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7,(4):4-4
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航运干线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可以预计其船闸将会是珠江水系最繁忙的船闸。3月3日,该枢纽1000吨级的2号船闸通航。到5月,2000吨级的1号船闸也将通航,到时两个船闸同时运行每天可通过上下航船舶500艘左右。据梧州水上检查站的统计数据,2006年每天上下航通过该枢纽的船舶约为320多艘,目前2号船闸上下航通过船舶不足200艘,1号船闸正在建设,2号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导致了近期船舶通过枢纽船闸时须等待一段时间,但是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广大船员的支持配合,枢纽通航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5月15日广西梧州长洲枢纽船闸正式通航以来,5月22日中午12时03分,上锚地待闸下航船舶已于11点58分全部进入闸室,下航状态畅通,宣布长洲枢纽船闸上下游滞留的船舶结束待航,船闸进入畅通运行,见《长洲船闸通航情况表》。  相似文献   

3.
长洲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梧州市上游12km处,长洲枢纽过船设施为2座一级船闸,其中2号船闸(1000吨级)于2007年3月3日建成运行,1号船闸(2000吨级)于2007年5月15日建成运行,两线船闸设计双向年通过能力3200万吨。长洲枢纽的建成,为渠化西江航道,提高西江通过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船闸规模偏小,管理体制不顺,经常引起船舶过闸堵塞,影响了西江航运干线的畅通。  相似文献   

4.
长洲水利枢纽自开始建设至今发生了多次船舶滞留现象,船舶被迫在上下游长时间等候过闸。虽然造成船舶滞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枢纽船闸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对通航环境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在枢纽三、四线船闸准备投入施工的情况下,原船闸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应引起设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4日,广西梧州长洲枢纽1号船闸闸口位置因多艘船舶发生碰撞,1号船闸关键部位发生明显变形,被迫停航,由于已进入主汛期,滞航船舶逐渐增多,到2008年4月15日零时,造成坝区滞航船舶达880艘。  相似文献   

6.
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洲枢纽现有船闸建成后有力地促进了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但其瓶颈效应也渐显。为缓解其堵航滞航问题,通过分析一线二线船闸的通航现状,基于改进的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计算模式,预测了现有船闸近期(2010—2015年)的通过能力,并针对性地从船闸管理模式、船型标准化和大型化、船舶调度、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洲枢纽双线船闸堵船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李民  冯小香 《水道港口》2012,33(2):142-146
文章阐述了长洲双线船闸运行3 a来的堵船滞航现象,对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航道整治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扩建三线四线船闸,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联合调度枢纽水库,协调发电、调水和压咸补淡调水等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的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预计逼近亿吨,成绩喜人。但是谁也想不到,昔日的长洲枢纽船闸,却是另外一番光景。长洲枢纽处于西江航运干线咽喉位置,枢纽建成后改善了航道通航条件,沿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对水运的需求不断增长。自2007年长洲枢纽一线、二线船闸建成后,一直持续到2015年初,频繁出现的船舶滞航问题令人尴尬不已。直到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投入使用,船舶滞航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5,(4):329-333
并列多线船闸的交通组织对于保障船舶的安全、快捷过闸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闸区交通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长洲枢纽四线船闸的通航环境特点,分析了并列多线船闸的运行机制和闸区交通组织特点,研究了长洲枢纽并列四线船闸的交通组织原则及规则,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研究成果可给内河多线船闸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长洲水利枢纽自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枯水期和年底船舶过闸高峰期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船舶待闸滞航现象,其中最多的一次为上下游待闸滞航船舶达1600多艘,严重影响了沿江的经济发展。而到了2015年,西江梧州段自2007年长洲水利枢纽建成通航以来,首次实现了年度"零滞航"。记者日前从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去年长洲水利枢纽累计双向过闸船舶81509艘次,  相似文献   

11.
12月11日,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一行在部水运司、海事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广西交通厅、广西海事局、梧州市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领导陪同下,来到珠江长洲水利枢纽滞航现场,传达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国务委员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关于10月下旬因特枯水位而发生的滞航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看望并慰问了因堵航而滞留在长洲枢纽的广大船民及奋战在一线的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并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切实解决长洲枢纽船舶滞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平面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西江黄金水道的畅通,提高长洲枢纽的通过能力,拟在长洲枢纽一线、二线船闸基础上增建三线、四线船闸。受枢纽河段地形条件的影响,三线四线船闸仅有长洲岛右缘和外江右侧台地可供布置。为判别两处位置的优劣,采用定床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两处位置船闸布置通航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程河段水流特性,研究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和船舶航行条件,确定三线、四线船闸合理可行的工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4,(8):45-45
本月受大雾、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和1#船闸检修维护等原因影响,长洲枢纽全月均处于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当月长洲枢纽日均船舶报到数为229艘,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38%;日均待闸船舶数为584艘,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34%;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64.1小时,同比增长23.2小时,环比增长22.4小时。  相似文献   

14.
“战枯水,保畅通”是西江每年枯水季节无法避免的任务。10月份以来,受船闸通过能力饱和、船舶日报到量增多和三线四线船闸施工等因素影响,长洲坝区航段出现了船舶滞航。10月25日,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滞航船舶数量超过300艘,且持续48小时以上,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了Ⅲ级响应。12月15日8时,坝区滞航船舶总数量达到峰值868艘,为入冬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15.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发电和航运为主,兼有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工程。枢纽船闸工程采用一级双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分别长1500m和1600m,船闸采用长廊道输水系统,同时预留三线船闸位置。双线船闸可分别通航4×2000t级和4×1000t级顶推船队,双线单向年过闸总载重吨位为4012万吨。1号船闸为2000t级,闸室尺度200×34×4.5(m)(长×宽×门槛水深),2号船闸为1000t级,闸室尺度185×23×3.5(m)。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0日,记者从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获悉,2017年10月,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达1093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据介绍,10月份,长洲枢纽上游来水情况理想,通航条件良好,过闸船舶总数达10666艘次,同比增长53%。船闸各项运行指标不断优化,日均船舶报到数344艘次,同比增长50%;日均待闸船舶数35艘,同比下降71%;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2.5小时,同比下降10.4小时。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回暖,珠江水运需求旺盛,运价持续上涨,长洲枢纽货物通过量继续高速增长,10月货物通过量达到1093万吨,同比增长90%,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长  相似文献   

17.
庞伟东 《珠江水运》2009,(12):55-55
针对当前长洲枢纽河段严峻的通航形势,加上枢纽下游水位下降致1#船闸因长时间超设计水头运行而被迫退出运行,为了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领导的指示精神,非常时期,非常措施,确保长洲1#、2#船闸正常运行、安全畅通,12月2日,自治区港航管理局组织30多名行业专家和相关单位代表深入长洲枢纽进行了现场勘查,并主持召开长洲水利枢纽1#、2#船闸特殊工况下运行方式研讨会,共同研究确定在特定工况下的船闸运行方式。会议由自治区港航管理局局长杜敬民主持。  相似文献   

18.
<正> 长达近半年之久的长洲水利枢纽航段滞航到4月27日终于结束,今后相关部门会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长洲水利枢纽相关部门人士透露: 长达近半年之久的长洲枢纽航段滞航在4月27日终于解除Ⅰ级响应,截至4月30日8时,上游滞航船舶数量仅有132  相似文献   

19.
<正>2015上半年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通航情况总体良好,过闸船舶调度有序,船闸运行顺畅,新建的3#和4#船闸今年相继投入了试运行,船闸通过能力和船舶通航效率明显提高。长洲枢纽运行和建设概况1~6月,长洲枢纽通过船舶数为39446艘次,货物通过量为2919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6%和2%;四线船闸的总开闸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月)1月由于临近春节,大量船舶和船员集中返乡过年,长洲枢纽迎来集中返航高峰,船闸运行情况总体平稳,船舶过闸秩序良好,顺畅有序。当月长洲枢纽过闸船舶总数为14086艘次、货物通过量1264.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和0.2%,环比分别增长5.9%和6.5%;日均船舶报到数为436艘次,同比增长7.4%,环比下降1.6%;日均待闸船舶数为332艘,同比增长361.1%,环比下降24.7%;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17.5小时,同比增加13.3小时,环比减少7.2小时。1#船闸运行396闸次,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5.3%;2#船闸运行434闸次,同比增长10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