球航运运价衍生品中央交易系统正式启动。这也是波交所成立200多年来首次在海外启动重大航运交易平台。伦敦人为何选择浦东启动运价衍生品交易系统?它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哪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内学者的“五角模型”入手,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的成因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和环境层3个层次共5个因素,即政府作用、基础设施、腹地经济、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航运要素的集聚与组合能力等,认为这3个层次5个因素应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7月19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推出的"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上海发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7》同日出炉。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综合实力排名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鹿特丹、东京、雅典,其中:亚太地区的上海、迪拜凭借自贸区创新驱动效应,排名实现战略性提升,分别跃升至第五位、第六位;经济增长疲软的欧洲地区受益于"一带一路"效  相似文献   

10.
数据     
《中国海事》2014,(7):3-3
75.7分 6月26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在上海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排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依次分别是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杜拜、上海、东京、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硕 《水运管理》2010,32(7):1-5
国际航运中心这个概念并无唯一的、固定的或为所有人接受的定义。一方面,对航运中心的理解因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伦敦、鹿特丹、新加坡对国际航运中心有不同的定义;另一一方面,即便针对同一个城市,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也会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1995年时被定义为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浙江、江苏的江海港口为两翼”的中心,在这个基础上,2009年国务院第19号文件又将定义扩展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上海港是怎样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提起航运中心,不禁使人回忆起60年前的旧事,本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世界著名商埠,贸易、工业、金融十分发达。上海港曾经是远东航运中心,世界各国主要轮船公司无不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办事处与代理行,航线遍布全球。1931年仅进口船舶就达2100万吨,仅次于纽约、伦敦、神户、洛杉矶、汉堡、大阪而居世界第七位,鹿特丹、香港在上海之后居第八、第九位。  相似文献   

13.
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竞争力。文章通过对服务业相关文献的回顾,对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界定,并根据伦敦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上海发展航运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航运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4.
<正>专项资金的合理投入和使用,可以解决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也能借此丰富与完善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理论,为其他省市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参考意见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在上海发布。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10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中国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凭借其资源优势、配套优化措施和服务质量提升使其建设稳步推进在国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底前,全球最大的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BIMCO)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正式批准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新加坡列为其继伦敦、纽约之后第三个国际海事仲裁地。此举既出,很快在国际海事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被认为BIMCO近年悬而未决的举槌终于落下,新加坡由此坐上全球第三大国际海事仲裁地的交椅,成为与伦敦、纽约并立的三足之鼎。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在上海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中,亚洲占位五席,分别是新加坡、香港、上海、迪拜、釜山。中国的上海位列第六。除此之外,中国的青岛、宁波-舟山、天津、广州、大连、深圳、厦门也跻身国际航运中心行列。国际航运正在准备迎接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随着航运中心发展方式不断转型升级,航运服务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成  相似文献   

17.
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懿 《水运管理》2011,33(6):34-36,39
为推动上海航运业发展,从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背景,认为航运保险对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完善航运保险业的机制,增强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竞争力,才能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顺利建设。应通过如下措施加快上海航运保险业的发展:完善航运保险市场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航运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加强航运保险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问题之始,迫切需要对现有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作一番分析,从中找到了可在物经验与应该避免的教训。逐个地分析了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伦敦,香港,日本台湾省等7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便结合我国国情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寻求适合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旭莲 《航海》2014,(1):10-11
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法国达飞集团组成全球集装箱班轮业最大的联盟--P3联盟。近日,其成员公司透露,尚在筹组中的船舶运营中心将设在伦敦,并由马士基航运高管执掌。这一计划很快让伦敦航运业兴奋起来,沉寂多年的伦敦航运中心被唤醒,期待在全球航运市场走出低迷中雄风再起。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底,在新加坡航运法律界的共同努力下,全球最大的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BIMCO)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正式批准并通过了《新加坡仲裁条款》,将新加坡列为其继伦敦、纽约之后第三个国际海事仲裁地. 此举既出,很快在国际海事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被认为BIMCO近年悬而未决的举槌终于落下,新加坡由此坐上全球第三大国际海事仲裁地的交椅,成为与伦敦、纽约并立的三足之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