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在对商用聚氨酯海绵材料进行酸液粗化(硫酸和三氧化铬溶液)之后,通过甲基三氯硅烷的水解和缩聚反应制得超疏水亲油复合聚氨酯海绵材料。复合聚氨酯海绵材料表面是均匀的聚硅氧烷层,这使得其具有超疏水亲油特性,平均水接触角高达162°±2°,油接触角为0°。油水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柴油、润滑油和食用油的油水混合物单次油水分离效率均在96%以上,其中柴油的油水混合物单次油水分离效率高达97.2%。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超亲水材料具有优良的亲水疏油性能,有望应用于溢油处置领域,在原油环境下开展不同流道、不同孔径的不锈钢网和超亲水材料的分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超亲水材料的分离性能明显优于不锈钢网,在单级分离情况下,经超亲水材料分离后出水口的含油量均降低至50 mg/L以下,出油口的含油量则保持在85%以上。对于优化流道后的双级分离,不同孔径超亲水材料的分离效率均在99.9%以上,分离后溢油回收物的浓缩倍数处于12~19之间,当第二级超亲水材料孔径为9μm时,出水口含油量降低至1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铝酸酯偶联剂X-30制备超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为溶剂用自制的廉价铝酸酯偶联剂X-3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然后构造一个具有微纳米结构的二氧化硅表面使其达到超疏水效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镜(SEM)、表面水接触角测量(WCA)对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成功地被偶联剂包覆,其表面水接触角为150.1°,达到超疏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1.前言机舱舱底水混有各种漏油,在无条件地向船外排放时,就成为海面的污染源。为了防止它,根据船舶的有关法令,必须设置油水分离器。此外,为极力减少油轮的洗舱水或压舱水排放时流出的油分,可采取各种手段,其中之一应考虑设置大型的油水分离器。最近,已在这方面作正式的研究。上述船用油水分离器可分为舱底水油分离器和油轮用的大容量油水分离器。人们之所以把油水分离器看作为个问题,是由近十年来众述纷云的油污公害问题引起的。而且,对油水分离器的要求条件也是在每年变化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油水分离器业已有许多产品在市场上出  相似文献   

5.
日本研制的一种油水混合燃料,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废气中有害的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的产生。 这种混合燃料使用重油或柴油均可,将油和水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用一种表面活性剂作添加剂,它的乳化作用把油和水二者混合在一起。实际测定表明,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氮氧化物只有普通重油或柴油燃料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从防污染观点来看,船用油水分离器是一种船舶油性污水的处理装置,是将船舶所产生的各种含油污水中的油分除掉,使之达到油与水分离的目的。船舶油污水的主要来源是舱底水、压舱水  相似文献   

7.
油水重力分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力分离是最为常用的油水分离技术 ,但国内外沿用的传统设计方法只能计算极限粒径 ,无法计算分离后排放水的含油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即从分析油水混合液粒度分布入手 ,综合考虑污水的物化参数、分离装置结构参数和处理量 ,建立重力分离数学模型 ,直接计算排放水的含油量。本文介绍了用 MIAS- 2 0 0 0图象分析系统测定油粒分布、用 3种常见分离装置进行数模实验论证的情况。实验数据表明 :数模在工程上应用是可行的 ,具有足够准确性。本文还介绍了用数模进行分离装置计算机设计的专用软件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油气水的高效分离是陆上和海上油田在油气生产、输送、存储中关注的问题,复合式分离方法是近期的发展方向."十五"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列入了该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自2001年开始的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新型复合式分离器研制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进展.首先通过文献总结、专利调研和国内现场考察,提出了集重力、离心、膨胀于一体的复合式分离方法,采用以实验为主,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的研究路线.2003年力学所建成了模拟油气水分离的实验装置.2004年对离心和重力膨胀的关键部件--螺旋管、梯型管等进行了不同粘度、不同流速、不同油水配比条件下的油水分离实验.得到了螺旋管回转半径、开孔数量、孔径、方向,T型管垂直管的高度、数量、管径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配合直管和螺旋管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上述重要分离部件的设计准则,然后按工业使用分离器处理量的1/10缩尺比例,2005年设计制造了高效的复合式油水分离器.3月底,长4.5m、宽2.2m、高2.5m,全部由不锈钢制成的样机在力学所安装完毕.在粘度1~1500Mpa s,油水混合液流速变化范围为0.2~1.5m/s,油水配比为10%~90%范围内进行了分离器的实验室样机试验,达到了分离后油中含水率小于1%的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将设计全尺寸的复合式分离器,用于陆上油田工业现场试验以考核它的最终指标.  相似文献   

9.
郭军  张军  唐驰  龚道童  郑之初 《中国造船》2005,46(Z1):322-327
本文介绍了油气水分离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复合式油气水分离器的核心部件螺旋管和T型管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螺旋管侧壁开孔的大小、数量和位置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适当增加h/d的值,如h/d≈20,直管直径为DN40,高度900,在大粘度下分离效果更好.联合实验表明,对一定配比的油水混合液(含水率60~80%)经T型管、螺旋管分离后,油中含水可小于1%.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要求,油船污油水舱(Slop tank)所必需的容量,通常情况下不得小于船舶载油容量的3%。但以VLCC船舶为例,其污油水舱的容积约在6000m3?10000m3之间,如此大容积的处所,如果在船舶无污油水的工况时,又不允许装载货油而被闲置,将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为探讨"油船污油水舱可否作载货处使用"这一问题,本文借鉴油船污油水舱(Slop tank)可装载货油的法律依据与国际通行  相似文献   

11.
正某轮电喷系统对主机滑油的干净程度要求极高,所以配备了两台滑油分油机对主机滑油进行净化。某日,运行NO.2滑油分油机时,出现了排水口跑油的故障。该滑油分油机的油水分界面由比重环控制,水封水、排渣水、密封/补偿水分别由电磁阀SV10、SV15、SV16控制,排水口与排渣孔均在分离桶内。图1为滑油分油机的工作原理图。  相似文献   

12.
CDZYF系列油水分离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江苏船舶》2003,20(6):26-27
CDZYF系列油水分离器是一种新型的船用油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配有柱塞式电动定量泵,排油装置采用重力浮子针阀自动排油装置,使排油结构更为简单、可靠,油水分离方法采用了常压超滤式处理方法,大大降低污油水处理过程中的乳化程度,分离效果更为显著。CDZYF系列油水分离器在按《船用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型式试验方法及含油量分析方法》(GB4795.3)标准进行性能试验及300h耐久考核试验中,经处理后水中含油量未超过5mg/L,因此CDZYF系列油水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分离效果显著、价格较同处理量级产品低廉等特点。目前,产品已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钢基材料上制备超双疏表面,同时避免破坏钢基表面的物理性质,提出一种采用纳米复合电镀法在船用Q235钢材上制备Ni-nSiO_2超双疏表面的工艺。采用纳米复合电镀和液相沉积法在钢基表面构造适合的超双疏性能的微纳米双层粗糙结构。改变复合电镀参数,得到制备钢基超双疏表面的工艺参数。当电流密度为12.5A/dm~2,磁流搅拌速度为200r/min,电镀时间为50min,温度为60℃时,可制备出与水的接触角为154°,与油的接触角为151°的钢基超双疏表面。  相似文献   

14.
机舱含油污水,多年依靠常规的两级油水分离器使排出水含油低于15 ppm。近年来,船舶燃、润油广泛使用多种添加剂,机舱含油污水中含有更多性能相对稳定的化学乳化油,因而靠常规的二级油水分离器分离难度增大,分离效果变差。国际海事组织意识到超标排放的可能性、普遍性和严重性,第49次环保会通过了MEPC.107(49)决议《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5.
船舶机舱内的污水含有多种油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海洋中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的污水排放有明确的规定。油水分离器是指将污水中的油与水分离的设备,也是大型船舶的重要设备。为了提高船舶油水分离器工作效果的监测水平,防止出现船舶的污水偷排等问题,本文基于PLC硬件设备和海上船舶远程通信系统,设计了一种海上船舶的油水分离器动态监测系统,并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孙立新 《船电技术》2009,29(6):37-40
机舱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和油分浓度监视器是国际防污公约规定之一,综合本人在船工作经历,设计一套实用性较强、准确性较高的带反冲洗的真空式油水分离器,它采用双电极自动排油控制、激光油分浓度监视器,满足油水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油水重力分离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设计理论,即通过综合考虑油污水的水质状况和重力分离器的结构参数,建立重力分离数学模型,直接计算排出水含油量。试验表明,用本方法获得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十分接近,对照曲线比较吻合。在ZYF油水分离装置研制过程中,运用本方法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实船试验预测和参数优化设计。另外,本文还对本方法的计算程序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8.
以白洋淀污染鱼塘水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磁混凝-磁分离+生态塘、磁混凝-磁分离+芦苇湿地、生物超深净化处理系统、磁混凝-磁分离+生物超深净化处理系统+芦苇湿地4种异位水质提升工艺的工程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磁混凝-磁分离工艺对污染塘水的COD、TP去除率分别为42.7%、88.66%;生物超深净化处理系统对污染塘水的COD、TP去除率分别为60.50%、95.59%,处理后水质主要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磁混凝-磁分离+生物超深净化处理系统对污染塘水的COD、TP去除率分别为62.96%、94.07%,与生物超深净化系统单独运行相比,生物深度净化系统可进一步降解磁混凝-磁分离工艺出水中污染物,但最终出水与生物系统单独运行相比不具优势;芦苇湿地对设备出水水质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对整套处理系统出水的COD、TP的去除率分别约为16.08%和33.1%。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效污油水处理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成 《中国修船》1999,(6):16-17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油分子间的亲和作用,进行油水分离的污油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体积小,污油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小型船用污水处理站。  相似文献   

20.
低表面能船舶防污涂料的疏水结构及防污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添加纳米SiO2和超细颜填料粉体,制备了低表面能船舶防污涂料.用接触角检测仪测量涂膜表面的接触角,用数码显微镜观察水与涂膜之间的界面,用扫描电镜对涂膜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在大连湾进行实海挂板试验.结果表明,水滴与防污涂料涂膜的接触角可达149°,接触界面间存在着大量气垫,涂膜表面具有微米-纳米阶层结构,这是涂膜疏水及防止污损生物附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