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2018年11月28日,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盾构刀盘缓缓穿透最后1层坚壁,顺利破土而出,标志着全国首例深层隧道排水工程——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工程盾构隧道实现全线贯通。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工程包括东濠涌深层排水隧道及新河浦涌渠箱2部分。其中,广州市东濠涌深层排水隧道段北端起自东风路,南端止于珠江北岸的东濠涌补水泵站,线路总长1. 775 km,盾构段长1. 74 km,隧道外径6 m、内径5. 3 m;  相似文献   

2.
"水少为忧、水脏为患、水多为灾",近几年"水问题"成为了我国大多数城市可持续发展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成都市中心城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和高强度开发建设,也暴露出一些城市病。在城市排水系统和水环境方面,问题集中表现在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城市排涝能力偏低、城市雨水径流污染问题突出、局部合流制系统与雨水下河口未得到有效整治4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建设经验,本次规划研究对浅层改造方案和深层隧道调蓄方案进行技术研究分析后,推荐采用"两环四射"深层调蓄隧道为核心的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解决成都市中心城区当前以及远期发展将面临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及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锡甲 《路基工程》2017,(4):218-220
高寒地区长大隧道富水地段施工,隧道工程的涌水量较大,不及时抽排会导致洞内严重积水,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进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合理配置隧道抽排水系统,既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又确保了施工工期。以虎峰隧道工程为例,通过隧道斜井反坡抽排水,对高寒地区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中的设备选型和泵站布置进行分析,工程实践验证了其能满足现场排水需求,斜井内未出现涌突水现象,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工期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广州要在地下几十米深处挖建深层隧道的排水系统,以解决老城区防洪、排涝、控制溢流污染难题,但工程复杂,国内未有一座城市尝试。近日,广州市水务局详细披露深隧排水系统后,引来多方议论。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总体构思是,西起大坦沙、东至大濠沙岛,临江建1条主隧道,沿重要河涌建7条分支隧道,总长90 km,同时,还配套建设一座初雨污水处理厂,6座临江强排泵站。深隧先总体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4,(6):538-538
<正>广州东濠涌深层隧道尚未正式动工,新的深层隧道建设又纳入规划。2008年,广州市政府与全市13个治水责任主体签订"责任状",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治水"。2016年底建成东濠涌深隧2020年建成猎德涌等深隧广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及《广州市生态水城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6年)》,明确了未来6年的治水任务。除了已经规划的东濠涌深层隧道试验段工程外,广州还将规划建设多条深层隧道工程。东濠涌深层隧道试验段工程于2012年开始规划,2013年通过环评。该试验段工程总长1.7 km,拟投资7.7亿元,原计划2013  相似文献   

6.
姜云 《公路隧道》2002,(3):33-38
二郎山隧道、华蓥山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分别遇到了高地应力岩爆与岩溶涌突水问题,该概述了二郎山隧道地应力场,岩爆,围岩变形监测预报研究,华蓥山隧道岩溶涌突水特征以及产生原因分析和对隧道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对两座隧道所采取的岩爆和涌突水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蒋雅君  刘世圭  周睿  曹丹阳  吴春伟 《隧道建设》2022,42(12):2015-2023
为指导管理单位维护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保证隧道结构和通行安全,提出一种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技术状况评估方法。根据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排水段、排水单元和排水管段3个层次,分别以各管段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病害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市政排水管道病害参数的计算方法确定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管段病害参数计算方法;采用SWMMH软件建立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模型,模拟排水系统中地下水的状态,计算各管段和不同工况下排水单元间流量,根据流量比值大小得到不同管段和排水单元的权重;采用分层加权综合评价思想建立功能性和结构性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排水系统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大宝山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宝山隧道是一座较长大的高速公路隧道,对隧道的防排水要求较高。该隧道的防排水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论述了该防排水系统在施工和使用中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隧道衬砌结构防排水设计应遵循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奚魏征  徐智  孙海东  卢晓玲 《公路》2022,(5):277-281
龙泉山特长大断面隧道穿越龙泉山含油气构造,隧址区为浅层天然气危害大的一级区域,深层油页岩产生的天然气沿构造、裂隙上涌聚集形成,故龙泉山隧道为高瓦斯隧道。根据天然气瓦斯地层的特点,对高瓦斯隧道进行专项设计,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瓦斯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坂山公路隧道的防排水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的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高海拔寒冷地区防排水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成败。本文着重阐述了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坂山隧道防排水系统的设计依据、施工要点及防排水的运作,强调防寒泄水洞的成功所在,提出洞内防排水需要保温层“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刘泉  邓辉  王丽丽 《路基工程》2014,(2):159-163
正确认知和掌握隧道涌突水的形成机制,对隧道的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古蔺县中坝岩溶隧道涌突水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资料,初步推断出岩溶涌突水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是引发隧道水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隧道长期运营和养护的痛点和难点,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阻断交通。由于排水系统结晶是长期的过程,因此养护工作是确保排水系统通畅、避免水害发生的关键环节。以广东某在役隧道为例,根据隧道排水系统结晶的情况提出养护策略,并对养护后的隧道排水系统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排水系统中的结晶体大幅减少,排水系统能及时将地下水完全排出,隧道无明显的水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鹘岭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防排水系统质量控制的要点,提出鹘岭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同时介绍了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新工艺的发展,能够为今后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牛红培 《隧道建设》2014,34(8):784-789
关角隧道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该隧道富水区长22.5 km,涌水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关角隧道5#斜井为背景,通过对排水设备的选型和组合,实现斜井的自动排水。介绍使用PLC控制器及软启动器实现自动排水的原理,对传统泵站的缺点进行分析,并对自动排水系统与传统排水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自动排水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均优于传统排水系统,该自动排水系统在关角隧道的施工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降低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5.
隧道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是保证隧道衬砌结构安全和行车运营安全的重要前提,在西南地区,隧道施工常碰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富水地区,隧道排水系统在施工阶段出现白色结晶沉淀致使排水系统堵塞甚至失效。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工程实践应用,探析富水地层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成因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病害处置建议,可显著减少排水系统堵塞的发生,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运营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的病害处治问题目前已经成为隧道养护的重难点,而目前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病害检查技术。结合现场实施工程案例,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运营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病害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包括方案编制、检查实施和分析总结3个主要阶段,其中方案编制主要是搜集隧道和现场资料,编制检查实施方案;检查实施主要是采用地质雷达、内窥镜等设备针对中央排水管、纵横向排水盲管、边墙检查井和中央排水管出水口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总结主要对检查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编制报告和资料存档。该检查方法试用于某运营公路隧道排水系统检查的实际案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平 《路基工程》2009,(3):200-201
岩溶涌泥是岩溶地区隧道特有的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文章在简述杨眉堡隧道工程地质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ZK15+567岩溶涌泥的预报及灾害情况,并分析了成因。  相似文献   

18.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阐述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9.
黄绍槟 《路基工程》2020,(2):158-162
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南大梁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是一座典型的山岭特长岩溶隧道,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建设面临煤层瓦斯、采空区、有害气体、断裂破碎带、石膏及岩溶角砾岩、岩溶与岩溶涌突水等特殊地质问题。在对华蓥山隧道地质条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煤层瓦斯和岩溶涌突水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隧道勘察和施工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隧道渗漏水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是高海拔寒冷地区隧道防排水工程由于水的原因病害更加明显,严重影响隧道工程全寿命期结构安全、营运行车安全和工程耐久性。隧道防排水质量检测是保证防排水质量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工程质量检测评定研究不足和标准缺乏的现状,分析了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检测评价方法,系统梳理并明确了检测评价内容。借鉴现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工程质量评价的层级,评定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检评指标体系。通过对青海某隧道工程防排水系统的实际检测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研究成果对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的管控和病害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