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种中型乘用汽车表面噪声的声强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志勇  韩军  毕凤荣 《汽车工程》2003,25(4):392-394
依据声强测量的原理,研究了声强测量系统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问题。对某中型乘用汽车的车外辐射噪声进行了声强测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主要噪声进行了识别和研究,为降低该型汽车的表面辐射噪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声强法识别整车表面噪声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声强测量的原理,研究了声强测量系统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瘌2,对某中型乘用汽车的车外辐射噪声进行了声强测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主要噪声进行了识别和研究,为降低该型汽车的表面辐射噪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声强试验法的柴油机噪声源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RAS声强测试仪器,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燃油泵、风扇、排气侧、摇臂侧盖面建立225个测量网格,对怠速、最大扭矩、标定及其他工况的噪声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用STARAcoustics声强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柴油机各个测量表面的声强矢量、等声强和声功率分布.提出噪声源分比率概念,并对柴油机的主要噪声源进行了识别.研...  相似文献   

4.
用选择性声强技术识别车内噪声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车内噪声的方法有许多。其中,将测试部位噪声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与噪声源的声强进行相关分析以确定声源的位置和响应频谱的方法称为选择性声强技术。本文运用此技术,通过对国产轿车给定工况下的测试分析,确定出试验车发动机舱内最大噪声的位置和驾驶员耳旁辐射噪声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降低该车噪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柴油机噪声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机噪声源的特点,以柴油机的表面辐射噪声信号为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发动机的噪声源进行了识别.建立具有目标层、频率层和噪声源层3个层次的结构模型,在各个频率段.比较柴油机不同部件的表面噪声信号,构造层次判断矩阵,计算各噪声源对噪声评价点影响的权值,考虑噪声辐射表面积后进行总排序,识别出柴油机的主要噪声源为齿轮室罩,是降噪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声品质主观测评结果差异性较大的两款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传统噪声评价指标与心理声学法对两款柴油机辐射噪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分析了引起差异性较大的原因,明确了典型心理声学指标。结合柴油机实际运行工况,对比分析了两款柴油机在不同运行区间辐射噪声声品质变化规律,为改善柴油机辐射噪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对某款摩托车发动机噪声源识别试验中,通过声强测量发现,曲轴箱体的表面辐射噪声是主要噪声源,但却不能确定该噪声源的成因。在综合应用了共振频率分析、分别运行法和频谱分析法等噪声源识别方法后,最终发现该噪声源来自发动机的正时链轮和链条的冲击噪声,并发现其位置与声强等高线指示的声源位置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表面噪声的声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军  郝志勇  刘月辉 《汽车工程》2003,25(3):272-274
依据声强法的测量原理,对一台车用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声强测量研究,得到了该发动机整机噪声分布的声强云图,确定了该机的主要噪声源位置。用振动速度法对声强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者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发动机噪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摩托车发动机的噪声控制研究中,运用声功率、声强等高线图及频谱分析方法,对表面辐射噪声进行了声源识别和研究,进、排气噪声对测量面的声贡献较大;运用分别运行法进行噪声分离试验,将燃烧噪声、活塞敲击噪声、配气机构噪声、初级齿轮副啮合噪声分离,进一步分析了2种转速下该发动机的噪声组成和不同噪声的频谱特征,为降低该型发动机的表面辐射噪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声源识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声强试验法进行发动机标定点工况声源识别,定位了发动机噪声贡献特征。结合声压试验法对柴油机全工况进行噪声测试,基于发动机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产生机理,研究了典型贡献位置对整机噪声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声强贡献面积较大的测量面,对应声压测点位置的噪声也越大;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提高,转速对噪声的影响比负荷对噪声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发动机高转速工况,旋转部件以及阀类系统对整机噪声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
在标准半消声室,用B&K3560噪声测量分析系统对4110Q柴油机整机和油底壳、飞轮壳、喷油泵、摇臂罩等零部件的噪声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试验主要测量了柴油机整机在全负荷、不同转速下的声压级和主要零部件近声场标定工况下的声强级,并进行了频谱分析,提出了降低柴油机噪声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用复合材料覆盖柴油机的复合油底壳、喷油泵、飞轮壳、摇臂罩表面后,在标定工况下整机噪声声功率级下降2.2 dB(A)。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噪声源识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动机近场表面声强测量,识别出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通过对声强频谱、发动机的时间功率谱阵分析,找出峰值频率成分,得出的共振频率正好对应于声强峰值频率,从而识别出该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及主要噪声的频率构成,为该发动机的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型汽车噪声源识别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声强法和声全息法各自的优点,对重型车车外噪声源进行综合识别,得到其主要的噪声源及其主要的噪声频段。在进行车外噪声控制过程中,选用优化的吸隔声结构能够降低噪声2.5dB(A)以上,降噪方案对发动机、整车的其他性能影响在允许范围之内,且噪声控制成本少于整车的0.4%。  相似文献   

14.
6130Q柴油机振动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130Q柴油机的噪声辐射,对发动机辐射噪声及主辐射表面(机体及油底壳)的振动进行台架试验与谱分析,确定主辐射源是油底壳。有限元动态分析得出主辐射频率下的振型和主辐射部位,局部加筋后计算表明:在主辐射部位加筋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幅度。后推出加网格筋的实施方案,实施后对降噪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预测与降低柴油机油底壳辐射噪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郝志勇  贾维新  刘宏 《汽车工程》2006,28(7):685-687,695
介绍了一种针对车用柴油机油底壳辐射噪声预测和降低的方法,通过有限元/边界元法预测油底壳结构的动态特性、频响特性以及辐射声功率级,同时考虑油底壳中润滑油的流固耦合作用,提出在油底壳上布置加强板和使用复合材料的方法降低该油底壳的辐射噪声声功率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柴油机后喷射作用机理,以有效降低燃烧噪声、减少排放为目的,分析设计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后喷射控制策略,解决后喷射控制中有关喷射协调、后喷射量、喷射起始时刻、喷射器作用时间和喷射释放以及相关参数修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JSAE Review》1999,20(2):211-216
Impact force caused by piston slap is one of the major mechanical noise sources in a diesel engine. The optimization of piston pin offset for impact force reduction has been reported by many researchers. However, if a modification has large effect at idling, high-speed noise tends to increase and vice versa.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reduce piston slap noise at all engine speed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the piston slap was investigated precisely utiliz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imultaneous noise reduction in the conditions of both idling and high speed was achieved successfully by optimizing the piston's center of gravity as well as piston pin offset. Furthermore, engine sound qualit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